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算机校对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题目
单选题
关于计算机校对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A

能兼顾技术整理

B

校对速度快

C

误报难以避免

D

漏报常常发生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利用计算机校对软件处理原稿或排版文件,类似于人工通读,通过对文稿进行语词分析,对差错作出提示标记,供人工判断处理。校对软件既可作为出版工作的辅助工具,用于检查原稿或排版文件,也可作为办公工具,用于检查文稿差错。校对软件在识别中文语词差错方面具有优势,而且校对速度快、开放性好、适应性强。缺点是存在差错误报和漏报问题。A项,技术整理工作只能人工完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校对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必注意检索注解和参考文献的次序
  • B、统一各级标题
  • C、改正符号和公式的错误
  • D、校正图的位置方位的平正

正确答案:A

第2题:

无纸化校对模式的特点不包括()。

  • A、文字技术整理的难度增加
  • B、校是非是主要功能
  • C、通读为主要校对手段
  • D、通过计算机进行校对,无须人工干预

正确答案:D

第3题:

关于校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校对工作具有“校异同”和“校是非”两大功能
B.校异同的唯一依据是原稿
C.校是非是指判断原稿中的是非
D.校异同又称“活校”

答案:D
解析:
校对工作具有两大功能:①校异同。指以原稿为唯一依据来核对校样,分辨二者的异同:同则通过,异则以原稿为准对校样进行订正。②校是非。指校对者凭借自身储备的知识或其他权威的资料来判断原稿内容是否正确,确认其“是”就通过,确认其“非”就提出疑问,交给编辑核实后处理。校是非又称“活校”,是一种层次更高、难度更大的校对功能。

第4题:

单选题
关于校对,说法错误的是(  )
A

校对工作以经过编辑加工的原稿为依据

B

校对人员要发现、订正校样的差错

C

校对发现原稿有错误时应即时予以改正

D

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


正确答案: C
解析:

第5题:

计算机校对软件的特点有()等。

  • A、校对速度快
  • B、能够查出全部错别字
  • C、善于发现知识性差错
  • D、可以识别添加到用户库中的错误词语
  • E、不错的地方也可能报错

正确答案:A,D,E

第6题:

网络编辑工作中校对的特点是()。

  • A、较少运用传统校对法
  • B、校对速度快
  • C、编校合一
  • D、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校对

正确答案:C

第7题:

下列关于数字出版产品责任校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责任校对须参与数字出版产品各个校次的校对
  • B、负责数字出版产品校样的文字技术整理,协助责任编辑解决校对质疑
  • C、承担数字出版产品终校或通读检查的职责
  • D、具有初级或以上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专职校对人员才可担任责任校对

正确答案:D

第8题:

下列关于校对工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校对工作指校对人员根据原稿核对校样或通读检查,将一切差错消灭在出版之前的工作
  • B、校对工作是与编辑工作同时出现的
  • C、编校合一是现代出版的特征
  • D、校对是出版生产流程中发排后、印制前的工序

正确答案:C

第9题:

关于校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校对工作具有“校异同”和“校是非”两大功能
  • B、校异同的唯一依据是原稿
  • C、校是非是指判断原稿中的是非
  • D、校异同又称“活校”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单选题
无纸化校对模式的特点不包括(  )。
A

技术整理的难度增加

B

校是非是主要功能

C

通读为主要校对手段

D

通过计算机进行校对,无须人工干预


正确答案: D
解析:
无纸化校对模式相对于纸质原稿校对,具有以下特点:①操作过程无纸化;②校是非上升为主要功能;③通读成为主要校对手段;④技术整理难度增加。现在许多报社采用这种无纸化操作方式,而书刊出版单位较少采用。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