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某待建隧道长约10km,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供的前期;烈绘成果和设计资料包括: 1.进、出洞口各4个C级精度的GPS控制点,基准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CGCS2000),中央子午线为×××°50′00″,投影面正常高为500m。 2.进、出洞口各2个二等水准点,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隧道的设计坐标、高程、里程桩等。 4.…… 由于现场地形条件的限制,该隧道未设计斜井,拟采用双向开挖施工,贯通面位于隧道的中 部。隧道主体为南北偏西走向的直线隧道,隧道坡度一致,施工区中央子午线为×××

题目
问答题
某待建隧道长约10km,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供的前期;烈绘成果和设计资料包括: 1.进、出洞口各4个C级精度的GPS控制点,基准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CGCS2000),中央子午线为×××°50′00″,投影面正常高为500m。 2.进、出洞口各2个二等水准点,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隧道的设计坐标、高程、里程桩等。 4.…… 由于现场地形条件的限制,该隧道未设计斜井,拟采用双向开挖施工,贯通面位于隧道的中 部。隧道主体为南北偏西走向的直线隧道,隧道坡度一致,施工区中央子午线为×××°10′00″,纬度为40°,进口施工面正常高为750m,出口施工面正常高为850m。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已有成果进行了复测,并进行了中央子午线平移和施工坐标系建立等工作。施工坐标系的X轴为进、出洞口中线点连线的水平投影方向,并重新选择投影面 洞内平面控制采用双导线分期布设,全站仪的测角精度不低于l″,导线边长控制在200 -600m.角度观测6测回,导线在隧道内向前每推进2km加测一条高精度陀螺定向边,高程控制按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施测。 【问题】 1.说明施工单位在隧道施工前应复测的内容及复测方法。 2.说明建立施工坐标系时重新选择投影面的理由,并指出所选最佳投影面的正常高。 3.说明隧道内加测高精度陀螺定向边的目的和基本作业步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长24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夹层防水层设计为塑料防水板。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两次冒顶、塌方。隧道施工采用风管式通风。
2.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公路隧道的洞口施工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根据背景材料,采用台阶开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根据背景材料,风管式通风有何优缺点?


答案:
解析:
(1)洞口施工时应该注意:
① 隧道洞口各项工程应通盘考虑,妥善安排,尽快完成,为隧道洞身施工创造条件。隧道引道范围内的桥梁墩台、涵管、下挡墙等工程的施工应与弃渣相协调,尽早完成。洞口支挡工程应结合土石方开挖一并完成。
② 洞门衬砌拱墙应与洞内相连的拱墙同时施工,连成整体。如系接长明洞,则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加强连接措施,确保与已成的拱墙连接良好。洞门端墙的砌筑与墙背回填应两侧同时进行,防止对衬砌边墙产生偏压。
(2)台阶开挖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 台阶长度要适当。按台阶长短可分为长台阶、短台阶、微台阶(超短台阶)3 种。
② 解决好上、下半断面作业的相互干扰问题。
③ 下部开挖时,应注意上部的稳定。
(3)风管式通风的优点是设备简单,布置灵活,易于拆装,故为一般隧道施工采用。但由于管路的增长及管道的接头或多或少有漏风,若不保证接头的质量就会造成因风管过长而达不到要求的风量。

第2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问题:1.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哪些基本原则?2.改正施工组织设计中第二条的错误做法。3.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4.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哪一种?从隧道进出口标高分析,该隧道设计中宜采用哪种形式的纵坡?分别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还应有:早喷锚、勤测量、少扰动、早支护。2.(1)应进洞之前先作洞口工程。(2)支护至开挖面的距离不大于4m。3.不良地质情况有:向斜构造、煤层。危害有:瓦斯爆炸、塌方。4.(1)属于中隧道。因为隧道长度为780m。(2)该隧道宜采用人字坡。从隧道进出口的标高分析,考虑隧道排水,不会是单向坡或平坡。

1.新奥法的基本原则为:“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在软弱围岩地段施工时,应按照“短进尺、弱爆破、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的原则稳步前进。可见综合考虑,应补充“早喷锚、勤测量、少扰动、早支护”这几个原则。

