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MODS病人的全身支持护理。

题目
问答题
试述MODS病人的全身支持护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过程及其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身患绝症的病人从获知病情到临终整个阶段的心理反应过程大体上可分为5个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和接受期。以上各期的深度和持续时间有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各期的护理要点如下:(1)否认期:护理人员应坦诚回答病人对病情的询问,注意维持病人适当的希望,实施正确的人生观、死亡观教育,使病人逐步面对现实。(2)愤怒期:护理人员应允许病人以发怒、抱怨、不合作行为来宣泄其内心的不满和恐惧,同时应给予关心、诱导和防止意外事件发生。(3)协议期:应争取与病人坦诚交流、相互合作,较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以减轻痛苦和控制症状。(4)忧郁期:应给予病人同情、鼓励与支持,使其增强信心。要加强心理疏导和死亡教育,预防病人的自杀倾向。(5)接受期:积极帮助病人了却未完成的心愿。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干扰。加强基础护理,使病人舒适、平静、安详、有尊严地离开人间。

第2题:

试述全身化脓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治疗原则:⑴大剂量应用有效抗生素;⑵及时处理原发感染病灶;⑶全身支持疗法,增强病人的抗病能力;⑷对症处理,预防并发症。
护理要点:⑴严密观察病情,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注意神志变化和有无内脏损害表现,警惕发生感染性休克。⑵确保及时应用抗生素,对较长时间大剂量联合应用抗生素的病人,应经常观察其口腔粘膜是否出现霉菌感染的白色斑点,警惕发生二重感染。⑶局部病灶手术后,应注意观察脓液性质和引流是否通畅,注意有无新的转移性脓肿出现,如发现新病灶要及时进行切开引流。⑷加强支持疗法,对症处理和生活护理,预防并发症。

第3题:

试述危重病人的护理要点。


参考答案:危重病人的护理要点如下:(1)严密观察病情:根据需要每15~30分钟观察并记录1次,内容主要有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等。(2)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进行有效的深呼吸或轻拍背部,以助痰液咳出,昏迷病人应头偏向一侧,用吸引器吸出痰液,定时进行雾化吸入预防肺不张、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3)保证病人安全:对昏迷、谵妄病人应注意安全,需要用床挡或保护用具。对于牙关紧闭者,可用张口器、舌钳保护舌不被咬伤。(4)加强基础护理:应加强对口腔、皮肤、眼睛的护理。①眼睛的保护:为了防止角膜干燥、溃疡及结膜炎发生,可涂抗生素眼药膏或盖凡士林油纱布;②口腔护理:为避免口腔炎症、口腔溃疡、腮腺炎、中耳炎、口臭的发生,每天2~3次口腔护理,以保证口腔卫生;③皮肤护理:加强皮肤护理,做到“六个勤”,即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更换、勤整理;④肢体被动活动:病情允许,每天2~3次为病人做肢体屈伸、旋、展的运动。(5)补充营养及水分:为保证危重病人营养及水分的摄入,维持体液平衡应设法增进病人的饮食,不能进食者,可采用鼻饲法或完全胃肠外营养。(6)维持二便通畅:如有尿潴留可用无菌法导尿,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如有便秘应帮助解除。(7)保持各种导管通畅:应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出现扭曲、阻塞,受压、脱落等现象。有些导管不得有逆流,以防感染。(8)保持病人的最佳心理状态:危重病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恐惧、焦虑、悲伤、消极、多疑、绝望等。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保证病人的较好心理状态。

第4题:

试述异常呼吸病人的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提供舒适的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室内空气流通、清新,温度、湿度适宜。
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痰。
改善呼吸闲难:必要时吸氧或使用人工呼吸机。
密切观察病情:观察有无咳嗽、咯血、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和体征。

第5题:

