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试述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的临床意义。

题目
问答题
试述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的临床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被ICSH推荐为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的标准方法是


正确答案:A
血沉实际上是测量红细胞下沉后残留血浆段的高度或长度。魏氏法是ICSH和我国推荐的参考方法。

第2题:

对于红细胞沉降率的临床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除一些生理性因素外,凡体内有感染或坏死组织的情况下,红细胞沉降率就可加快,提示有病变存在
B.心绞痛时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并可持续2~3周
C.各种原因造成的高球蛋白血症可引起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D.良性肿瘤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E.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时血沉增快

答案:A,C
解析:
心肌梗死时可见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并可持续2~3周,而心绞痛时红细胞沉降率多正常,故B错误;恶性肿瘤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而良性肿瘤红细胞沉降率多正常,故D错误;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时多见红细胞沉降率病理性减慢,故E错误。此题的正确选项是AC。

第3题:

试述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红细胞沉降测定的临床意义如下:(1)生理性增高:妇女月经期和妊娠3个月以上至产后1个月,以及60岁以上老人,红细胞沉降率增高,此为生理性的。(2) 病理性增高可见于:①各种炎症;②恶性肿瘤;③高胆固醇血症;④组织损伤及坏死,如较大手术创伤和心肌梗死;⑤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⑥贫血。贫血病人红细胞数减少,下沉时受到摩擦阻力减少,致红细胞沉降率增高。(3)红细胞沉降率减慢:意义较小,可因红细胞数明显增多或纤维蛋白原严重减低,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脱水血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第4题:

魏氏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操作有什么要求?


正确答案: (1)抗凝剂与血液比例要准确,为1:4。
(2)测定前要充分混匀,血沉标本应在采血后3小时内测定。
(3)室温应在18℃~25℃。室温过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应按室温系数校正。室温过低时红细胞沉降率减慢,无法校正。

第5题:

简述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正确答案: 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红细胞沉降的速度。
(一)参考值成年男性:0~15mm/h;成年女性:0~20mm/h(魏氏法,Westergren)。
(二)临床意义1.生理性增快妇女月经期、妊娠、老年人。2.病理性增快见于:①各种炎症:如细菌性急性炎症、风湿热和结核病活动期。②损伤及坏死、心肌梗死等。③恶性肿瘤。④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感染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肝硬化等。⑤贫血。

第6题:

动态红细胞沉降率临床意义


答案:
解析:
1.血沉增快
(1)生理性:女性高于男性。妇女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者血沉增快,因生理性贫血、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老年人血沉增快,因纤维蛋白原增高。
(2)病理性
1)各种炎症:急性细菌性炎症,如胰蛋白酶、巨球蛋白、C反应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蛋白原等急性期反应物增多,2~3日后血沉增快,严重感染时ESR>100mm/h。慢性炎症,如结核病、结缔组织炎症、风湿热等,活动期血沉增快、病情好转血沉减慢、非活动期血沉正常。
2)组织损伤及坏死:组织损伤、手术创伤使血沉增快,若无并发症,2~3周内恢复正常。心肌梗死2~3日后血沉增快,持续1~3周,而心绞痛血沉正常。
3)恶性肿瘤:因巨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增高、肿瘤组织坏死、继发感染、贫血等因素使血沉增快。手术切除、治疗好转,血沉可正常。复发或转移时,血沉又增快(ESR>100mm/h)。良性肿瘤血沉多正常。
4)高球蛋白血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淋巴瘤、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肝硬化、慢性肾炎等因免疫球蛋白增高使血沉增快。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导致高黏滞性综合征时血沉正常或减慢。
5)贫血:贫血(Hb<90g/L)使血沉轻度增快,并随贫血加重而增快,但严重贫血时,因红细胞过少不易形成缗钱状聚集,血沉加快与红细胞减少不成正比。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镰形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异形症等因异形红细胞不易聚集成缗钱状使血沉可减慢。
6)高胆固醇血症: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黏液性水肿、原发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血沉增快。
2.血沉减慢如真性或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症、DIC消耗性低凝血期、继发性纤溶期、肝病、肿瘤、其他严重疾病因未产生急性反应蛋白等使血沉减慢。

第7题: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答案:
解析:
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红细胞沉降的速度。
(一)参考值
成年男性:0~15mm/h;成年女性:0~20mm/h(魏氏法,Westergren)。
(二)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快 妇女月经期、妊娠、老年人。
2.病理性增快 见于:①各种炎症:如细菌性急性炎症、风湿热和结核病活动期。②损伤及坏死、心肌梗死等。③恶性肿瘤。④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感染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肝硬化等。⑤贫血。

第8题:

关于红细胞沉降率测定不正确的是

A.不能用于无症状人群的筛查

B.随年龄增加,红细胞沉降率减慢

C.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无特异性,应与临床资料相结合

D.任何一种发生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的疾病,在治疗期间,以定期测定红细胞沉降率,可以帮助推断病变的发展

E.若外科手术1周后,出现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提示发生并发症


正确答案:B
随着年龄增加,体内纤维蛋白原增高,红细胞沉降率逐渐增快。

第9题:

简述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参考值:男性0~15/1h末;女性0~20/1h末。
(1)生理性增快:12岁以下的儿童、60岁以上的高龄者、妇女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
(2)各种炎症性疾病:急性细菌性炎症、风湿热、结核病时;组织损伤及坏死:急性心肌梗死时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恶性肿瘤:增长迅速的恶性肿瘤红细胞沉降率增快。部分贫血患者红细胞沉降率也增快。

第10题:

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的机制是什么?


正确答案: ESR原意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ESR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
(1)血浆因素:如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或球蛋白增多可使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2)红细胞因素:如红细胞总面积减少或其直径增大、厚度变薄,可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3)魏氏法血沉管的位置:如血沉管倾斜可使红细胞沉降率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