[解答分析]这是隧道开挖新奥法和软弱危岩施工基本原则的题,考察考生对新奥法和软弱危岩施工基本原则的掌握。根据背景资料,针对该隧道围岩软弱地段,并且采用新奥法施工,可见既要遵循“新奥法”的基本原则,又要遵循“软弱围岩地段施工”的原则。2.隧道工程衬砌的安全要点中第一条根据隧道开挖的设计要求及时进行衬砌或压浆,特别是洞口的衬砌必须尽早施工,不良地质地段的洞口必须首先完成。可见本案这种有不良地质的状况下要进洞前要先做洞口,防止洞口垮塌。隧道施工支护的安全技术要点第二条规定,洞内支护,宜随挖随支护,支护至开挖面的距离一般不得超过4m。本案例中拟定距离10m是错误的。

[解答分析]本题是考查隧道安全要点的题。3.根据背景资料的描述,“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可见可以推断的不良地质情况有:向斜构造和煤层。并且推断出可能潜在瓦斯爆炸的危害。又根据围岩级别,推断出可能的危害还有塌方。

[解答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隧洞不良地质的种类以及可见可能产生的潜在危害。4.中隧道的长度范围为1000m>L>500m,本案例中隧道长度为780m,故为中隧道。由于隧道进出口标高均为240.0m,为保证隧道洞内排水,该隧道内部道路坡面应设置成中间高、两边低的人字坡,而不会是单向坡或平坡。

[解答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隧道按长度分类依据以及排水设施设置的要求。

第3题:

隧道长度为4500m且均位于直线上,设计拟采用内燃牵引,限制坡度采用6‰,隧道范围可采用的最大坡度为( )‰。

A. 4.8

B.5

C. 5.4

D. 4.5


参考答案:D  

第4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客运专线某隧道工程。该隧道正洞长12600m,进口平行导坑长 4400m,出口平行导坑长4500m。隧道围岩岩性主要为凝灰岩,局部为花岗岩,全隧设计以II级、III级围岩为主;局部地段隧道埋深浅,围岩破碎、软弱,地下水发育,设计为V级围岩,地表有大量稻田,村庄密集。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全隧按进、出口两个工区组织施工。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部计划在进、出口平行导坑均采用压入式管道通风方案;正洞采用混合式管道通风方案。
事件二,正当对隧道进口正洞掌子面进行钢拱架支护作业时,监控量测组反映仰拱开挖地段的隧道拱顶下沉量测数据发生突变,建议值班领工员采取措施。该领工员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该段隧道拱顶喷射混凝土表面已局部开裂,情况比较危险。为了避免隧道塌方,他立即安排一部分掌子面现场作业人员在隧道拱顶变形部位补打锚杆,加强初期支护。
事件三,在隧道出口正洞开挖时,掌子面围岩突然变差,围岩破碎,渗水量明显增大。施工单位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给监理单位,申请将掌子面前10m范围的隧道围岩由原设计III级围岩变更为V级围岩。监理工程师现场核实后随即签发变更指令。
问题
1.针对背景资料,给出合理的隧道治水原则,并说明理由。
2.针对事件一,指出拟采取隧道通风方案的不妥之处,并给出合理方案。
3.指出事件二中领工员做法的错误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4.针对事件三,指出隧道围岩类别变更程序的错误之处,并给出正确的变更程序。


