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  )。[2017年真题]A甲以欺诈手段向乙借了10万元B甲乙以买卖食品添加剂的名义买卖毒品C甲乙串通诱使丙参加非法集资D甲胁迫镇政府经办人员,高价卖家具给镇政府

题目
多选题
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  )。[2017年真题]
A

甲以欺诈手段向乙借了10万元

B

甲乙以买卖食品添加剂的名义买卖毒品

C

甲乙串通诱使丙参加非法集资

D

甲胁迫镇政府经办人员,高价卖家具给镇政府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无效民事行为,是指因欠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因而当然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
A项,根据《合同法》第52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而订立的合同,仅在因此损害国家利益时才属绝对无效。
B项,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
C项,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民事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民法总则》第154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D项,根据《合同法》第52条规定,一方采用胁迫手段迫使另一方订立合同,损害了国家利益,这类合同为无效合同。《民法总则》第150条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以价值500万元的房屋作抵押先后向乙、丙借款300万元、200万元,借期均为1年.甲到期未向乙履行债务,甲乙双方约定由乙取得该房屋所有权,甲无须再向乙清偿债务.另查,乙知道该房屋也向丙设定了抵押,甲除了该房屋外无其他财产.请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的行为合法有效,丙无权干涉

B.甲乙的约定属于流质契约,应属无效

C.丙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甲乙的行为

D..旦丙向甲、乙作出撤销的意思表示,甲乙的行为即归于无效


正确答案:ABD
61.【答案】ABD 【考点】抵押权的实现【解析】 《物权法》第195条第1款:“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协议损 害其他债权人利益的,其他债权人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协议.”因此C项正确不当选,A、D选项错误,当选.另外,在担保物权(抵押权、质权)实现以前,尤其是订立担保物权合同时,担保物权人和担保人便在合同中约定,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担保物权人未受清偿时,担保物的所有权转移归债权人所有,这种约定在法律上就被称为“流质契约”,应宣告无效.我国《物权法》第186条规定:“抵押权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不得与抵押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 该条是关于流质契约禁止的规定,表明了我国立法对流质契约的严格禁止态度.本题中,甲乙的约定并非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因此并不构成流质契约,B选项错误,当选.

第2题:

下列哪些情形属于无效合同? A.甲医院以国产假肢冒充进口假肢,高价卖给乙 B.甲乙双方为了在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时避税,将实际成交价为100万元的房屋买卖合同价格写为60万元 C.有妇之夫甲委托未婚女乙代孕,约定事成后甲补偿乙50万元 D.甲父患癌症急需用钱,乙趁机以低价收购甲收藏的1幅名画,甲无奈与乙签订了买卖合同


正确答案:BC

第3题:

甲公司员工唐某受公司委托从乙公司订购一批空气净化机,甲公司对净化机单价未作明确限定。唐某与乙公司私下商定将净化机单价比正常售价提高200元,乙公司给唐某每台100元的回扣。商定后,唐某以甲公司的名义与乙公司签订了买卖合同。以下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该买卖合同属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因而无效

B. 唐某的行为属于无权代理,买卖合同效力待定

C. 乙公司行为构成对甲公司的欺诈,买卖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

D. 唐某与乙公司恶意串通损害甲公司的利益,应对甲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参考答案:D
【解析】
《民法总则》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代理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职责,造成被代理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4题:

甲以价值500万元的房屋作抵押先后向乙、丙借款300万元、200万元,借期均为1年。甲到期未向乙履行债务,甲乙双方约定由乙取得该房屋所有权,甲无须再向乙清偿债务。另查,乙知道该房屋也向丙设定了抵押,甲除了该房屋外无其他财产。请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的行为合法有效,丙无权干涉
B.甲乙的约定属于流质契约,应属无效
C.丙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甲乙的行为
D. 一旦丙向甲、乙作出撤销的意思表示,甲乙的行为即归于无效


答案:A,B,D
解析:
《物权法》第195条第1款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协议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的,其他债权人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协议。

第5题:

2012年8月10日,甲将自有的一辆汽车卖给乙。合同签订后,乙按约交付15万元。8月12日,甲又以18万元的价格将该车卖给了丙,双方签订买卖合同,丙交付定金2万元。8月15日上午,甲将汽车交付给乙,8月15日下午甲将汽车过户给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之间的买卖合同有效
B:甲丙之间的买卖合同无效
C:乙取得汽车所有权
D:丙取得汽车所有权