试述便秘病人的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提供排便的环境:保证环境隐蔽,时间充裕,让病人安心便。
安置适当的体位:协助病人采取坐位或蹲位排便,床旁置椅子或厕所装扶手以便撑扶。
腹部按摩:用手自右沿结肠解剖位置向左环形按摩,并在左下腹乙状结肠部适当加压,以刺激肠蠕动,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
按医嘱给口服缓泻剂。
使用简易通便剂:常用开塞露、甘油栓、肥皂栓等,通过软化粪便、润滑肠壁、刺激肠蠕动而促进排便。
必要时给予灌肠。

第6题:

试述脑出血病人观察、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脑出血病人的观察、护理要点为:①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②发病72小时内禁食,以静脉补液维持营养;③及时处理高热;④及时发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加深、血压急剧上升、脉搏深慢、一侧瞳孔散大等脑疝前驱症状;⑤控制性降低血压。

第7题:

试述伴有冠心病的老年病人术后的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1)术后3天内按重症病人监护。心动过速、血氧过低、低血压等都可诱发心肌梗死,术后老年病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常不明显,因此要注意诱因和心电图微小的变化。此外,尚需警惕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
(2)常规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及尿比重、心电图、体液平衡情况,血压和心功能不稳定者,需监测中心静脉压。
(3)术后48~72小时内持续低流量吸氧,是预防心律失常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4)调节输血、输液的速度,既要保证充足的血容量,又要避免心脏负担过重而致心力衰竭。

第8题:

试述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过程及起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身患绝症的病人从获知病情到临终整个阶段的心理反应过程大体上可分为5个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和接受期。以上各期的深度和持续时间有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各期的护理要点如下:(1)否认期:护理人员应组诚回答病人对病情的询问,注意维持病人适当的希望,实施正确的人生观、死亡观教育,使病人逐步面对现实。(2)愤怒期:护理人员应允许病人以发怒、抱怨、不合作行为来宣泄其内心的不满和恐惧,同时应给予关心、诱导和防止意外事件发生。(3)协议期:应争取与病人坦诚交流、相互合作,较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以减轻痛苦和控制症状。(4)忧郁期:应给予病人同情、鼓励与支持,使其增强信心。要加强心理疏导和死亡教育,预防病人的自杀倾向。(5)接受期:积极帮助病人了却未完成的心愿。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干扰,加强基础护理,使病人舒适、平静、安详、有尊严地离开人间。

第9题:

试述心脏手术病人术前主要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1)掌握病情:了解病人的诊治过程,呼吸和循环系统情况,是否有过心肌梗死、感染性心内膜炎、肺动脉栓塞、凝血机制异常等。询问有无过敏史及输血反应史。
(2)病人的身体准备:控制心衰,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术前除应作详细的心血管检查外,还应做心脏B超、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并检查心率、脉搏、血压、身高、体重及全身营养情况等。
(3)病人心理准备:①鼓励病人叙述恐惧、紧张的心理感受;②组织与已行手术病人交谈,听取亲身体验,以增加手术信心;③带病人参观ICU,了解ICIJ环境与设备,让病人相信术后他会得到良好的监护,以减少焦虑、恐惧心理。
(4)术前指导:术前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术后进监护室应如何配合,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对于小儿要特别关心,使他们对护士产生信赖感,即使在无陪人的情况下,也能很好地配合治疗。
(5)术前日备皮.嘱病人洗澡、洗头、剪指甲、剃胡须。做青霉素皮试、备血。手术日晨测体重,供术中计算用药。

第10题:

试述MODS的分型。


正确答案: 临床上MODS有两种类型。
(1)速发型:是指原发急症在发病24小时后有两个或更多的器官系统同时发生功能障碍,如ARDS+急性肾衰竭(ARF.,ARDS+ARF+急性肝衰竭(AHF.,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ARDS+ARF。此型发生多由于原发病为急性且甚为严重。对于发病24小时内器官衰竭死亡者,一般只归于复苏失败,而不作为MODS。
(2)迟发型:是指先发生一个重要器官或系统的功能障碍,如心血管、肺或肾的功能障碍,经过一段较稳定的维持时间,继而发生更多的器官、系统功能障碍。此型多见于继发感染或存在持续的毒素或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