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韬

题目
名词解释题
王韬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评述王韬、马建忠、薛福成和郑观应经济思想的共同点。


正确答案:(1)他们都把学习西方,发展中国经济作为自己的主要要求,反对单纯“求强”,提出“先富后强”,认为“师夷”的重点不在军事而应放在经济方面。
(2)他们都把“商”尤其是对外贸易看做发展经济的中心和关键,宣扬“以商为本”、“商握四民之纲”,乃至“以商立国”,把“振兴商务”作为学习西方,按资本主义方式发展中国经济的口号。
(3)他们主要强调经济改革,对经济改革必不可少的政治和思想改革缺乏足够认识,宣扬“变器不变道”。对清政府压制民间资本,阻碍经济改革的弊政虽有批判,但对专制制度则持肯定、维护态度。

第2题:

简要评述王韬的“商为国本”论。


正确答案:王韬提出了同以农为本的传统说法相对立的“商为国本”论。他所说的商,不完全是指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行业,而是包括一切同市场相联系的生产、流通行业。不仅国内外贸易,一切新式工、矿、交通、服务行业,都可列入商的范畴。但是,王韬在商中主要强调的还是商业、贸易,尤其是对外贸易,他的“商为国本”,实际上是一种以对外贸易为中心和先导,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是中国近代重商观点的开端。

第3题:

《萍踪寄语》的作者是( )。

A.王韬

B.邹韬奋

C.范长江

D.徐宝璜


正确答案:B

第4题:

王韬的办报主张是什么?请简要评述王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


正确答案: 王韬的新闻思想:是我国最早的报纸之一《循环日报》的创办人,他在发表了比较系统的办报主张。
一是论述了办报的目的和意义,即办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
二是论述了报纸的功能和作用报纸可以成为博采舆论工具;报纸可以宣扬君王恩德,朝廷政令,增进民众和上层的联络,消除隔阂,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提出可以办外文报纸,开展对外宣传;报纸可以“通外情于内”。王涛十分强调创办报刊介绍西方德国正民情,师其所长,避其所短。;
三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最早在国内提出了言论自由的要求,呼吁朝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四是论述了报纸的文风,认为报纸应该直抒胸臆;
五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材。
他的贡献概括为:为我国政论报纸首开先河,主张变法图强,为以后“文人办报”、“文人论政”起到了先导作用;革新了晚清文风,开创了报章文体,用浅显的文章议论时政,直抒胸己见,为后来报章文体的盛行奠定了基础;对我国早期新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倡导国人办报,主张不但中央办报,各省也要办报,要办中文报,也要办英文报。

第5题:

简述王韬的文学观及其创作。


正确答案: (1)王韬的文学观与其新闻观密切相关,认为报章文字有代表民众情绪,形成公众舆论的功用。
(2)王韬于《循环日报》刊发大量“社说”和其他文章,使他成为中国首位报刊文章家。
(3)其文章内容关乎时事政务,写作具有时效性,为文感情充溢,文笔奔放。奠定了近代中国报章文体的主体基调,已粗具梁启超“新文体”的一些特点。
(4)其报章文字不是上书当道,而是面对公众,更能秉持公心,畅所欲言。

第6题:

简述王韬的大同理想。


正确答案:王韬是中国最早提出“大同”理想的人物之一。他说的大同之世,是一个消灭了国家,消灭了战争,社会长治久安,人类永享和平幸福的时代。这是针对资本主义侵略扩张提出的,但其内部结构如何,他略而未及。因为中国刚同外部世界按触,对西方国家的内部情况,他尚缺乏深刻的认识。

第7题:

简述王韬、梁启超对中国报章文体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正确答案: 王韬在《循环日报》上的写作实践,以纯朴务实的文风把古代政论这种传统文体移植到报刊上,并加以改造,使其更适合于表达崭新的思想内容。这是对中国报刊新闻言论发展的一大贡献。
甲午战后新的报章文体兴起,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运用得最好,故称时务文体。其特点是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为后来的五四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第8题:

1874年王韬创办《循环日报》的地点是在()

A. 上海

B. 广州

C. 香港

D. 伦敦


正确答案:C

第9题:

王韬


正确答案: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参加过《六合众谈》编辑工作,1874年在香港创办了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循环日报》、撰写大量政论文章,鼓吹变法自强,主要著作有《遁叟谰言》、《弓叟园文录》、《园文录外编》等。

第10题:

《萍踪寄语》的作者是()

  • A、王韬
  • B、邹韬奋
  • C、范长江
  • D、徐宝璜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