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1926年开始的河北“定县实验”是由(  )主持的。A 陈鹤琴B 粱漱溟C 晏阳初D 黄炎培

题目
单选题
1926年开始的河北“定县实验”是由(  )主持的。
A

陈鹤琴

B

粱漱溟

C

晏阳初

D

黄炎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晏阳初是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他认为中国的大患是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以造就“新民”,并主张在农村实现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整体建设”,从而达到强国救国的目的。1926年晏阳初与志同道合的一批知识分子来到河北定县,将其作为平民教育的实验试点推行他的乡村教育计划。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晏阳初的“定县实验”。


参考答案:

另一有代表性的农村改革派是晏阳初的“平教派”。“平教派”以定县为实验基地,每年有数万元经费,有100多个工作人员。以晏阳初为首的平教会在定县开展实验的理论,是为了解决中国农民的四个基本问题,即“愚”、“穷”、“弱”、“私”四大问题。实际上晏阳初提出的“愚、穷、弱、私”,只是中国农村问题的表面现象,既未抓住主要问题——“穷”,更未找到“穷”的总根源。土地问题不解决,要想用“生计教育”,即用改良农业生产技术、组织信用合作社,发展农村副业等方法来彻底解决中国农民的“穷”是很困难的。“定县实验”的结果怎样呢?除了极少数人在巨额经费“实验”下获得些微利益外,绝大多数农民不但生活状况未得到改善,反而比以前更穷了。从1926年到1933年搞了8年,1933年定县农民出卖土地者增多了,负债之家占全县总户数的67%,因债务而破产者达数千家。晏阳初的“定县试验”也失败了。
梁漱溟、晏阳初等挽救农村危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方案和实践,不论其主观愿望如何,观其成效,实不足道,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能废除旧的土地制度,解决贫苦农民的土地问题。


第2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晏阳初在山东菏泽做的实验
B.梁漱溟在河北定县做的实验
C.陶行知建立南京晓庄师范学校
D.陈鹤琴在幼儿园做的实验

答案:C
解析:
A、B项应互换,D项是对他儿子的跟踪实验。

第3题:

晏阳初在河北定县搞的是乡村教育实验,而不是平民教育。()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错误

第4题:

被誉为中国近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开创者的教育家是()。

A陈鹤琴

B晏阳初

C陶行知

D黄炎培


A

第5题:

20世纪20年代,主持“活教育”实验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陈鹤琴
C.梁漱溟
D.晏阳初

答案:B
解析:
陈鹤琴主持“活教育”。

第6题:

1929年开始的河北"定县实验”是由( )主持的

A.陈鹤琴
B.梁漱溟
C.晏阳初
D.黄炎培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晏阳初的教育实践。晏阳初在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的基础上,对于县范围内如何具体实施乡村教育总结了一套成功的经验。这集中表现为他所概括的“四大教育”和“三大 方式”。陈鹤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鼓楼幼稚园。梁漱溟把村学、乡学、乡农学校作为乡村教育的组织形式,村学、乡学都是他在邹平实验时采用的实验体制,乡农学校是他后来的实验机构,先在菏泽试行,然后推广到其 他14个县的试验区。1916年,黄炎培主持成立了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省级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一一江苏省职业教育研究会,并在江苏省教育会上提出了实施职业教育的方案。

第7题:

1929年开始的河北“定县实验”是由教育家(  )主持的

A.陈鹤琴
B.梁漱溟
C.晏阳初
D.黄炎培

答案:C
解析:
考查晏阳初的教育实践。

第8题:

主持河北定县乡村建设实验的是()。

A.梁漱溟

B.费孝通

C.晏阳初

D.米迪刚


正确答案:C

第9题:

提倡生活教育理论的是(  )

A.陶行知
B.陈鹤琴
C.梁漱溟
D.晏阳初

答案:A
解析:
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

第10题:

自20世纪20年代起,在河北定县主持乡村建设实验运动的教育家是()

  • A、晏阳初
  • B、陶行知
  • C、黄炎培
  • D、梁漱溟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