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式建筑七檩房的金步一般为六五举。

题目
判断题
小式建筑七檩房的金步一般为六五举。
A

B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小式建筑七檩房的檐步一般为七举。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小式建筑的进深不超过五举、四步。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3题:

小式建筑七檩房的脊步一般为八五举。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从檩、椽尺度方面分析木构架体系在清式建筑中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檩(桁)、椽为直接承受屋面荷载之构件。依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有斗栱之大木用桁,无斗栱之大木用檩。大式正心桁直径4.5斗口,长随间广另加榫。搭角处伸出1檩径。金桁、脊桁径均为4.5斗口。挑檐桁径3斗口。小式檩径均为1檐柱径。椽径1.5斗口檐椽圆形断面,伸出长度为上檐出的2/3,飞檐椽方形断面,伸出长度为上檐出的1/3。上檐出在大式为21斗口,小式为3/10檐柱高。角部的椽自金桁中线起向角梁呈放射形排列,并逐渐升高,与老角梁上缘平齐。又在挑檐桁与正心桁上放置枕头木,使角部屋面缓曲升起。这样的屋角从各方面来看都象展开的鸟翼,所以称为翼角檐椽。

第5题:

下列关于中国古建筑空间度量单位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平面布置以“间”和“步”为单位
B.正面两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
C.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称为“步”
D.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

答案:D
解析:
我国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又称面阔),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面阔”,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代称为“步”,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若有斗拱,则按前后挑檐檩中心线间距的水平距离计算,清代各步距相等,宋代有相等、递增或递减及不规则排列的。

第6题:

小式建筑五檩房的檐步一般为五举。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7题:

清官式建筑的典型特征是()

A.减柱移柱

B.举檩

C.侧脚生起

D.叉柱


参考答案:B

第8题:

小式建筑七檩房的金步一般为六五举。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清式建筑做法中,一檩径为()斗口,一椽径为()斗口。


正确答案:4.5;1.5

第10题:

清式七檩举架的飞檐为()举,檐步为()举。


正确答案:三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