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脑梗死病人的常用护理诊断。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脑梗死病人的常用护理诊断。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脑梗死病人的护理措施?


参考答案:1.病人宜住在空气流通的隔离室内,由技术熟练的护士进行特别护理。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两小时测量生命体征一次,体温超过390c以上者给予头部冷敷等物理降温措施,并按高热病人的护理常规护理。发现脉搏不规则、细弱,呼吸不规则或血压突然下降者应积极采取抢救措施。3.保持床单位的干净整洁舒适,每两小时更换体位一次,防止坠床或坠积性肺炎。4.给予营养丰富、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鼻饲,每四小时一次,鼻饲管可以保留。长期昏迷者每周更换鼻饲管一次,记录输入及排出量。5.每日于床上擦浴一次,注意保暖。6.保持呼吸道通畅,分泌物过多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用吸引器吸除。避免分泌物吸入气管,造成吸入性肺炎。如发现舌后坠,可用舌钳将舌拉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病情需要给氧。7.有抽搐时应防止骨折、咬伤唇舌、窒息、吸入性肺炎。8.保护眼睛防止角膜干燥,9.注意口腔卫生,每日清洁口腔2次10.作好二便护理,小便失禁者可保留导尿管。保持床单位干净整洁,舒适。11.病人体温不升时,可使用热水袋。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皮肤。水温不宜超过50度,使用时热水袋加套避免烫伤病人。12.长期昏迷病人应按时给病人活动关节,防止关节强直。有肢体瘫痪者,应防止病人足下垂,并按瘫痪病人进行护理。

第2题:

心源性水肿病人常用的护理诊断是


正确答案:C

第3题:

简述社区康复护理的常用方法


正确答案:1)观察与沟通;2)纠正残疾者的姿势;3)学习和掌握有关功能训练技术;4)日常生活训练; 5)心理护理。

第4题:

简述脑梗死-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对亚急性期脑梗死,占位效应明显时应注意与肿瘤、炎症相鉴别。后者之低密度形态及增强后的不均匀团块状强化或出现壁结节强化,均有助于诊断。慢性期脑梗死与脱髓鞘疾病相鉴别,尤其是多发性硬化。

第5题:

简述脑梗死患者的超早期溶栓治疗的目的及其用药护理。


正确答案: (1)对脑血栓形成患者给予超早期溶栓治疗目的是溶解血栓,迅速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挽救尚未完全死亡的脑细胞,力争超早期恢复脑血流。临床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常采用静脉给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测下脑动脉给药。超早期指脑部CT尚未出现低密度梗死灶。
(2)用药护理:溶栓治疗前应检查患者凝血机制;用药过程中定期检查血象,发现皮疹、皮下痕斑等及时处理;溶栓后观察有无以下并发症:脑梗死病灶继发出血、致命的再灌注损伤及脑组织水肿、再闭塞。

第6题:

晕厥病人常用的护理诊断是


正确答案:E

第7题:

简述牵引病人的护理


正确答案: 1加强生活护理
2保持有效的牵引
3维持有效血液循环
4局部皮肤护理
5预防感染
6避免过度牵引
7预防并发症
8做好交接班

第8题:

简述护理不舒适病人的原则。


正确答案:(1)预防为主,促进病人舒适。 (2)加强观察,及时发现不舒适的原因。(3)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轻不舒适。 (4)互相信任,给予心理支持。

第9题:

简述治疗脑梗死的常用溶栓药物的药理作用。


正确答案:目前所用的溶栓制剂均为纤溶酶原激活剂,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裂解纤溶酶原精氨酸560-缬氨酸561敏感键,生成纤溶酶。纤溶酶水解血栓中纤维蛋白,成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链激酶(SK)、尿激酶(UK)无纤维蛋白特异性,易引起全身纤溶亢进。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及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SCU-PA)能特异作用于血栓中纤溶酶原,和血中纤溶酶原亲和力低,有选择溶栓作用,因此其溶栓作用强,出血副作用小。近几年随着对人体凝血和纤溶两大系统的深入研究,多数认为溶栓治疗脑梗死必须严格适应征和谨慎观察。

第10题:

请简述一级护理病人的护理要求。


正确答案: (1)严密观察病情,经常巡视病人,每1小时巡视病人一次,必要时15—30分钟一次,根据 医嘱测量生命体征,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及时记好各项护理记录。
(2)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发生并发症,保证良好病房环境,床单元整洁;保病人“六洁”(头发,手,足,会阴,皮肤,口腔):保持各种管道在位通畅;保证病人正常休息。
(3)根据病种特点,病情需要,协助病人完成进食,服药,大小便等。
(4)针对病人情况,实施心理护理,进行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