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为一家生产制造企业,下设A、B两个分厂,其中A分厂主要从事X产品的生产,B分厂主要从事Y产品的生产。2019年1月,甲公司管理层召开成本管控专题会议。部分参会人员发言要点如下:

题目
甲公司为一家生产制造企业,下设A、B两个分厂,其中A分厂主要从事X产品的生产,B分厂主要从事Y产品的生产。2019年1月,甲公司管理层召开成本管控专题会议。部分参会人员发言要点如下:
(1)财务部经理:公司产品目前采用的是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将制造费用按照机器小时数分配后,X、Y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50元和280元。各位都知道,相对于作业成本法来说,传统成本法存在一个最主要的缺陷,即扭曲成本信息,导致存货计价不准确、产品定价不符合实际,最终可能使得公司失去竞争优势。如果将制造费用按照作业成本法原理进行合理分配后,X、Y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为220元和265元。
(2)总经理: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商品逐步同质化,顾客存在个性化需求。为了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确保目标利润的实现,应该将成本核算方法由传统成本法改为作业成本法。虽然成本核算上稍微复杂了一点,但是可以大大提升成本的精确度。
(3)市场部经理:除作业成本法外,我们还可以考虑采用目标成本法来核算产品成本。即根据产品的竞争性市场价格,倒推出产品的最高期望成本。经过我们市场部调研发现,X、Y产品的竞争性市场价格为185元和320元。为了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建议以竞争性的市场价格为基准销售两种产品,并且以12%的利润率[(单价-单位生产成本)/单价]来确定两种产品的单位目标成本。
(4)董事长:现在各位的观点都是站在生产制造这一环节来考虑产品成本,在成本控制中,如果不考虑上游、下游成本,而只考虑中游成本,将有可能得出错误的决策结果。据相关调研数据表明,X、Y产品应该分摊的单位上游成本分别为15元和22元,应该分摊的单位下游成本分别为10元和16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1>?、根据资料(1),指出作业成本法的主要优点。
<2>?、根据资料(2),指出总经理的观点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
<3>?、根据资料(3),结合目标成本法原理,分别计算X、Y两种产品的单位目标成本。
<4>?、根据资料(1)和资料(4),结合作业成本法下X、Y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计算两种产品的单位生命周期成本。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公司下属两个分厂,一分厂从事生物医药产品生产和销售,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现在二分厂准备投资一项目从事生物医药产品生产和销售,预计该项目投产后每年可为二分厂带来2000万元的销售收入。但由于和一分厂形成竞争,每年使得一分厂销售收入减少400万元,那么,从公司的角度出发,二分厂投资该项目预计的年现金流入为( )万元。

A.5000

B.2 000

C.4600

D.1 600


正确答案:D
估计现金流量时应该注意两个问题:必须是项目的增量现金流量;考虑项目对企业其他部门的影响。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二分厂投资该项目预计的年现金流入=2 000-400=1600(万元)。

第2题:

某企业制造部是一个成本中心,下属两个分厂甲和乙,乙分厂下设A和B两个车间,则B车间的业绩报告不包括( )。

A.B车间本身的可控成本
B.乙分厂转来的责任成本
C.制造部转来的可控成本
D.A车间转来的责任成本

答案:B,C,D
解析:
每一级的业绩报告,除最基层只有本身的可控成本外,都应包括本身的可控成本和下属部门转来的责任成本。

第3题:

某公司下属两个分厂,一分厂从事生物医药产品生产和销售,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现在二分厂准备投资一项目从事生物医药产品生产和销售,预计该项目投产后每年为二分厂带来销售收入2000万元,但由于和一分厂形成竞争,每年使得一分厂销售收入减少 400万元,那么从该公司的角度出发,二分厂投资该项目预计的年现金流入为( )万元。

A.5000

B.2000

C.4600

D.1600


正确答案:D
解析:估算现金流量时应当注意:必须是项目的增量现金流量;考虑项目对企业其他部门的影响。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二分厂投资该项目预计的年现金流入:2000-400=1600 (万元)。一分厂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为无关现金流量。

第4题:

