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作品片段,然后回答问题:

题目
阅读作品片段,然后回答问题: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这段文字是选取什么角度来刻画父亲形象的
(2)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
(3)在这段文字中,从哪几处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我”对父亲的感情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 33~35 小题。

第 33 题 这段文字主要阐明了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这段文字主要阐明治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做表面文章、辩驳、议论和言谈,而是能权衡轻

第2题: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 33~35 小题。

第 33 题 概述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正确答案:
南国的和风细雨和柔和淡雅并不鲜明地突出秋天的悲凉过程。南国之秋色淡、味浅。

第3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正确答案:
答:(1)①从材料一可见,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与人类没有从根本上尊重客观规律有关。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人类如果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就是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惩罚。②材料二说明,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拯救计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最终取得了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革命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4题:

刚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 36~38 小题。

第 36 题 这段文字是选取什么角度来刻画父亲形象的?


正确答案:
选取“背影”为角度。

第5题: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 33~35 小题。

第 33 题 在这一片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论点?


正确答案:
一切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

第6题: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 30~32 小题。

第 30 题 概括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正确答案:
希望湘西人民精神觉醒,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舟的精神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创造自己的新生活。

第7题:

阅读小说片段,回答下列 30~32 小题。

第 30 题 作者为什么说“他们是最聪明的”?


正确答案:
因为他们都向对方奉献了一颗真挚的爱心,这是任何金钱都买不到的。

第8题:

阅读小说片段,回答下列 36~38 小题。

第 36 题 这段文字塑造人物采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


正确答案:
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

第9题:

阅读下面一段短文,然后回答下列 36~38 小题。

第 36 题 概括本片段的大意。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作者以自己和古今中外哲学家、文学家对时间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引出论题。作者的观点:时间是极为宝贵的,在人短暂的人生中应如何去支配自己的时间。

第10题:

阅读徐志摩《再别康桥》片段,然后回答 36~38 小题。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第 36 题 “悄悄的我走了”一句反映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4分)


正确答案:
可以理解为诗人不愿张扬来康桥寻梦一事,更不愿让人知道个人复杂难言的情感。他与康桥的告别是深沉而又含蓄的。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