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吊装构件时,构件叠放应用方木垫平,必须稳固,高度一般不宜超过()。

题目
单选题
起重吊装构件时,构件叠放应用方木垫平,必须稳固,高度一般不宜超过()。
A

1.2m

B

1.3m

C

1.5m

D

1.6m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9年)关于装配式混凝土施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运输梁柱构件时,叠放不宜超过3层
B.水平运输板类构件时,叠放不宜超过7层
C.钢筋套筒连接灌浆施工时,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0℃
D.钢筋套筒连接施工时,连接钢筋偏离孔洞中心线不宜超过10mm

答案:A
解析:
选项A正确,B错误,水平运输时,预制梁、柱构件叠放不宜超过3层,板类构件叠放不宜超过6层。 选项C错误,钢筋套筒灌浆施工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当连接部位养护温度低于10℃时,应采取加热保温措施。
选项D错误,连接钢筋偏离套筒或孔洞中心线不宜超过5mm。

第2题:

预制楼板、叠合板等构件宜平放,叠放层数不宜超过( )层。

A、5
B、6
C、7
D、8

答案:B
解析:

第3题:

下列关于构件吊装说法错误的是()。

A、吊装时必须有统一的指挥、统一的信号

B、吊装不易放稳的构件,应用吊环

C、构件结构性能

D、化学成分


答案:B

第4题:

关于装配式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

A.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应制定专项方案
B.预制构件生产前应编制生产方案
C.预制构件的临时支撑不宜少于 3 道
D.水平运输时,预制梁、柱构件叠放不宜超过 3 层,板类构件叠放不宜超过 6 层。

答案:C
解析:
预制构件的临时支撑不宜少于两道。

第5题:

按照特性曲线选用流动式起重机,确定起重机臂长的相关因素有()。

A、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高度
B、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尺寸
C、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重量
D、吊索高度
E、站车位置(幅度)

答案:A,B,D,E
解析:
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步骤:根据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高度、设备尺寸、吊索高度等和站车位置(幅度)。由起重机的起重特性曲线,确定其臂长。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重量影响的是吊装载荷。

第6题:

根据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高度、设备尺寸、吊索高度等和站车位置,由起重机的特性曲线,确定( )。 
A、起重机能够吊装的载荷
B、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尺寸
C、起重机的幅度
D、起重机的臂长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起重机械的使用要求。根据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高度、设备尺寸、吊索高度等和站车位置(幅度),查起重机的特性曲线,确定其臂长。

第7题:

根据()等,确定起重机的站车位置和幅度。

A、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位置
B、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尺寸
C、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高度
D、现场具体情况
E、吊索高度

答案:A,D
解析:
根据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位置、现场具体情况等确定起重机的站车位置,站车位置一旦确定,其幅度也就确定了。

第8题:

按照特性曲线选用流动式起重机,确定起重机臂长的相关因素有()。

A.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高度
B.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尺寸
C.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重量
D.吊索高度
E.起重机作业半径

答案:A,B,D,E
解析:
2020版教材P44
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步骤如下:
( 1 )根据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位置、现场具体情况等确定起重机的站车位置,再确定作业半径;
( 2 )根据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高度、设备外形尺寸、吊索高度、站车位置和作业半径,依据起重机的起重特性曲线,确定其臂长;
( 3 )根据上述已确定的作业半径(回转半径)、臂长,依据起重机的起重性能表,确定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
( 4 )如果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大于计算载荷,则起重机选择合格,否则重新选择;
( 5 )计算吊臂与设备(平衡梁)之间的安全距离,若符合规范要求,则选择合格,否则重选。

第9题:

预制楼板、 叠合板、 阳台板和空调板等构件宜平放, 叠放层数不宜超过( ) 层。

A.3
B.4
C.5
D.6

答案:D
解析:
预制楼板、叠合板、阳台板和空调板等构件宜平放,叠放层数不宜超过6层。

第10题:

预制构件存放要求正确的有( )。

A.多层叠放时,每层构件间的垫块应上下对齐
B.预制楼板、叠合板构件宜立放
C.阳台板、空调板构件宜平放
D.预制内外墙板宜立放
E.叠放层数不宜超过5层

答案:A,C,D
解析:
2020教材P128 / 2019教材P127
3.存放要求( 1 ) 存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2 ) 存放库区已实行分区管理和信息化台账管理;(3) 应按产品品种、规格型号、检验状态分类存放,产品标识应明确耐久,预埋吊件朝上,标示向外;(4) 合理设置支点位置,并宜与起吊点位置一致;( 5 ) 与清水混凝土面接触的垫块采取防污染措施;(6) 预制构件多层叠放时,每层构件间的垫块应上下对齐;预制楼板、叠合板、阳台板和空调板等构件宜平放,叠放层数不宜超过6 层;(7) 预制柱、梁等细长构件应平放,且用两条垫木支撑;(8) 预制内外墙板、挂板宜采用专用支架直立存放,构件薄弱部位和门窗洞口应采取防止变形开裂的临时加固措施。答案选A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