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小说的“北京味”是怎么体现的?

题目
问答题
老舍小说的“北京味”是怎么体现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老舍的小说充满"北京味”。()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下列有关对老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 B、创作了《猫城记》、《离婚》
  • C、作品多写市民的生活与思想
  • D、小说具有“京味”与幽默风格
  • E、其小说赞颂了民族传统文化

正确答案:A,B,C,D

第3题:

被称为“京味小说”源头的作家是()

A、茅盾

B、巴金

C、老舍

D、沈从文


参考答案:C

第4题:

试述老舍“京味”小说的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 老舍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京味”。“京味”作为一种风格现象,包括作家对北京特有的风韵、特具的人文景观的展示及展示中所注入的文化趣味。因此“京味”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老舍聚集其北京的生活经验写大小杂院、四合院和胡同,写市民凡俗生活中所呈现的场景风致,写已经斑驳破败仍不失雍容气度的文化情趣,还有那构成古城景观的各种职业活动和寻常世相,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北京画卷。其次,“京味”作为小说的风格氛围,又体现在作家描写北京市民庸常人生时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方面。如“官样”的体面、排场、气派和礼仪,追求懒散、谦和、温厚的生活,等等。三是创造性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四是带有北京市民文化烙印的幽默和趣味。

第5题:

老舍在《骆驼祥子》等作品中是如何表现出“京味”特点的?


正确答案: 1.表现了北京特有的风土人情。北京的胡同、大杂院市等井气十足,古都老式的寿棚寿席、坐花轿的婚礼、热闹的集市庙会、巫婆的请神画符等等,是一幅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画卷。
2.表现了北京特殊的文化趣味。通过老北京人要面子、讲排场、喜气派,向往精致的生活艺术,讲究老礼与老规矩,追求散漫、苟且偷安、温良敦厚的生活态度,揭示了其文化心理构成。

第6题:

老舍在英国完成的前三部小说中,有两部都表现出明显的"京味"特点,这两部小说是()。

A.《老张的哲学》

B.《二马》

C.《赵子曰》

D.《离婚》


参考答案:BC

第7题: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上,擅写“京味小说”的作家有()。

  • A、邓友梅
  • B、老舍
  • C、冯骥才
  • D、周作人

正确答案:A,B

第8题:

老舍被人称为哪个小说流派的鼻祖?

A.海派

B.京味

C.京派

D.七月派


参考答案:B

第9题:

京味戏剧代表作家是()。

  • A、郭沫若
  • B、曹禺
  • C、老舍
  • D、夏衍

正确答案:C

第10题:

简述老舍与京味小说的关系。


正确答案: 从老舍的创作经历可以看到,从他最初的《老张的哲学》、《二马》和《赵子曰》就以北京的生活和北京人在海外的生活为题材,到后来重新回到北京的市民生活题材的《离婚》、《牛天赐传》,再到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以及《我这一辈子》和《月牙儿》、《柳家大院》等中短篇小说,他最有特色和艺术成就的作品都与北京这座城市有关。因此,我们可以说,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是北京文化孕育了老舍的创作,而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又最能体现北京文化的人文景观,甚至成为一种文化史象征,一说到北京文化,就不能不联想到老舍的文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