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采用分段灌注模型是为了()A 模型美观B 提高模型强度和降低材料成本C 提高灌注模型的精确度D 防止产生体积膨胀E 防止产生气泡

题目
单选题
采用分段灌注模型是为了()
A

模型美观

B

提高模型强度和降低材料成本

C

提高灌注模型的精确度

D

防止产生体积膨胀

E

防止产生气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灌注模型时,先加水与硬质石膏调和,灌注印模的组织面;稍后调和熟石膏灌注其他部分。发现熟石膏结固太慢,以后调和熟石膏时在水中加入了少量白色晶体熟石膏的理论混水率为0.186,通常在实际使用人造石时的混水率为A、0.186

B、0.3

C、0.22

D、0.6

E、0.5

采用分段灌注模型是为了A、模型美观

B、提高模型强度和降低材料成本

C、防止产生体积膨胀

D、提高灌注模型的精确度

E、防止产生气泡

所使用熟石膏的特征表现在A、其晶体构型为α型

B、其结固反应为放热反应

C、其生石膏含量多,结固减慢

D、其结固反应为吸热反应

E、其调和速度愈快,结固愈慢

为加快熟石膏结固时间,在调和时加入的白色晶体是A、硼砂

B、氯化钠

C、醋酸钠

D、枸橼酸钠

E、硼酸钠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B


问题 4 答案:B

第2题:

在灌注模型时,先加水与硬质石膏调和,灌注印模的组织面;稍后调和熟石膏灌注其他部分。发现熟石膏结固太慢,以后调和熟石膏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白色晶体。采用分段灌注模型的目的是( )。A、模型美观

B、提高模型强度和降低材料成本

C、提高灌注模型的精确度

D、防止产生体积膨胀

E、防止产生气泡

加入的白色晶体可能是( )。A、熟石膏结晶

B、硬质石膏

C、食盐

D、滑石粉

E、特制石膏促凝剂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C

第3题:

石膏模型脱模的理想时间是

A、模型灌注后1~2小时

B、模型灌注后5~7小时

C、模型灌注后24小时

D、模型灌注后3~4小时

E、模型灌注后8~10小时


参考答案:A

第4题:

用弹性印模材料取印模后,应及时灌注,是因为

A.印模材料易吸水,体积膨胀,影响模型准确性
B.石膏凝固时间长
C.石膏吸水,体积膨胀,影响模型准确性
D.石膏失水,体积收缩,影响模型准确性
E.印模材料易失水,体积收缩,影响模型准确性

答案:E
解析:

第5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振荡器灌注模型可以减少模型气泡

B、分段灌注时应等到超硬石膏凝固以后再灌注普通石膏,以防普通石膏流入模型表面,影响修复体制作工作面的强度

C、调拌时如果发现模型材料水粉比例不当,不能够中途加水或者粉剂,而应该弃去材料,重新调拌

D、灌注模型时可以在孤立牙部位插入竹签或者金属钉,加强其强度,以防孤立牙折断

E、分段灌注法可以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参考答案:B

第6题:

在灌注模型时,先加水与硬质石膏调和,灌注印模的组织面;稍后调和熟石膏灌注其他部分。发现熟石膏结固太慢,以后调和熟石膏时在水中加入了少量白色晶体。采用分段灌注模型是为了A、模型美观

B、提高模型强度和降低材料成本

C、防止产生体积膨胀

D、提高灌注模型的精确度

E、防止产生气泡

熟石膏的理论混水率为0.186,通常在实际使用人造石时的混水率为A、0.186

B、0.3

C、0.22

D、0.6

E、0.5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B

第7题:

灌注模型产生气泡的常见主要原因是

A、模型材料调拌过稀

B、印模材料调拌过稠

C、模型材料质量不佳

D、调拌和灌注时未充分振荡、排气

E、振荡的力量过大


参考答案:D

第8题:

防止石膏模型上孤立石膏牙折断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A、模型材料调拌均匀

B、模型材料调拌稠一些

C、灌注时插入竹(木)签加强

D、边灌注边抖动排除气泡

E、脱模时仔细一些


参考答案:C

第9题:

在灌注模型时,先加水与硬质石膏调和,灌注印模的组织面;稍后调和熟石膏灌注其他部分。发现熟石膏结固太慢,以后调和熟石膏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白色晶体。

采用分段灌注模型是为了
A.防止产生气泡
B.提高模型强度和降低材料成本
C.防止产生体积膨胀
D.模型美观
E.提高灌注模型的精确度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采用分段灌注模型的目的是()。

  • A、模型美观
  • B、提高模型强度和降低材料成本
  • C、提高灌注模型的精确度
  • D、防止产生体积膨胀
  • E、防止产生气泡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