答案:A,C
解析:
关于合同效力,甲将汽车分别卖给乙、丙二人,两份合同都是真实合法的意思表示,不存在影响合同效力的情形,故两份合同都有效,A项正确,B项错误。关于物权变动,《物权法》第23条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买卖合同解释》第10条第4项进一步规定:出卖人就同一船舶、航空器、机动车等特殊动产订立多重买卖合同,在买卖合同均有效的情况下,买受人均要求实际履行合同的,应当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4)出卖人将标的物交付给买受人之一,又为其他买受人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已受领交付的买受人请求将标的物所有权登记在自己名下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据此,交付是动产所有权转移的要件,登记并不能转移动产所有权,故乙取得该汽车的所有权,因此C项正确,D项错误。

第6题:

甲有一个清代花瓶。2009年2月,甲与乙订立买卖该花瓶的合同。双方约定2009年4月6日,甲向乙交付该花瓶。2009年3月2日,甲又与丙签订买卖该花瓶的合同,甲于合同签订后的第二天,将花瓶交付给了丙。请问甲与乙签订的买卖合同效力如何?甲与丙签订的买卖合同效力如何?()

A.甲乙之间的合同有效;甲丙之间的合同无效

B.甲乙之间的合同无效;甲丙之间的合同无效

C.甲乙之间的合同无效;甲丙之间的合同有效

D.甲乙之间的合同有效;甲丙之间的合同有效


参考答案:D

第7题:

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批货物,于3月10日签发一张同城转账支票给乙公司用于支付货款。乙公司于3月12日将该支票背书转让给丙公司。随后,甲、乙间的买卖合同解除。则付款银行可以以甲乙间的买卖合同已解除为由拒绝向丙公司付款。(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8题:

在下列选项中,民事行为确定有效的是

A、甲意图以个人存款5万元赠与乙,但担心家人反对,就伪书了5万元的买卖合同,实施了名为买卖,实为赠与的行为。

B、甲企业的处长乙为该企业向供应商丙购买电脑,价款总计为10万元,但乙与丙的工作人员丁串通,开发票为11万元,乙向甲按11万元报销,得1万元,与丁私分。但甲企业为非国有企业。

C、甲乙之间超越资质订立的建设工程分包合同。

D、长城公司与南方公司订立了名为借贷、实为联营的合同。

 


根据合同法关于赠与合同的有关规定,本题答案是A。

第9题:

下列哪些情形属于无效合同?

A:甲医院以国产假肢冒充进口假肢,高价卖给乙
B:甲乙双方为了在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时避税,将实际成交价为100万元的房屋买卖合同价格写为60万元
C:有妇之夫甲委托未婚女乙代孕,约定事成后甲补偿乙50万元
D:甲父患癌症急需用钱,乙趁机以低价收购甲收藏的1幅名画,甲无奈与乙签订了买卖合同

答案:B,C
解析:
【考点】合同效力认定【详解】《合同法》第5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第54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在A选项中,甲医院以国产假肢冒充进口假肢,高价卖给乙,构成欺诈,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并非无效合同,所以,A选项错误。在B选项中,甲乙双方为了在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时避税,将实际成交价为100万元的房屋买卖合同价格写为60万元,属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其实施的掩盖行为,即所签订的60万元房屋买卖合同,属于无效合同,所以,B选项正确。在C选项中,有妇之夫甲委托未婚女乙代孕,约定事成后甲补偿乙50万元,违背善良风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属于无效合同,所以,C选项正确。在D选项中,乙乘甲处于父患癌症急需用钱的窘迫境地,与之签订低价买卖合同,构成乘人之危,该合同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所以,D选项错误。

第10题:

甲于2010年参加某档鉴宝节目时意外获知其家中一幅署名“郑板桥”的画作是真品,甲欲将此画作出售。内行人乙认为该画作价值20万元(实际价值10万元),遂以20万元价格购得该画。后甲发现文物交易利润丰厚,遂请人临摹一幅相同的画作以真品价值10万元的名义售于丙。对此,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因乙的出价高于市价,故乙可以重大误解为由撤销买卖合同
B.因甲在出售过程中未向乙说明画作市价,故乙可以欺诈为由撤销合同
C.甲乙之间的买卖合同有效
D.丙可以欺诈为由请求撤销买卖合同

答案:A,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判断。重大误解要求当事人对标的物的性质而非价值认识错误。因此,乙在认定画作是真品的基础上对画作价值的判断失误不属于可撤销的重大误解事由。故A错误。同时,欺诈要求当事人基于错误的认识而做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本题中,乙支付20万元购买画作只是基于对其市场价值的认识错误,不属于被欺诈,故B错误。而丙支付了真品的市价购买了一幅赝品,乃是基于认识该赝品是真品的错误认识上的,且该认识错误是由甲故意造成的,故丙可以以欺诈为由请求撤销买卖合同。故D项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