答案:
解析:
1.
治水原则:应按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进行治水。
理由:因为该隧道局部地段埋深浅,地表有大量稻田,村庄密集,项目经理部必须按正确的原则制定施工方案,进行有效治水,防止地表失水。
【考点解析】此题考查隧道防排水施工措施。要掌握的知识点是:隧道防排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结构防排水、施工防排水。为避免和减少水的危害,我国铁路隧道坚持 “防、排、堵、截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防排水原则。防就是利用不透水或弱透水材料,将地下水隔绝在隧道之外;排就是人为设置排水系统,将地下水排出隧道;堵就是以衬砌混凝土为基本防水层,以其他防水材料为辅助防水层阻隔地下水,使之不能进 入隧道内的防水措施,必要时还可以采用注浆堵水措施;截就是在隧道以外将地表水和地 下水疏导截流,使之不能进入隧道工程范围内。解题思路是根据知识点结合背景资料中隧 道地理位置、所处环境对水土保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防排水措施并给出理由。
2.
不妥之处:在隧道进、出口正洞采用混合式管道通风方案。
合理方案:在隧道进、出口正洞均利用平行导坑进行巷道式通风。
【考点解析】此题考查隧道不同条件下的通风方式选择。本题要掌握的知识点有:隧道通风方式应根据隧道的长度、掘进坑道的断面大小、施工方法和设备条件等诸多因素来确定。在施工中,有自然通风和强制机械通风两类。
机械通风方式可分为管道通风和巷道通风两大类。管道通风根据隧道内空气流向的不同,又可分为压入式、吸出式和混合式三种。巷道式通风方式是利用隧道本身(包括成洞、导坑及扩大地段)和辅助坑道(如平行导坑)组成主风流和局部风流两个系统互相配合而达到通风目的的一种通风。
从背景资料可知,隧道进、出口均设置平行导坑,具备巷道式通风条件。解题思路是根据知识点、结合背景资料给出正确答案。
3.【参考答案】
错误之处:当发现监控量测数据突变、喷射混凝土表面出现异常开裂等险情时,该领工员还在组织作业人员继续施工。
正确做法:应安排现场全部作业人员立即撤离现场,并尽快向项目经理部(或工区)汇报紧急情况。
【考点解析】此题考查隧道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要求具有一定的现场施工经验。本题要掌握的知识点是:监控量测应作为施工组织设计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施工 管理及时提供以下信息:
(1)围岩稳定性和支护,二次衬爾可靠性的信息。
(2)二次衬砌合理的施作时间。
(3)为施工中调整围岩级别,修改支护系统设计和变更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加强围岩量测,当发现量测数据有不正确变化或突变,洞内或地表位移值等于或大于允许位移值,洞内或地面出现裂缝以及喷层出现异常裂缝,必须立即通知现场作业人员撤离现场,待制定处理措施后方可进行继续施工。
根据以上知识点可知,背景资料中领工员发现隧道拱顶喷射混凝土表面已局部开裂情况仍安排作业人员在隧道拱顶变形部位补打锚杆,加强初期支护做法是非常危险的,极有可能加速塌方造成人员伤害。
4.【参考答案】
错误之处:施工单位未及时向业主单位报告;监理单位无权单方签发变更指令。
正确的变更程序:施工单位向业主立即报告情况,由业主组织勘测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四方到现场进行确认,由勘测设计单位进行围岩类别变更设计,业主审查通过后,施工单位现场施工,监理单位检查验收。
【考点解析】此题考查铁路工程变更设计程序办理方面的知识。根据铁路建设项目变更设计管理相关规定,变更设计必须坚持“先批准、后实施,先设计、后施工”原则,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变更设计,严禁违规进行变更设计。确定变更设计方案的要求是建设单位应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对变更设计建议及现场确认结果进行会审,详细分析变更设计原因,研究确定变更设计方案并确认变更设计分类,确定责任单位及费用处理意见,形成由参审人员签字的《变更设计会审纪要》;建设单位应履行内部程序,对《变更设计会审纪要》的内容进行确认,主管领导或主要领导签署后实施。根据以上规定,背景资料中由监理单位单方确认并签署明显错误,正确做法是按管理规定要求办理。

第5题:

(一)
背景资料
某增建铁路隧道长4650米,里程范围为DKl80+500一DKl85+150,位于营业线隧道右侧。增建隧道与营业线隧道均为单线隧道,线间距为18~50米,其中增建隧道DKl80+500~DKl84+200段与营业线隧道线间距为18米,DKl84+200~DKl85+150段与营业线隧道线间距由18米渐变到50米。增建隧道穿越地层为Ⅳ、V级围岩,岩溶发育。增建隧道除设进、出口工作面外,中间还设1座斜井。营业线隧道经过多年运营,存在多处病害,计划在增建隧道完工后大修。增建隧道施工期间,营业线正常运营。
斜井作业队进入正洞施工后,为赶工期,加大了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循环进尺,在掘进过程中,突然发生了突水、突泥事故。
当出口段采用同一爆破方案施工到950米处时,因爆破作业导致邻近的营业线隧道拱顶掉块,中断列车运行2小时。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指出该增建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风险源。
2.指出造成斜井正洞段突水、突泥事故的主要可能原因。
3.为保证营业线隧道安全,增建隧道施工前和施工中需要采取哪些些技术保证措施?