甲公司是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大型国有集团公司,主要从事M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系国内同行业中的龙头企业。2019年初,甲公司召开经营与财务工作专题会议。部分参会人员发言要点摘录如下:
总经理:近年来,国内其他企业新建了多个与本公司产品同类的生产线,对公司产品原有的市场份额形成一定冲击。不过,公司与国内同行企业相比,在产品质量、技术水平、研发和营销能力、管理协同和人才竞争力等方面依然具有领先优势。面对M产品技术变革步伐加快、客户需求多样化的市场形势,2019年,公司应继续坚持“需求引导、创新驱动、特色突出”的经营战略,大力开展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优质独特的产品和服务体验,持续保持公司在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指出甲公司采取的经营战略具体类型及甲公司实施该战略所具有的条件。


答案:
解析:
差异化战略。
条件:(1)具有很强的研究开发能力,研发人员要有创造性的眼光;(2)企业具有以其产品质量或技术领先的声望。(3)企业在这一行业有悠久的历史或吸取其他企业的技能并自成一体。(4)有很强的市场营销能力。(5)研究与开发、产品开发以及市场营销等职能部门之间要具有很强的协调性。

第5题:

甲公司为一家生产制造企业,下设X、Y两个分厂,其中X分厂主要从事A产品的生产。甲公司采用标准成本法对A产品成本进行核算与管理。2018年10月,A产品当月成本资料如下所示:
(1)A产品单位标准成本资料。

甲公司A产品预算产量的标准工时为100000小时。
(2)本月A产品的实际产量为2000件,实际耗用材料90000千克,实际人工工时95000小时,实际成本如下所示: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1>?、根据以上资料,计算2018年10月A产品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成本差异总额。
<2>?、根据以上资料,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
<3>?、根据以上资料,计算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并指出承担差异责任的对应部门。
<4>?、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答案:
解析:
1. 2018年10月A产品成本差异总额=1755000-855×2000=45000(元)(1.5分)
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900000/90000-9)×90000=90000(元)(1分)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90000-50×2000)×9=-90000(元)(1分)
3.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332500/95000-4)×95000=-47500(元)(1分)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95000-45×2000)×4=20000(元)(1分)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主要是生产部门的责任,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主要是劳动人事部门的责任。(2.5分)
4.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37500/95000-3)×95000=-47500(元)(1分)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95000-45×2000)×3=15000(元)(1分)

第6题:

甲公司主要从事x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生产x产品使用的主要材料Y材料全部从外部购入,20x7年12月31日,在甲公司财务报表中库存Y材料的成本为5600万元,若将全部库存Y材料加工成x产品,甲公司估计还需发生成本1800万元。预计加工而成的x产品售价总额为7000万元,预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总额为300万元,若将库存Y材料全部予以出售,其市其市场价格为5000万元。假定甲公司持有Y材料的目的系用于X产品的生产,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在对Y材料进行期末计算时确定的可变现净值是( )。

A.5000万元

B.4900万元

C.7000万元

D.5600万元


正确答案:B

第7题:

以下哪项是内部非财务基准的例子?

A.主要竞争对手的技术熟练工人工资率
B.公司效率最高的分厂每磅特定产品的平均实际成本成为公司其他分厂的基准。
C.公司在每个分厂制订了50000美元的员工培训标准。
D.公司效率最高的分厂及时交付客户订货的百分比成为其他分厂的标准。

答案:D
解析:
A、不正确。主要竞争对手的技术熟练工人工资率属于外部的财务基准。B、不正确。公司效率最高车间生产的某特定产品的平均每磅实际成本属于内部的财务基准。C、不正确。5万美元属于内部的财务基准。D、正确。公司中效率最高的工厂按时交付客户订货的比率属于内部非财务基准。基准化使寻求竟争者和非竟争者中获取优异绩效的最佳方式。其基本思想是,管理当局能够通过分析各个领域的领先者的方法,然后模仿他们的做法来改进自己的质量。上述选项中只有D不是财务基准。基准化过程一般遵循以下四个步骤:1.管理当局成立一个基准化计划团队,团队最初的任务是确定什么应当基准,确认竟争对手,以及决收集数据的方法。2.团队从内部收集作业数据和从外部收集其他组织的数据。3.通过分析数据,找出绩效的差距并确定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差距。4.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最终达到或超过其他组织的标准。

第8题:

某公司下属两个分厂,一分厂从事医药保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现在二分厂准备投资一项目也从事医药保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预计该项目投产后每年为二分厂带来营业收入1000万元,但由于和一分厂形成竞争,每年使得一分厂营业收入减少150万元,那么从该公司的角度出发,二分厂投资该项目预计的相关现金流人为 ( )万元。

