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包括哪些内容?

题目
问答题
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全面获取覆盖全国的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信息,形成一系列不同尺度的土地调查成果。
具体成果主要包括:数据成果、图件成果、相关文字成果和土地数据库成果等。
(一)数据成果
1.各级行政区各类土地面积数据;
2.各级行政区基本农田面积数据;
3.不同坡度等级的耕地面积数据;
4.各级行政区城镇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数据;
5.各级行政区各类土地的权属信息数据。
(二)图件成果
1.各级土地利用现状图件;
2.各级基本农田分布图件;
3.市县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件;
4.土地权属界线图件;
5.第二次土地调查图集。
(三)文字成果
1.综合报告
(1)各级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报告;
(2)各级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报告;
(3)各级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
2.专题报告
(1)各级基本农田状况分析报告;
(2)各市县城镇土地利用状况分析报告。
(四)数据库成果
形成集土地调查数据成果、图件成果和文字成果等内容为一体的各级土地调查数据库。主要包括:1.各级土地利用数据库;
2.各级土地权属数据库;
3.各级多源、多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库;
4.各级基本农田数据库;
5.市(县)级城镇地籍信息系统。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地区为全面查清全区的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需要,决定开展全区土地调查工作。


【问题】


1.土地调查工作包括哪两项内容?


2.简述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内业编辑的内容。


3.项目完成后应提交哪些成果?




答案:
解析:

1.土地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两项内容。


2.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内业编辑主要包括:数据编辑、图形编辑、数据接边和图幅整饰。


3.项目完成后应提交成果如下:


(1)技术设计书;


(2)标准分幅正射影像图;


(3)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图;


(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汇总表;


(5)原始调查图件及调查记录手簿;


(6)新增地物补测原始记录数据;


(7)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检查报告。


第2题:

根据省国土厅的安排,某县于××年×月开始进行土地调查工作,土地权属调查现已完成;下一步的丁作是完成该县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工作。
1测区向然地理概况 测区总面积约370km2。地势平坦,平均海拔25m。
2主要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同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订版);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3)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范》;
(4)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 21010—2007)}
(6)《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 15968-2008);
(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数字高程模型》(CH/T 1008—2001)。
3数学基础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现有成果资料
(1)村级以上行政界线资料;
(2)该县土地权属凋查成果;
(3)该县乡、镇和村级土地权属调查成果;
(4)该地区以前所有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资料。
1小题>
简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
2小题>
简述地类调查的内容与要求。
3小题>
简述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面积计算的工作内容,


答案:
解析:
1小题>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两项内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每块土地的用地性质、位置、范围及面积等进行调查。
主要考查的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两项内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每块土地的用地性质、位置、范围及面积等进行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又分为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和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一般来讲,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工作是与城镇土地权属调查工作同时进行的,所以在本案例中仅对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工作进行重点分析。
2小题>
地类调查的内容与要求:
(1)线状地物调查:①线状地物包括河流、铁路、公路、管道用地、农村道路、林带、沟渠和田坎等;②线状地物宽度大于等于图上2mm的,按图斑调查;③线状地物宽度小于图上2mm的,调绘中心线,用单线符号表示,称为单线现状地物。并要求在宽度均匀处实地量测宽度,精确至0. 1m.当宽度变化大于20%时,应分段量测宽度;④在以系数扣除田坎的地区,田坎不调绘。但作为权属界线和行政界线的田坎应调绘其准确位置,不参与面积计算。
(2)图斑调查:①单一地类地块以及被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或线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称为图斑;②最小上图图斑面积指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图上4.0mm2,耕地、园地为图上6.0mm2,林地、草地等其他地类一般为图上15.0mm2;③零星地物指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非耕地或非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耕地,零星地物一般可不调查。
主要考查的是地类调查的内容与要求。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进行分类,调查内容和内业解译判读主要有以下基本技术要求:(1)线状地物调查。线状地物包括河流、铁路、公路、管道用地、农村道路、林带、沟渠和田坎等。线状地物宽度大于等于图上2mm的,按图斑调查。线状地物宽度小于图上2mm的,调绘中心线,用单线符号表示,称为单线现状地物,并要求在宽度均匀处实地量测宽度,精确至0. lrn,当宽度变化大于20%时,应分段量测宽度。在以系数扣除田坎的地区,田坎不调绘。但作为权属界线和行政界线的田坎应调绘其准确位置,不参与面积计算。(2)图宽调查。单一地类地块以及被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或线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称为图斑。最小上图图斑面积指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图上4.0mm2,耕地、园地为图上6. 0mm2,林地、草地等其他地类一般为图上15. 0mm2。(3)零星地物。零星地物指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非耕地或非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宽面积的耕地,零星地物一般可不调查。
3小题>
面积计算包括以下内容:
(1)图斑面积及图斑地类面积计算。图斑面积计算根据图斑的拐点坐标,采用统一规定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图斑面积计算。计算公式为:图斑地类面积=图斑面积-(实测线状地物面积十田坎面积十应该扣除的其他面积)。
(2)线状地物面积计算公式:线状地物的面积=线状地物长度×外业测量的宽度。
(3)田坎面积计算。实测的田坎面积的计算方法同线状地物面积计算。计算公式为:按系数扣除的田坎面积一田坎系数×(耕地图斑面积一图斑内实测的线状地物面积)。
考查的是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面积计算的工作内容。面积计算包括以下内容:(1)图斑面积及图斑地类面积计算。图斑面积计算根据图斑的拐点坐标,采用统一规定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图斑面积计算。计算公式为:图斑地类面积计算一图斑面积一(实测线状地物面积十田坎面积十应该扣除的其他面积)。(2)线状地物面积计算公式:线状地物的面积=线状地物长度×外业测量的宽度。(3)田坎面积计算。实测的田坎面积的计算方法同线状地物面积计算。计算公式为:按系数扣除的田坎面积一田坎系数×(耕地图斑面积一图斑内实测的线状地物面积)。