答案:
解析:

第6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工程,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I级和IV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
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问题:
1.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哪些基本原则?
2.改正施工组织设计中第二条的错误做法。
3.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
4.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哪一种?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的基本原则:早喷锚、勤量测。
2.施工组织设计中第二条的错误做法及改正:
(1)错误做法: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
正确做法:掘进前应先做好隧道洞口工程,做好洞口边坡、仰坡及天沟、边沟等排水设施,确保地表水不危及隧道施工安全。
(2)错误做法: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
正确做法:洞内支护,宜随挖随支护,支护至开挖面的距离一般不得超过4m。
3.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石灰岩、页岩、泥灰岩等可溶性地层,当有充水的溶槽、溶洞或暗河等与隊道相连通时可能会造成水害。
4.左线隧道接长度划分属于中隧道。
理由:隧道按照长度分为特长隧道:L 3000m;长隧道:3000≥L≥1000m;中隧道:
1000 L 500m;短燧道:L≤500m。本案例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其长度为(16050—15270)m=780m,因此属于中隧道。

第7题:

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隧道右线长 1618m,左线长 1616m,设计净空宽度 10.8m,净空高度 6.6m,设计车速 80km/h。该隧道围岩主要为 IV 级,采用复合式衬砌,衬砌断面设计如图 3 所示

隧道穿越岩溶区,地表水、地下水丰富,开挖过程中发现不同程度的渗水和涌水。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对隧道渗水和涌水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进行止水处理,注浆工艺流程如图 4 所示。

隧道采用台阶法开挖, 施工单位做法如下:
①台阶开挖, 掌子面距初期支护距离为 4m;
②仰拱施工左右半幅分次浇筑;
③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为 120m;
④仰拱以上的混凝土应在仰拱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70%后施工。
【问题】
1.按隧道断面形状, 该隧道的洞身属于哪一类型? 该类型适用条件是什么?
2.写出图 3 中构造物 A、 B、 C、 D 的名称。
3.写出图 4 中工序 E、 F 的名称。
4.除背景中所采用的隧道涌水处理方法外, 还可能需要选择哪些辅助施工方法?
5.逐条判断施工单位台阶法开挖做法是否正确。


答案:
解析:
1.按隧道断面形状,该隧道的洞身属于曲墙式。该类型洞身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有较大水平围岩压力的情况。
2.A 是二次衬砌, B 是排水盲沟, C 是中心排水管沟, D 是仰拱。
3.工序 E 为插入小导管; 工序 F 为连接与调试注浆管路。
4.还需要的辅助施工方法: 超前钻孔或辅助坑道排水; 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 井点降水及深井降水。
5.①错误; ②正确; ③错误; ④正确。

第8题: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隧道最大埋深约130m,设计净高5.0m,净宽14.0m,隧道长940m。隧道区域内主要为微风化黑云母+长花岗岩,局部有微风化黄斑岩脉穿插。围岩以Ⅳ-V类为主,进口段为Ⅱ一Ⅲ类围岩,岩体裂隙不甚发育,稳定性较好。隧道区域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区域内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浅部残坡积层赋存松散岩类孔隙水,洞口围岩变化段水系较发达。施工单位采用新奥法施工,Ⅱ-Ⅲ类围岩采用松动爆破,Ⅳ-V类围岩采用定向爆破方案。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
(1)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
(2)为满足防尘要求,项目部采取了“湿式凿岩标准化,个人防护普遍化”。
问题:
1.根据本隧道围岩状况,施工单位采用的爆破方案是否正确?应采取何种爆破方法?
2.试述隧道钻爆方法有几种炮眼?各种爆破方法首先起爆的是什么炮眼?
3.改正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错误做法。
4.第(2)条措施中,隧道防尘措施不完整,请补充。


答案:
解析:
1.(1)施工单位采用的爆破方案不正确。 (2)Ⅱ-Ⅲ类围岩应采用预裂爆破,Ⅳ-V类围岩应采用光面爆破。
2.(1)隧道钻爆方法有: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
(2)预裂爆破首先起爆的是周边眼,光面爆破首先起爆的是掏槽眼。
3.(1)“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错误,应改为:掘进前首先做好洞口工程。
(2)“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错误,应改为: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一般不得超过4m。
4.隧道防尘措施中,机械通风正常化;喷雾洒水正规化

