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在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对突触小泡内ACh的释放至关重要的是(  )。A 接头前膜处Cl-的外流B 接头前膜Ca2+的内流C 接头前膜处Na+的内流D 接头前膜处K+的外流E 接头前膜处Na+的外流

题目
单选题
在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对突触小泡内ACh的释放至关重要的是(  )。
A

接头前膜处Cl的外流

B

接头前膜Ca2的内流

C

接头前膜处Na的内流

D

接头前膜处K的外流

E

接头前膜处Na的外流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①骨骼肌的神经肌接头是由运动神经未梢和与它接触的骨骼肌细胞膜形成的。②当神经纤维传来的动作电位到神经末梢时,造成接头前膜的去极化和膜上电压门控Ca2通道的瞬间开放,Ca2借助于膜两侧的电化学驱动力流入神经末梢内,使末梢内Ca2浓度升高。③Ca2可启动突触小泡的胞吐作用机制,使其与接头前膜融合,并将小泡内的ACh播放到接头间隙内。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48 .美洲箭毒作为肌肉松驰剂是由于

A .它和乙酰胆碱竞争终板膜上的受体

B .它增加接头前膜对 Mg2+ 的通透性

C .抑制 Ca2+ 进入接头前膜

D .抑制囊泡移向接头前膜

E .抑制终板膜的离子通道开放


正确答案:D

第2题:

在突触传递过程中,突触前膜去极化可促使:

A. Na+内流
B. K+外流
C. Cl-内流
D. Mg2+外流
E. Ca2+内流

答案:E
解析:

第3题: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是下列哪能离子跨膜流动的综合结果()

A、Na+内流,Cl-外流

B、Na+外流,Cl-内流

C、Ca2+内流,K+外流

D、K+内流Ca2+外流

E、Na+内流,K2+外流


参考答案:C

第4题:

在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对突触小泡内ACh的释放至关重要的因素是
A.接头前膜处Ca2+内流B.接头前膜处Ca2+外流C.接头前膜处Na+内流D.接头前膜处K +外流


答案:A
解析:
在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当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接头前膜去极化—前膜Ca2 +通道开放—Ca2 + 内流—ACh囊泡破裂释放—ACh进入接头间隙—终板膜对Na +通透性增高—Na+内流—终板电位—当总 和达阈电位时产生肌细胞动作电位。可见对突触小泡内ACh释放至关重要的是接头前膜处Ca2 +的内流。

第5题:

动作电位到达轴突前膜引起递质释放与哪种离子的跨膜移动有关

A、CA2+内流
B、CA2+外流
C、NA+内流
D、NA+外流
E、K+外流

答案:A
解析:
当神经冲动传导至其神经末梢时,使突触前膜去极化,使其通透性发生改变,对Ca2+的通透性增加。Ca2+由突触间隙进入突触小体膜内。由于Ca2+的作用,促使一定数量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紧密融合,并出现破裂口,将突触小泡内所含之化学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去。递质经弥散通过突触间隙抵达突触后膜,立即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使突触后膜上某些离子通道开放,后膜电位发生变化,产生局部的突触后电位,进而导致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第6题:

静脉注射美洲箭毒3~4分钟即可产生肌肉松弛作用,其作用机制是

A.它增加接头前膜对Mg2+的通透性

B.抑制Ca2+进入接头前膜

C.它与乙酰胆碱竞争终板膜上的受体

D.抑制囊泡移向接头前膜

E.抑制终板膜的离子通道开放


正确答案:C

第7题: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2期复极的离子基础是

A、NA+内流,K+外流
B、K+外流,Cl-内流
C、K+外流,CA2+内流
D、NA+外流,K+内流
E、K+内流,CA2+外流

答案:C
解析: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2期复极即平台期,其形成机制是Ca2+内流抵消了钾外流,故形成了平台期(缓慢复极期)

第8题:

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的()。

A、Na+通道关闭

B、Ca2+通道开放

C、K+通道开放

D、Cl-通道开放

E、Mg2+通道开放


参考答案:B

第9题:

下列哪一项在突触前末梢释放递质中的作用最关键?

A.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
B.神经末梢处的Na+内流
C.神经末梢处的K+外流
D.神经末梢处的Ca2+内流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心室肌工作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的形成机制是

A:Na+内流,Cl-外流
B:Na+内流,K+外流
C:Na+内流,Cl-内流
D:Ca2+内流,K+外流
E:K+内流,Ca2+外流

答案:D
解析:
平台期I。型钙通道开放,钙内流,与外流的钾电流方向相反,膜电位下降变缓。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