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塑性指数时采用的液限值为下列()。

题目
单选题
测定塑性指数时采用的液限值为下列()。
A

76g圆锥仪沉入土中17mm深度的含水量

B

76g圆锥仪沉入土中10mm深度的含水量

C

100g圆锥仪沉入土中17mm深度的含水量

D

100g圆锥仪沉入土中10mm深度的含水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塑性指数的土,可以采用水泥稳定的有()。

A.塑性指数为9
B.塑性指数为10
C.塑性指数为19
D.塑性指数为20

答案:A,B
解析:
水泥稳定类技术要求:硫酸盐含量(%)小于等于0.25,塑性指数小于等于17,有机质含量小于2,颗粒级配满足要求。答案选AB。

第2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塑性指数越大,土的可塑性越强
B.塑性指数越大,土的可塑性越弱
C.液性指数越大,土质越硬
D.液性指数越大,土质越软
E.塑性指数、液性指数是衡量非黏性土的物理指标

答案:A,D
解析:
两个指数都是衡量黏性土的物理指标。塑性指数表示黏性土处在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塑性指数越大,可塑性就越强。液性指数是黏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液性指数越大,土质越软。
教材页码:P9-16

第3题:

塑性指数由相应于76g圆锥体沉入土样中深度为10mm时测定的液限计算而得。( )


答案:对
解析:

第4题:

土的水理性质一般指的是粘性土的()

  • A、液限、塑限
  • B、液限、塑性指数
  • C、液性指数、塑限
  • D、液性指数、塑性指数

正确答案:A

第5题:

某黄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60mm,该地区铁路基床填筑时应选用( )。
A. Q1黄土,液限≤32,塑性指数≤12 B. Q2黄土,液限>32,塑性指数>12
C. Q3黄土,液限≤32,塑性指数≤12 D.古土壤,液限>32,塑性指数>12


答案:C
解析:
根据《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2005)第6. 2. 2条,基床底层填料的选用应符合的要求有:①I级铁路应选用A、B项两组填料,否则应采取土质改良或加固措施;②II级铁路可选用A、B、C项三组填料,当采用C项填料时,在年平均降水量大于500mm地区,其塑性指数不得大于12,液限不得大于32%,否则应采取土质改良或加固措施;③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00mm,或摊铺厚度的2/3。某黄土地区平均降水量大于500mm,则应选用C项填料Q3黄土,并且要求其塑性指数不得大于12,液限不得大于32%。

第6题:

某土样的天然含水率为22%,塑限为11%,液限为34%,则其塑性指数为()%。

A.塑性指数=11
B.塑性指数=12
C.塑性指数=23
D.塑性指数=48

答案:C
解析:
塑性指数=液限-塑限=(34-11)=23%。

第7题:

下列关于土的液性指数IL和塑性指数Ip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A、两者均为土的可塑性指标
B、两者均为土的固有属性,和土的现时状态无关
C、塑性指数代表土的可塑性,液性指数反映土的软硬度
D、液性指数和塑性指数成反比

答案:A,C
解析:
根据土的塑性界限含水量以及土的含水量的换算,可得到粘性土的两个最重要的物理指标: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液性指数,是判断土的软硬状态,表示天然含水率与界限含水率相对关系的指标,其表达式为:



黏性土的状态应根据液性指数IL划分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和流塑。
塑性指数的大小反映了粘性土塑性的高低,用土处在塑性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来衡量,从液限到塑限含水量的变化范围愈大,土的可塑性愈好,表达式为:Lp=wL-wp。同时也综合地反映了土的物质组成和性质。

第8题:

某路基工程中对土样进行液塑限试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以下对塑性指数Ip描述正确的是( )

A.塑性指数Ip为天然含水率与塑限之差
B.塑性指数Ip越大,土的可塑性越差
C.塑性指数Ip越大,土的可塑性越好
D.塑性指数Ip为液限与塑限之差

答案:C,D
解析:

第9题:

表征黏性土状态的指数有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塑性指数大,表征该类土在塑性状态时的含水量范围()

A.小
B.大
C.不变
D.软

答案:B
解析:
2020版教材页码P7-13
表征黏性土状态的指数有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塑性指数大,表征该类土在塑性状态时的含水量范围大;液性指数越大,则该黏性土的天然含水量高、土质更软。

第10题:

在粘性土定名时,塑性指数应由相应于76g圆锥仪沉入土中深度为()测定的液限计算。

  • A、10mm
  • B、12.5mm
  • C、15mm
  • D、20mm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