第3题:

土地利用规划成果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1)土地利用规划图2)土地利用规划说明书3)技术和法律文件及其他调查资料4)施工图及实施计划

第4题:

土地所有权调查()以为基础;

  • A、土地总登记
  • B、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
  • C、年度变更成果
  • D、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成果

正确答案:D

第5题: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利用遥感等先进技术,以正射影像图为基础,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和面积,掌握耕地、园地、林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金融商业用地、开发园区、房地产以及未利用土地等各类用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2)逐地块调查全国城乡各类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掌握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3)调查全国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对每一块基本农田上图、登记、造册;
(4)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国家、省、市(地)、县四级的集影象、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
(5)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第6题:

根据省国土厅的安排,某县于××年×月开始进行土地调查工作,土地权属调查现已完成;下一步的工作是完成该县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工作。


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测区总面积约370km2。地势平坦,平均海拔25m。


2.主要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 00 4年修订版);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3)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范》;


(4)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 21010—2007);


(6)《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 15968—2008);


(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数字高程模型》(CH/T 1008—2001)。


3.数学基础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 9 80西安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 9 8 5国家高程基准。


4.现有成果资料


(1)村级以上行政界线资料;


(2)该县土地权属调查成果;


(3)该县乡、镇和村级土地权属调查成果;


(4)该地区以前所有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资料。


【问题】


1.简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


2.简述地类调查的内容与要求。


3.简述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面积计算的工作内容。




答案:
解析: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两项内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每块土地的用地性质、位置、范围及面积等进行调查。


2.地类调查的内容与要求:


(1)线状地物调查:①线状地物包括河流、铁路、公路、管道用地、农村道路、林带、沟渠和田坎等;②线状地物宽度大于等于图上2mm的,按图斑调查;③线状地物宽度小于图上2mm的,调绘中心线,用单线符号表示,称为单线现状地物,并要求在宽度均匀处实地量测宽度,精确至0. 1m,当宽度变化大于20%时,应分段量测宽度;④在以系数扣除田坎的地区,田坎不调绘。但作为权属界线和行政界线的田坎应调绘其准确位置,不参与面积计算。


(2)图斑调查:①单一地类地块以及被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或线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称为图斑;②最小上图图斑面积指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图上4.0mm2,耕地、园地为图上6.0mm2,林地、草地等其他地类一般为图上15. 0mm2;③零星地物指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非耕地或非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耕地,零星地物一般可不调查。


3.面积计算包括以下内容:


(1)图斑面积及图斑地类面积计算。图斑面积计算根据图斑的拐点坐标,采用统一规定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图斑面积计算。计算公式为:图斑地类面积=图斑面积-(实测线状地物面积+田坎面积+应该扣除的其他面积)。


(2)线状地物面积计算公式:线状地物的面积=线状地物长度*外业测量的宽度。


(3)田坎面积计算。实测的田坎面积的计算方法同线状地物面积计算。计算公式为:按系数扣除的田坎面积=田坎系数*(耕地图斑面积-图斑内实测的线状地物面积)。


第7题:


例5-2根据××国土厅的安排,某县于××年××月开始进行土地调查工作,土地权属调查现已完成;下一步的工作是完成该县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工作。


测区总面积约370 km2。地势平坦,平均海拔25 m。


1.主要技术依据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订版);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3)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范》;


4)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 21010—2007);


6)《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 15968—1995);


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 000、1:50 000数字高程模型》(CH/T1008—2001)。


数学基础为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和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现有成果资料如下:


