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采用等效侧力法计算内隔墙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时,若非结构构件功能系数γ取1.0、非结构构件类别系数η取1.0。试问,每延米内隔墙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作答。A 1.2B 0.8C 0.6D 0.3

题目
单选题
采用等效侧力法计算内隔墙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时,若非结构构件功能系数γ取1.0、非结构构件类别系数η取1.0。试问,每延米内隔墙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作答。
A

1.2

B

0.8

C

0.6

D

0.3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建筑室外地面到屋面的高度为30.7m,其上女儿墙的高度h=1.3m。假定,基本风压w0=0.6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试问,女儿墙底部由风荷载作用引起的每延米弯矩标准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①近似取女儿墙顶风荷载计算(采用局部体型系数);②阵风系数按1.0计算。

A. 0.75
B. 0.85
C. 0.95
D. 1.17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8.2.1规定,对于平坦或稍有起伏的地形,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根据地面粗糙度类别按表8.2.1确定。查表8.2.1,得女儿墙顶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uz=1.416。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表8.3.1及8.3.3条,查得女儿墙的体型系数:us1=1.25×1.3=1.625。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式(8.1.1-2),计算风荷载标准值为:wk=1.0×1.625×1.416×0.6=1.381kN/m2。
则女儿墙底部由风荷载引起的弯矩标准值为:Mk=1/2×1.381×1.3`2=1.17kN·m。

第2题:

采用等效侧力法计算内隔墙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时,若非结构构件功能系数γ取1.0、非结构构件类别系数η取1.0。试问,每延米内隔墙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作答。

A.1.2
B.0.8
C.0.6
D.0.3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13.2.3条规定,采用等效侧力法时,内隔墙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的计算公式为:F=γηζ1ζ2αmaxG。其中,状态系数取ζ1=1.0;位置系数,隔墙位于建筑物的顶层时取ζ2=2.0;7度抗震设防,取αmax=0.08。G=12×0.09×3.5×1.0=3.78kN/m。所以,每延米内隔墙水平地震标准值:F=1×1×1×2×0.08×3.78=0.605kN/m。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3题:

某多层框架结构顶层局部平面布置图如图所示,层高为3.6m。外围护墙采用MU5级单排孔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对孔砌筑、Mb5级砂浆砌筑。外围护墙厚度为190mm,内隔墙厚度为90mm,砌体的容重为12kN/m3(包含墙面粉刷)。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2014年真题]



采用等效侧力法计算内隔墙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时,若非结构构件功能系数γ取1.0、非结构构件类别系数η取1.0。试问,每延米内隔墙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作答。

A、1.2
B、0.8
C、0.6
D、0.3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13.2.3条规定,采用等效侧力法时,内隔墙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的计算公式为:F=γηζ1ζ2αmaxG。其中,状态系数取ζ1=1.0;位置系数,隔墙位于建筑物的顶层时取ζ2=2.0;7度抗震设防,取αmax=0.08。
G=12×0.09×3.5×1.0=3.78kN/m。
所以,每延米内隔墙水平地震标准值:F=1×1×1×2×0.08×3.78=0.605kN/m。
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4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按下式确定:FEK=α1Geq,下列哪个选项对式中α1的解释是正确的(  )

A.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B.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C. 相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D.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乘以阻尼调整系数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5.2.1条规定,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计算公式为FEK=α1Geq。式中,α1为相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Geq为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

第5题:

假定,内隔墙采用MU10级单排孔混凝土空心砌块、Mb10级砂浆砌筑。内隔墙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ζN取1.0。试问,每延米内隔墙抗震抗剪承载力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作答。

A.8
B.9
C.10
D.11

答案:A
解析:

第6题:

某多层框架结构顶层局部平面布置图如图所示,层高为3.6m。外围护墙采用MU5级单排孔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对孔砌筑、Mb5级砂浆砌筑。外围护墙厚度为190mm,内隔墙厚度为90mm,砌体的容重为12kN/m3(包含墙面粉刷)。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2014年真题]




假定,内隔墙采用MU10级单排孔混凝土空心砌块、Mb10级砂浆砌筑。内隔墙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ζN取1.0。试问,每延米内隔墙抗震抗剪承载力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作答。

A、8
B、9
C、10
D、11

答案:A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3.2.2条表3.2.2可得,MU10单排孔混凝土砌块、Mb10砂浆砌体抗剪强度为:fv=0.09MPa。
根据第10.1.5条表10.1.5可得,自承重墙受剪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为1.0。
根据第10.3.1条和10.3.2条进行计算,可得每延米内隔墙的抗震抗剪承载力为:



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7题:

某11层住宅,采用钢框架结构,其结构质量及刚度沿高度分布基本均匀,各层层高如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1.假定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1=0.22;屋面恒荷载标准值为4300kN,等效活荷载标准值为480kN,雪荷载标准值为160kN;各层楼盖处恒荷载标准值为4100kN,等效活荷载标准值为550kN。试问,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kN),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按《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98)底部剪力法计算。

A. 8317
B. 8398
C. 8471
D. 8499

答案:C
解析: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98)第4.3.4条式(4.3.4-1)计算,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FEk=α1Geq=0.22×0.8×(4300+4100×10+160×0.5+550×10×0.5)=8471kN。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8题:

某6层框架结构,如图所示,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9,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集中在屋盖和楼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6=4750kN,G2-5=6050kN,G1=7000kN。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
提示:使用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3.若已知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3126kN,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ΔF6=256kN,作用于G5处的地震作用标准值F5最接近于(  )kN。

A. 565
B. 697
C. 756
D. 914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2.1条式(5.2.1-2)和(5.2.1-3)计算,作用于G5处的地震作用标准值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9题:

计算地震作用和进行结构抗震验算时,下列哪个选项的说法是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规定的?
(A)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和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都是将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分别乘以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B)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小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C)建筑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此时,可以假定结构与构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D)对于有可能导致地震时产生严重破坏的建筑结构等部位,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分析


答案:A
解析:

第10题:

计算地震作用和进行结构抗震验算时,下列哪个选项的说法是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 )
A.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和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都是将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分别乘以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B.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小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C.建筑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此时,可以假定结构与构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D.对于有可能导致地震时产生严重破坏的建筑结构等部位,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分析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第5. 5. 1条,应对表5. 5. 1所列各类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