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卵巢肿瘤的护理要点有()

题目
多选题
关于卵巢肿瘤的护理要点有()
A

合并妊娠劝其在孕3个月前手术

B

肿瘤破裂时应急做术前准备

C

巨大肿瘤术后腹部置沙袋

D

发生急腹痛时应立即禁食

E

术后第3天助患者翻身活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压力性尿失禁是由于尿道括约肌松弛,当腹压骤然增加时,少量尿液外溢,多见于女性。护理要点:
1.膀胧功能的训练: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增加腹肌、月扁肌等肌肉运动,培养定时排尿,维持每日的液体摄人量。
2.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局部可外涂油膏等。
3.外部引流:对不能控制的尿失禁患者,采取外部引流的方法,防止漏尿。

第2题:

休克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根据不同病因,作好急救处理。
2.患者宜安排于单人病室,保持环境安静,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3.记录特别护理记录单,按医嘱及时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神志、面色、皮肤、指(趾)端血液充盈情况,创伤者观察伤口出血等情况。
4.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人。
5.合理安排输测顷序和正确调整补液速度,密切观察尿量,必要时测尿比重。
6.注意保暖,根据病情给予适当体位。
7.保持静脉通路通畅,24h输液维持者每日更换输液器。正确使用升压药,注意防止静脉炎发生。
8.备齐抢救用品,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予以立即处理。

第3题:

腹泻病人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1)去除原因,如为肠道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2)卧床休息,减少肠蠕动,注意腹部保暖。对不能自理的病人应及时给予便盆,消除焦虚不安的情绪,使之达到身心充分休息的目的。(3)膳食调理。(4)注意补充水电解质,防治水和电解质的紊乱。(5)维持皮肤完整性。(6)密切观察病情,记录排便的性质、次数等,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病情危重者,注意生命体征变化。(7)心理支持(8)健康教育

第4题:

关于卵巢肿瘤,下列何项正确( )

  • A、卵巢实质性肿瘤,均为恶性
  • B、卵巢单侧性肿瘤,均为良性
  • C、卵巢良性肿瘤的年青患者,均应行卵巢肿瘤剥除术
  • D、卵巢恶性肿瘤有些病例可仅行患侧附件切除+术后化疗
  • E、卵巢良性肿瘤治疗原则是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正确答案:D

第5题:

卵巢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要点。


答案:
解析:
鉴别内容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病 史 病程长,逐渐增大 病程短,迅速增大
体 征 单侧多,活动,囊性,表面光滑,通常无腹水 双侧多,固定,实性或半实半囊性,表面结节状不平,常伴腹水,多为血性,可能查到癌细胞
一般情况 良好 逐渐出现恶病质
B超 为液性暗区,可有间隔光带,边缘清晰 液性暗区内有杂乱光点,光团,肿块界限不清

第6题:

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1.取平卧或半卧位。2.保持呼吸道湿润,定时雾化吸人;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无菌操作下及时吸尽痰液。3.妥善固定气管套管,松紧以固定带与皮肤间能伸进一指为宜,定时更换切口处敷料,保持清洁无污染。4.床边备气管切开包、氧气及急救物品。5.根据病情,鼓励患者进食,并做好口腔护理。6.严防外套管脱落和内套管落人异物,注人药物,必须取下针头,沿管壁缓缓注人。

第7题:

关于卵巢体腔上皮来源的肿瘤,下述错误的是

A、其恶性类型最多

B、占原发性卵巢肿瘤的50%~70%

C、有多种肿瘤类型

D、有良、临界、恶性之分

E、无子宫内膜样肿瘤


参考答案:E

第8题: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恶性肿瘤鉴别要点。


参考答案:育龄妇女有继发性、渐进性痛经和不孕病史可初步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妇检子宫扪及触痛性结节或子宫旁有不活动的囊性包块,表面光滑,压痛明显,形态规整。CA125可以轻度升高,但一般不会超过200U/ml。B超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囊性较为多见。腹腔镜检查和活组织病检可以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恶性肿瘤早期无症状,有症状时多呈持续性腹痛、腹胀,盆腔包块多增大迅速,全身情况差。检查除扪及包块,多与周围组织粘连而活动差,表面不光滑,形态不规整,压痛可不明显,常伴有腹水。CA125可异常升高。B超显示肿瘤包块以实性或混合性居多,形态多不规则。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

第9题:

特级护理有哪些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6)实施床旁交接班。

第10题:

二级护理有哪些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主要包括: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