南开19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答案

直接影响土壤肥力形成和发展的是( )。

A.土壤矿物质

B.土壤有机质

C.土壤水分

D.土壤空气


正确答案:B


土壤中的水分、空气和温度状况取决于土壤的质地和土壤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结构


在医学卫生领域中,生物材料检测所采样品是A.大米

B.水

C.空气

D.血液

E.土壤

空气检测所采样品是A.大米

B.水

C.空气

D.血液

E.土壤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1 答案解析:D


问题 2 答案解析:C


遥感在环境监测与环境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有()。

A.全球温度变化监测

B.地球大气监测和组分研究

C.地区性生态灾难监测和灾难影响评估

D.过程性空气污染监测


正确答案:ABCD


土壤空气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而植物的生长发育反过来又影响土壤空气的组成和变化。()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19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0002试卷总分:100 得分:0一、 单选题 (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1.根据相关数据,在下列时间段中,全球整体温度最高的是()。A.1100年-1200年B.1300年-1400年C.1500年-1600年D.1700年-1800年正确答案:A2.根据1980年到1989年平均统计数字,化石燃料利用和土地利用改变向大气每年输入()吨碳。A.16亿B.32亿C.55亿D.70亿正确答案:D3.对植物生长影响最大的是()。A.空气和温度B.空气和土壤C.水分和温度D.水分和土壤正确答案:C4.低纬度地区对流层的平均厚度为()。A.17-18kmB.10-12kmC.8-9kmD.5-6km正确答案:A5.全球变化研究最大的困难在于研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A.短期的生态变化B.长期的全球变化C.特定类型的全球变化D.不同类型的全球变化正确答案:D6.农业释放的主要温室气体是()。A.二氧化硫和臭氧B.二氧化硫和氧化亚氮C.甲烷和臭氧D.甲烷和氧化亚氮正确答案:D7.一般来说,外来物种指的是()。A.入侵微生物B.入侵植物C.入侵动物D.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D8.80年代后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科学研究和资源普查的行为的特点不包括()A.大尺度遥感广泛应用,促进了宏观生态学的发展B.遥感技术的分散化C.实用化与商业化D.国际合作与信息资源的共享正确答案:B9.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年约滞留()吨碳在陆地生态系统中。A.1220亿B.1200亿C.220亿D.20亿正确答案:D10.树木年轮学数据主要考察的是树木的()。A.年轮数量和密度B.年轮数量和颜色C.年轮宽度和密度D.年轮宽度和颜色正确答案:C11.美国从()开始酝酿长期生态系统研究计划。A.1974年B.1975年C.1976年D.1977年正确答案:C12.从全球来看,整体年平均降水量是()的。A.逐渐增多B.逐渐减少C.保持不变D.大幅度波动正确答案:A13.元素良性循环过程的选择原则不包括()。A.初级原料为可再生资源B.多级利用所有废弃物流、能流C.建立以煤和石油为原料的工业体系D.产品多样化,用通用的生产设备,随市场需求变化,可转产高附加值的系列产品正确答案:C14.现在人们在构建全球碳循环模型时,土壤碳库大都采用()Pg C的估计值。A.1077B.1249C.1500D.1821正确答案:C15.晚冰期指的是()之间气候波动较大的一个时期。A.121万年前B.8.58万年前C.1.81.5万年前D.1.51万年前正确答案:D16.陆地上地壳的平均厚度为()。A.33kmB.139kmC.273kmD.492km正确答案:A17.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A.寒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冷B.寒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暖C.热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冷D.热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暖正确答案:D18.生物入侵将产生两种值得关注的全球效应是()。A.降低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地理隔离B.提高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地理隔离C.降低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生殖隔离D.提高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生殖隔离正确答案:A19.全球变化的人为原因不包括()。A.温室气体B.厄尔尼诺C.气溶胶D.土地利用正确答案:B20.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主要指()在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各圈层之间的迁移和转化。A.各种不同的能量B.能量的各种化合物C.各种不同的元素D.元素的各种化合物正确答案:D21.Thornthwaite分类系统在果树、经济作物与农作物栽培中被普遍用来估测作物的()。A.营养需求量B.灌溉需水量C.生长周期D.预期产量正确答案:B22.叶面积指数在大范围内的定量化研究,往往通过与()之间的经验公式来推算。A.NDVIB.AVHRRC.GLISD.IGBP-DIS正确答案:A23.在植物群落下层的植物,相较于生长在植物群落上层的植物来说,一般不具有()的特点。A.叶片向水平方向生长B.更大C.更绿D.更薄正确答案:C24.古生态数据一般不包括()。A.孢子B.花粉C.古植物化石D.种子正确答案:D25.关于自然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自地球诞生之日起,地球系统在各个时间尺度上均存在这种变化B.自地球诞生之日起,地球系统在某些时间尺度上存在这种变化C.导致这种变化的营力可能来自于地球系统之外D.导致这种变化的营力可能产生于地球系统的自组织过程之中正确答案:B二、 判断题 (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1.研究表明,在水分供应出现紧张时,植物对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表现的正效应更大。()A.对B.错正确答案:A2.温室气体主要是吸收地表短波辐射,使大气变暖。()A.对B.错正确答案:B3.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A.对B.错正确答案:B4.造成数据的辐射误差的主要因素一般会考虑传感器本身或大气散射两个方面。()A.对B.错正确答案:A5.地表系统指地球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的范围,包括高空但不包括内部。()A.对B.错正确答案:B6.如果气孔导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光合速率提高的话,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必然增加。()A.对B.错正确答案:A7.高二氧化碳浓度环境下, 光合速率提高,叶中许多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如淀粉、多糖增加。()A.对B.错正确答案:A8.陆地植被研究的研究组织形式越来越多采用国际化和网络化研究时空尺度,不仅考虑长期地面定位观测点的时间序列,还扩展到通过空间卫星、遥感技术对景观、区域等大尺度的空间观测以及不同生物圈的比较。()A.对B.错正确答案:A9.全球变化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A.对B.错正确答案:A10.美国空军科学家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正式使用了遥感一词。()A.对B.错正确答案:B11.大气圈是所有圈层中化学循环最快的圈层。()A.对B.错正确答案:A12.氨气是极具活性的气体,它与臭氧和超氧化氢反应很快生成氮气。()A.对B.错正确答案:B13.对植被来说,最基础的化学循环就是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A.对B.错正确答案:A14.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越长,地球上的平均温度越高。()A.对B.错正确答案:B15.人类影响的生态效应主要表现为地球物理效应和地球生物效应。()A.对B.错正确答案:B16.入侵种对本地种的遗传影响一般是直接的侵害。()A.对B.错正确答案:B17.气候变化不一定导致过渡带界限的摆动,但过渡带界限的摆动一定是因为气候变化。()A.对B.错正确答案:B18.空生态位假说认为,岛屿群落以及生物多样性比较少的群落,对外来种缺乏足够的“生物阻力”而出现入侵。(