第9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客运专线某隧道工程。该隧道正洞长12600m,进口平行导坑长4400m,出口平行导坑长4500m。隧道围岩岩性主要为凝灰岩,局部为花岗岩,全隧设计以Ⅱ级、Ⅲ级围岩为主;局部地段隧道埋深浅,围岩破碎、软弱,地下水发育,设计为Ⅴ级围岩,地表有大量稻田,村庄密集。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全隧按进、出口两个工区组织施工。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部计划在进、出口平行导坑均采用压入式管道通风方案;正洞采用混合式管道通风方案。
事件二,正当对隧道进口正洞掌子面进行钢拱架支护作业时,监控量测组反映仰拱开挖地段的隧道拱顶下沉量测数据发生突变,建议值班领工员采取措施。该领工员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该段隧道拱顶喷射混凝土表面已局部开裂,情况比较危险。为了避免隧道塌方,他立即安排一部分掌子面现场作业人员在隧道拱顶变形部位补打锚杆,加强初期支护。
事件三,在隧道出口正洞开挖时,掌子面围岩突然变差,围岩破碎,渗水量明显增大。施工单位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给监理单位,申请将掌子面前10m范围的隧道围岩由原设计Ⅲ级围岩变更为Ⅴ级围岩。监理工程师现场核实后随即签发变更指令。
问题
1.针对背景资料,给出合理的隧道治水原则,并说明理由。
2.针对事件一,指出拟采取隧道通风方案的不妥之处,并给出合理方案。
3.指出事件二中领工员做法的错误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4.针对事件三,指出隧道围岩类别变更程序的错误之处,并给出正确的变更程序。


答案:
解析:
1 治水原则:应按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进行治水。
理由:因为该隧道局部地段埋深浅,地表有大量稻田,村庄密集,项目经理部必须按正确的原则制定施工方案,进行有效治水,防止地表失水。
[分析]此题考查隧道防排水施工措施。要掌握的知识点是:隧道防排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结构防排水、施工防排水。为避免和减少水的危害,我国铁路隧道坚持“防、排、堵、截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防排水原则。防就是利用不透水或弱透水材料,将地下水隔绝在隧道之外;排就是人为设置排水系统,将地下水排出隧道;堵就是以衬砌混凝土为基本防水层,以其他防水材料为辅助防水层阻隔地下水,使之不能进入隧道内的防水措施,必要时还可以采用注浆堵水措施;截就是在隧道以外将地表水和地下水疏导截流,使之不能进入隧道工程范围内。解题思路是根据知识点结合背景资料中隧道地理位置、所处环境对水土保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防排水措施并给出理由。
2.
不妥之处:在隧道进、出口正洞采用混合式管道通风方案。
合理方案:在隧道进、出口正洞均利用平行导坑进行巷道式通风。
[分析]此题考查隧道不同条件下的通风方式选择。本题要掌握的知识点有:隧道通风方式应根据隧道的长度、掘进坑道的断面大小、施工方法和设备条件等诸多因素来确定。在施工中,有自然通风和强制机械通风两类。
机械通风方式可分为管道通风和巷道通风两大类。管道通风根据隧道内空气流向的不同,又可分为压入式、吸出式和混合式三种。巷道式通风方式是利用隧道本身(包括成洞、导坑及扩大地段)和辅助坑道(如平行导坑)组成主风流和局部风流两个系统互相配合而达到通风目的的一种通风。
从背景资料可知,隧道进、出口均设置平行导坑,具备巷道式通风条件。解题思路是根据知识点、结合背景资料给出正确答案。
3.
错误之处:当发现监控量测数据突变、喷射混凝土表面出现异常开裂等险情时,该领工员还在组织作业人员继续施工。
正确做法:应安排现场全部作业人员立即撤离现场,并尽快向项目经理部(或工区)汇报紧急情况。
[分析]此题考查隧道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要求具有一定的现场施工经验。本题要掌握的知识点是:监控量测应作为施工组织设计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施工管理及时提供以下信息:
(1)围岩稳定性和支护,二次衬砌可靠性的信息。
(2)二次衬砌合理的施作时间。
(3)为施工中调整围岩级别,修改支护系统设计和变更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加强围岩量测,当发现量测数据有不正确变化或突变,洞内或地表位移值等于或大于允许位移值,洞内或地面出现裂缝以及喷层出现异常裂缝,必须立即通知现场作业人员撤离现场,待制定处理措施后方可进行继续施工。
根据以上知识点可知,背景资料中领工员发现隧道拱顶喷射混凝土表面已局部开裂情况仍安排作业人员在隧道拱顶变形部位补打锚杆,加强初期支护做法是非常危险的,极有可能加速塌方造成人员伤害。
4.
错误之处:施工单位未及时向业主单位报告;监理单位无权单方签发变更指令。
正确的变更程序:施工单位向业主立即报告情况,由业主组织勘测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四方到现场进行确认,由勘测设计单位进行围岩类别变更设计,业主审查通过后,施工单位现场施工,监理单位检查验收。
[分析]此题考查铁路工程变更设计程序办理方面的知识。根据铁路建设项目变更设计管理相关规定,变更设计必须坚持“先批准、后实施,先设计、后施工”原则,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变更设计,严禁违规进行变更设计。确定变更设计方案的要求是建设单位应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对变更设计建议及现场确认结果进行会审,详细分析变更设计原因,研究确定变更设计方案并确认变更设计分类,确定责任单位及费用处理意见,形成由参审人员签字的《变更设计会审纪要》;建设单位应履行内部程序,对《变更设计会审纪要》的内容进行确认,主管领导或主要领导签署后实施。根据以上规定,背景资料中由监理单位单方确认并签署明显错误,正确做法是按管理规定要求办理。

