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约"

题目
名词解释题
"文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体现了教学的__________规律。


正确答案:
教育性

第2题:

根据记载,商君法上约君主、下约民众,它的特征是()

A、尚文

B、尙武

C、尙法

D、尙公益


参考答案:D

第3题: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教学纲领的提出者是 ( )

A、 孟子

B、 孔子

C、 荀子

D、 墨子


正确答案:B

第4题:

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


正确答案: 这是杜预提出来的立法原则。意思是:法律的文字要简明通俗,条例应明白准确、直截了当;法律的形式要单纯,概念要明确,条文要简约,不要烦密。

第5题:

"文约"
指法律的文字要简要通俗;"例直"指条例应明准确,直截了当;"听省"指法律的形式要单纯,概念要明确;"禁简"意思是条文要简约,不要烦密。这样可以避免法律繁多,又能保证立法的质量。这是晋代律学家杜预的立法思想。

第6题:

()把权力划分为法理权、奖赏权、强制权、专家权、模范权。

A韦伯

B巴纳德

C弗兰奇&雷文

D法约尔


参考答案:C

第7题:

甲骨文又称“()”、“()”、“()”等。现出土累积约15万片,单字总数有()多个,目前可识()多个。


参考答案:龟甲文字、卜辞、殷墟书契,4600,1000

第8题:

甲乙两国的全权代表对某条约的文本进行了草签。对于草签,下列表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

A.表明对全权代表所代表的国家具有法律约束力

B.表明全权代表对条约约文已认证,但条约对草签国尚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C.所代表的国家不得对约文提出异议

D.表明所代表的国家可以对约文提出异议,但必须签署该约文使之具有法律效力


正确答案:B
依《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草签的意义是双方对约文文本的认证,不是接受拘束的一种方式。因此,草签的文本对签字双方尚没有法律上的拘束力。草签也不是缔结条约所必须经过的程序,国家对于草签后的条约文本也没有以后必须正式签署的一般义务。

第9题:

“文约而事丰”是强调写文章材料要尽量丰富。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约伯记》的形式是()

  • A、小说
  • B、诗歌
  • C、散文
  • D、文言文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