影响柑桔北移的主导生态因子是()。

A.温度

B.光照

C.水分

D.土壤


参考答案:A


2003-2007年,甲国平均每年比乙国少排放的碳总量为:

A.30亿吨

B.48亿吨

C.55亿吨

D.60亿吨


结构良好的土壤,施肥后由于促进了根系呼吸,增强了植物对()的吸收

A.水分

B.空气

C.养分

D.温度


正确答案:C


草坪草生长状况、土壤温度通气性制约着根系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的吸收。

A.空气

B.水分

C.养分

D.热量


正确答案:B


()是花卉植物生长的基础。

A.温度

B.光照

C.水分

D.土壤


正确答案:D

更多 “南开19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答案” 相关考题
考题 遥感在环境监测与环境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有()A、全球温度变化监测B、地球大气监测和组分研究C、地区性生态灾难监测和灾难影响评估D、过程性空气污染监测正确答案:A,B,C,D

考题 多选题遥感在环境监测与环境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有()A全球温度变化监测B地球大气监测和组分研究C地区性生态灾难监测和灾难影响评估D过程性空气污染监测正确答案:A,B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根据1980年到1989年平均统计数字,化石燃料利用和土地利用改变向大气每年输入()吨碳。A 16亿B 32亿C 55亿D 70亿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年约滞留()吨碳在陆地生态系统中。A、1220亿B、1200亿C、220亿D、20亿正确答案:D

考题 单选题全球变化研究最大的困难在于研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A 短期的生态变化B 长期的全球变化C 特定类型的全球变化D 不同类型的全球变化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2003年~2007年,乙国的年碳排放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为: A. 7亿吨 B. 8亿吨 C. 9亿吨 D. 10亿吨 答案:D解析:解题指导: 2003—2007年,乙国的年碳排放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为1263-1253=10亿吨。故答案为D。

考题 土壤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其中不包括()A、土壤为植物提供并协调水分、养分、温度和空气等营养条件B、为人类和陆生动物提供食物、纤维植物C、为陆地提供温度调节D、土壤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净化器正确答案:C

考题 2003~2007年,甲国平均每年比乙国少排入的碳总量为( )。 A.30亿吨 B.48亿吨 C.55亿吨 D.60亿吨正确答案:B根据图表信息可知,2003~2007年,甲国比乙国少排放分别为219,131,65,-36,-139亿吨,故平均每年少排放(219+131+65-36-139)÷5=48吨。故选B。

考题 2003年~2007年,甲国平均每年必乙国少排放的碳总量为: A. 30亿吨 B. 48亿吨 C. 55亿吨 D. 60亿吨 答案:B解析:解题指导: 2003-2007年,甲国比乙国少排放分别为219、131、65、-36、-139亿吨,故平均每减少排放(219+131+65-36-139)÷5=48吨。故答案为B。

考题 单选题对植物生长影响最大的是()。A 空气和温度B 空气和土壤C 水分和温度D 水分和土壤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