1)村级以上行政界线资料;


2)该县土地权属调查成果;


3)该县乡、镇和村级土地权属调查成果;


4)该地区以前所有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资料。


问题


(1)简述土地调查的内容。


(2)简述地类调查的内容与要求。


(3)简述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面积计算的工作内容。




答案:
解析:

(1)土地调查内容如下。


①农村土地调查。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掌握各类用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


②城镇土地调查。调查城市、建制镇内部每宗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掌握每宗土地的位置和利用状况以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


③据基本农田划定和调整资料,将基本农田地块落实至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掌握全国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


④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建立国家、省、市(地)、县四级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于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


2.地类调查的内容与要求如下(参见5.3考点5)。


①线状地物调查。


线状地物包括河流、铁路、公路、管道用地、农村道路、林带、沟渠和田坎等。


线状地物宽度大于等于图上2 mm的,按图斑调查;线状地物宽度小于图上2 mm的,调绘中心线,用单线符号表示,称为单线现状地物,并要求在宽度均匀处实地量测宽度,精确至0.1 m,当宽度变化大于20%时,应分段量测竟度。


在以系数扣除田坎的地区,田坎不调绘;但作为权属界线和行政界线的田坎应调绘其准确位置,不参与面积计算。


②图斑调查。


单一地类地块以及被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或线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称为图斑。


明显界线与DOM上同名地物的移位不得大于图上0.3 mm,不明显界线不得大于图上1.0 mm。


最小上图图斑面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图上4.0 mm2,耕地、园地为图上6.0mm2,林地、草地等其他地类一般为图上15.0 mm2


③零星地物调查。


零星地物指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非耕地或非耕地中面积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耕地。零星地物一般可不调查。


(3)面积计算的内容如下(参见考点8)。


①图斑面积及图斑地类面积计算。


图斑面积计算根据图斑的拐点坐标,采用统一规定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图斑面积计算。


图斑地类面积=图斑面积-(实测线状地物面积+田坎面积+应该扣除的其他面积)


②线状地物面积计算。


线状地物的面积=线状地物长度*外业测量的宽度


③田坎面积计算。


实测的田坎面积的计算方法同线状地物面积计算。


按系数扣除的田坎面积=田坎系数*(耕地图斑面积-图斑内实测线状地物面积)



第8题:

根据省国土局的安排,某市××年××月开始对本地区开展土地调查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土地权届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
l测区概况
测区为一个地级市,总面积约3500km2。今测区的东部为平地、西部为丘陵地。其中平地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80%;丘陵地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0%。测区内建成区面积约为450km2。
2.主要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订版);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l014-2007);
(3)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范》;
(4)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CB/T 21010 2007);
(6)《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 1001-93);
(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
(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及编号》(GB/T 13989—92);
(9)《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 15968—1995);
(l0)《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3.数学基础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周家高程基准。
1小题>
试述土地调查的实施步骤。
2小题>
试述农村土地调查的内容。
3小题>
试述土地调查成果检查的内容。


答案:
解析:
1小题>主要考查的是土地调查的实施步骤。土地调查的步骤如下:(1)准备工作。包括方案制定、人员培训、资料收集、仪器设备准备,以及调查底图制作等。(2)外业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调查、城镇地籍测量等。(3)基本农田上图。(4)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包括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5)统计汇总。(6)成果整理。包括图件编制及报告编写等。(7)检查验收。包括自检、预检和验收、核查确认等。

2小题>主要考查的是农村土地调查的内容。农村土地调查内容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覆盖完整调查单位,其中城市、建制镇、村庄、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按单一地类图斑调查。权属调查是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以及公路,铁路,河流,国营农、林、牧、渔场,企事业单位等用地权属状况进行调查。地类调查是对每块土地的地类、位置、范围等分布和利用状况进行调查。

3小题>主要考查的是土地调查成果检查的内容。
调查成果检查包括以下内容:
(1)调查底图制作方法、纹理特征、光谱特征和精度等;
(2)权源材料、手续、界址点位置、界线走向、权属界线协议书以及调查表等;
(3)地类划分、图斑界线、线状地物及其宽度、田坎系数以及外业调查记录手簿等;
(4)地籍测量控制网、权属界址点以及其他地籍要素精度等;
(5)基本农田地块的位置及范围等;
(6)土地调查数据库结构、内容、精度、逻辑关系、功能及运行情况等;
(7)统计汇总数据、各种图件及文字报告等。

第9题:

区级质量检查内容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权属调查成果。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评估调查成果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正确答案: 评估调查成果,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从学术成果看,要对社会调查所提供的事实和数据资料、理论观点和说明,以及所使用的调查研究方法,作出客观的评价。
二是从社会成果看,要对社会调查结论的采用率、转引率和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作出实事求是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