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的()是黄土地区浸水后产生大量沉陷的重要原因.

题目
单选题
黄土的()是黄土地区浸水后产生大量沉陷的重要原因.
A

湿陷性

B

崩解性

C

潜蚀性

D

易冲刷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湿陷性黄土填筑路堤施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浸水路堤可用黄土填筑
B.路床填料可以适量使用老黄土
C.黄土路堤边坡应拍实,并应及时予以防护,防止路表水冲刷
D.路堤填料不得含有粒径大于80㎜的块料

答案:C
解析:
2020版教材P31/2019版教材29
湿陷性黄土填筑路堤施工:(1)路床填料不得使用老黄土。路堤填料不得含有粒径大于100㎜的块料。(2)在填筑横跨沟堑的路基土方时,应做好纵横向界面的处理。(3)黄土路堤边坡应拍实,并应及时予以防护,防止路表水冲刷。(4)浸水路堤不得用黄土填筑。

第2题:

湿陷性黄土浸水湿陷的主要原因为下列哪个选项(  )

A. 土颗粒间的固化联结键浸水破坏
B. 土颗粒浸水软化
C. 土体浸水收缩
D. 浸水使土体孔隙中气体扩散

答案:A
解析:
在干燥少雨的条件下,由于蒸发量大,水分不断减少,盐类析出,胶体凝结,产生了加固黏聚力,盐类逐渐浓缩沉淀形成胶结物,随着含水量的逐渐减少土颗粒间的分子引力以及结合水和毛细水的连结力逐渐增大,形成了以粗粉粒为主体的多孔隙及大孔隙结构。当黄土浸水时,结合水膜增厚楔入颗粒之间,结合水连结消失,盐类溶于水中,骨架强度降低,在上覆土自重压力或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作用下,其结构迅速破坏,导致湿陷下沉。

第3题:

下列因素中,对黄土湿陷起始压力产生影响的是( )。

A: 黄土的密度

B: 黄土的湿度

C: 黄土胶结物含量

D: 黄土的埋藏深度


正确答案: A,B,C,D

第4题:

黄土的()是黄土地区浸水后产生大量沉陷的重要原因.

  • A、湿陷性
  • B、崩解性
  • C、潜蚀性
  • D、易冲刷性

正确答案:A

第5题:

下列关于采用桩基础进行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桩基础应穿透湿陷性黄土层
B.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桩底端应支承在可靠的持力层中
C.对自重湿陷性黄土,桩底端应支承在压缩性较低的非湿陷性土层中
D.单桩允许承载力,宜按现场浸水静载荷试验并结合地区建筑经验确定


答案:A,D
解析: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 — 2004)第5.1. 2条及第5. 7. 4条,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桩底端应支承在压缩性较低的非湿陷性土层中,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桩端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

第6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

A.路床填料不得使用老黄土
B.路堤填料不得含有粒径大于200mm的块料
C.浸水路堤不得用黄土填筑
D.路堑施工前,应做好堑顶地表排水导流工程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特殊路基施工技术。选项B,路堤填料不得含有粒径大于100mm的块料。

第7题:

不适合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地基处理的方法是(  )。

A.换土垫层法
B.强夯法
C.堆载预压法
D.预浸水法

答案:C
解析:
堆载预压法可用于处理较厚淤泥和淤泥质土地基,不适合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使用。

第8题:

黄土的( )是黄土地区浸水后产生大量沉陷的重要原因.

A.湿陷性

B.崩解性

C.潜蚀性

D.易冲刷性


答案:A

第9题: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采用试坑浸水试验确定黄土的自重湿陷量的实测值,下列论述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观测自重湿陷的深标点应以试坑中心对称布置
B、观测自重湿陷的浅标点应由试坑中心向坑边以不少于3个方向布置
C、可停止浸水的湿陷稳定标准不仅与每天的平均湿陷量有关,也与浸水量有关
D、停止浸水后观测到的下沉量不应计入自重湿陷量实测值

答案:A,B
解析: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第4.3.8条第2款,在坑底中部或者其他部位,应对称设置观测自重湿陷的深标点,设置深度及数量宜按各湿陷性黄土层顶面深度及分层数确定,在试坑底部,由试坑中心向坑边以不少于3个方向,均匀设置观测自重湿陷的浅标点。C项,根据第4.3.8条第3款,湿陷稳定可停止浸水,其稳定标准为最后5d的平均湿陷量小于1mm/d;D项,根据第4.3.8条第5款,试坑内停止浸水后,应继续观测不少于10d,且连续5d的平均下沉量小于1mm/d,试验终止。

第10题:

如何处理黄土或平原地区渠道边坡、渠底中产生的裂隙?


正确答案: 不稳定边坡的防治措施有防渗排水、削坡减重反压、修建支挡水建筑物、锚固措施等,这些措施也适用于不稳定渠道边坡的处理上。此外,对可能发生滑塌的渠段,可因地制宜采取措施:
(1)渠道选线要避开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带,对地质条件不好的渠段,应该用隧道、暗渠等输水方式。
(2)对边坡很陡的渠段取得削坡处理。
(3)对深挖方渠段结合削坡结增设平台和节流排水设施。
(4)对抗剪强度较小的土质渠段,用打桩编柳、草袋护坡、植树或砌石砌等措施施加固渠坡,必要时还可采取换土的办法加固渠坡。
(5)在沉陷性较大的土壤上筑渠时,不要把渠道断面挖至计划深度,在渠堤上预留超高,以便沉陷后渠道断面达到设计高程。渠道正式投入使用之前,要进行泡水试渠,逐渐使渠道浸水沉陷。
(6)合理调配水量,是渠道流量缓慢增减。
(7)在低温区,冬季使渠道冲水,形成冰盖,防止渠坡结冻。
(8)加强渠道巡护,一旦发现滑坡的征兆,及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
(9)对已经坍塌的渠坡,清楚下滑土坡,再把渠坡挖成阶梯形,还土夯实。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