第10题:

某集团公司施工总承包某新建铁路某标段工程。该工程设计标准时速160km/h,为有砟轨道的客货共线。工程内容包括路基、桥涵、隧道工程,不包括轨道、铺架、“四电”和站房工程。隧道为单线隧道。岐山1号隧道为III级围岩,岐山2号隧道为IV级围岩。主要结构物位置及隧道中心里程如下图所示。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合理划分该标段工程的施工工区并给出施工范围。
2.根据背景资料,合理配备顺河特大桥所在工区的施工队伍。
3.根据背景资料,分别给出岐山1号、2号隧道的掘进方案。
4.岐山2号隧道施工需要投入哪些主要机械设备?
5.针对背景资料,给出岐山1号隧道施工流程。


答案:
解析:
1.【参考答案】
应划分为三个工区;
一工区施工范围为:DK0+000~DK19+400;
二工区施工范围为:DK19+400~DK40+050;
三工区施工范围为:DK40+050~DK59+800。
【考点解析】此题考查铁路工程项目施工任务分解相关知识的应用。施工任务的分解原则是: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工区安排的施工范围要便于管理,工区的多少要与整体工程相协调,工区的大小应有利于资源配置和劳动纽织,各区段的工程任务量要尽量均衡,使整体施工进度均衡。针对本工程项目,由于中间有两座隧道,从便于管理的角度应以隧道中心为分界进行工区划分。
2.【参考答案】
该工区应配备的施工队伍为:1个隧道队;1个桥涵队;2个路基队。
【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如何合理配置施工队伍资源。根据背景资料可知,顺河特大桥所在工区主要工程内容包括:1座688m的特大桥,两段路基和岐山1号隧道进口工程。688m的特大桥最多配置1个队伍,隧道只有一个口,只能配置一个队伍,路基有两段按精干高效的原则最多配置两个队伍。
3.【参考答案】
岐山1号隧道采用全断面掘进施工方案;
岐山2号隧道采用台阶法掘进施工方案。
【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隧道开挖方法的选用。隧道开挖根据围岩情况应选用不同的开挖工法,对于单线隧道n、m级围岩地段可采用全断面法施工;f级围岩地段可采用台阶法施工。岐山1号隧道为n[级围岩可以采用全断面法施工,岐山2号隧道为W级围岩,可采用台阶法施工。
4.【参考答案】
主要机械设备应有:风钻、空压机、通风机、装载机、汽车(或有轨矿车)、混凝土喷射机、衬砌台车、混凝土拌合机、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输送泵。
【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隧道工程机械设备的选用和配置。隧道工程机械设备可划分为开挖机械设备、锚喷支护机械设备和衬砌机械设备。开挖机械主要有:风钻、空压机、通风机、装载机、汽车(或有轨矿车);锚喷机械主要有:混凝土喷射机;衬砌机械主要有:衬砌台车、混凝土拌合机、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输送泵。
5.【参考答案】
施工流程为:钻眼一装药放炮一通风—出碰一支护一衬勘。
【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隧道施工工序及施工顺序的掌握。隧道施工是严格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作业。由多种作业构成,开挖、支护、出砟运输、通风胶打赌尘、防水及排水、供电、供风、供水等作业缺一不可。总得来说按照开挖、支护两条主线施工。
开挖为钻孔一装药一爆破一通风一出殖的作业循环。
支护为打锚杆一立钢换架一喷混凝土一衬砌作业循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