A.3000

B.1000

C.2850

D.850


正确答案:D
解析:估算现金流量时应当注意:必须是项目的增量现金流量;考虑项目对企业其他部门的影响。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二分厂投资该项目预计的相关现金流入=1000-150 =850(万元)。一分厂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为无关现金流量。

第9题:

(2018年)甲公司为一家生产制造企业,下设X、Y两个分厂,其中X分厂主要从事A产品的生产,Y分厂主要从事B、C两种产品的生产。因产品成本构成存在较大的差异,X分厂和Y分厂分别采用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对产品成本进行核算与管理。2018年4月初,甲公司管理层召开月度成本分析会议,研究上月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部分参会人员发言要点摘录如下:
  (1)X分厂厂长:3月份A产品实际成本超过标准成本近400万元,主要原因是直接材料成本超标较多。具体地说,3月份A产品直接材料的实际耗用总量为51万件,标准耗用总量为50万件;3月份A产品耗用直接材料的实际单价为105元/件,标准单价为100元/件。考虑到A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较高,4月份X分厂的成本控制重点是A产品直接材料成本。
  (2)Y分厂厂长:3月份Y分厂成本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是制造费用相对于竞争对手过高,B、C产品的制造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均较高,且制造费用集中发生在材料整理、成型加工、检验和产品包装四项作业。Y分厂管理非常严格与规范,很少出现由于材料质量和操作失误带来的废品废料问题。4月份Y分厂的努力方向是削减部分作业的成本。
  (3)甲公司财务总监:鉴于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A、B、C产品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差异性越来越小,为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确保目标利润的实现,建议采用成本法对产品成本进行核算与管理。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计算3月份A产品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和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并指出承担差异责任的对应部门。
  (2)根据资料(2),指出Y分厂哪种(或哪些)作业属于增值作业,并说明理由。
  (3)根据资料(2),基于作业动因分析,指出Y分厂应重点削减四种作业中哪种(或哪些)作业的成本,并说明理由。
  (4)结合资料(3),指出目标成本法的主要优点。


答案:
解析:
 (1)直接材料数量差异=(51-50)×100=100(万元)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51×(105-100)=255(万元)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应由生产部门负责。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应由采购部门负责。
  (2)增值作业:成型加工和产品包装。
  理由:成型加工和产品包装符合增值作业三个条件:a.功能明确;b.能为最终产品提供价值;c.在整个作业链中是必需的。
  (3)检测。
  理由:检验属于非增值作业,非增值作业是企业作业成本控制的重点。
  (4)主要优点:①突出从原材料到产品出货全过程成本管理,有助于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与效果;②强调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过程和全员管理,有助于提高客户价值和产品市场竞争力;③谋求成本规划与利润规划活动的有机统一,有助于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第10题:

甲公司为一家国有企业的下属子公司,主要从事 X、Y 两种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现拟新投产A、B 两种产品。2017 年初,甲公司召开成本管控专题会议。有关人员发言要点如下:
(1)市场部经理:经市场部调研,A、B 产品的竞争性市场价格分别为 207 元/件和 322 元/件。为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建议:①以竞争性市场价格销售 A、B 产品;②以 15%的产品必要成本利润率{(销售单价-单位生产成本)单位生产成本×100%}确定 A、B 产品的单位目
标成本。
(2)财务部经理:根据传统成本法测算,制造费用按机器小时数分配后,A、B 产品的单位生
产成本分别为 170 元和 310 元。根据作业成本法测算,A、B 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 220 元和275 元。根据 A、B 产品的生产特点,采用机器小时数分配制造费用的传统法扭曲了成本信息,建议按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进行决策。
(3)企业发展部经理:产品成本控制应考虑包括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价值链各环节所发生的全部成本。如果只考虑产品制造环节所发生成本,而不考虑价值链其他环节所发生成本,将有可能得出错误的决策结果。根据企业发展部测算,A、B 产品应分摊的单位上游成本(研发、设计等环节成本)分别为 13 元和 18 元,应分摊的单位下游成本(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成本)分别为 8 元和 12 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资料(3),结合作业成本法下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计算 A、B 两种产品的单位生命周期成本。

答案:
解析:
A 产品的单位生命周期成本=13+220+8=241(元)
B 产品的单位生命周期成本=18+275+12=305(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