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合同中规定装卸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

题目
问答题
进出口合同中规定装卸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装卸槽车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⑴装卸汽车槽车前,首先要登记验证,必须有省级、高级劳动局统一发的槽车合格证、押运员证及危险品准运证;
⑵指挥槽车进入规定位置,挂好装卸车标志,收存槽车起动钥匙,指定司机休息地点;
⑶作业人员不得离槽车,装卸必须逐年进行,严禁吸烟和明火;
⑷槽车不得携带危险品,非作业人员不准进入作业区;
⑸作业人员应使用不发生火花的工具,不准敲击金属,不准在装卸台附近修车;
⑹遇有雷雨天气,槽国漏气或其他异常情况,停止装卸;
⑺初次灌装或检修后第一次灌装的槽车应有合格的抽样化验结果;
⑻避雷接地、静电接地、设施完好使用。

第2题:

应注意,合同中的装卸时间规定应与租船合同中的规定一致。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应注意,合同中的装卸时间规定应与租船合同中的规定一致。()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买卖合同中规定装运时间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1、应该考虑货源情况和装运能力
2、对装运期的规定要明确具体,并尽量避免使用立即装运,尽速装运之类的笼统规定方法
3、装运期限的规定,长短应当适度,不宜规定过长、过短或太死
4、规定装运期时,应一并合理规定开证日期,并使二者相互衔接起来
5、规定装运期时,还应考虑装港条件和特殊情况

第5题:

在出口业务中确定装运港或装运地和目的港或目的地各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在出口业务中确定装运港或装运地和目的港或目的地应注意的问题
在洽商进出口合同中的装运港或装运地和目的港或目的地条款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要注意装运港或装运地和目的港或目的地的具体条件;②要注意装运港或装运地和目的港或目的地有无重名问题;③合理运用“选择港”办法;④应按就近的原则选定装运港或装运地和目的港或目的地;⑤装运港或装运地和目的港或目的地的规定应当明确。

第6题:

进出口合同中订立保险条款时应注意哪些?


正确答案: (1)明确本次投保的保险条款是以CIC条款还是以ICC条款为依据;
(2)明确规定条款的生效日期;
(3)明确规定投保险别;
(4)明确规定投保人;
(5)明确规定投保加成率;
(6)如加保战争险和罢工险,应规定:若发生有关的保险费率调整,所增加的保费应由买方承担。

第7题:

进出口合同中的包装条款一般包括哪些内容?在规定包装条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进出口合同中包装条款的内容
进出口合同中包装条款的内容一般包括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和每件包装中所含物品的数量或重量等内容。
(2)规定包装条款时的注意事项
在规定包装条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要考虑成交商品的特点;
②要考虑成交商品所采用的运输方式;
③要考虑有关国家的法律规定;
④在不影响包装质量的前提下注意节省包装费用;
⑤要考虑有关国家的消费水平、消费习惯和客户的具体要求;
⑥正确运用中性包装和定牌生产;
⑦不宜轻易接受按某国家式样包装的条件;
⑧包装条件应明确、具体。

第8题:

揽货时应注意(  )问题。

A.港口装卸量
B.船舶的条件
C.承揽货物的性质、包装和重量
D.装卸港及通过港的法规
E.船舶舱位的分配

答案:B,C,D,E
解析:
揽货是指船公司为使自己所经营的定期船或不定期船能在载重和舱容上得到充分利用,力争做到满舱满载,以期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而从货主那里争取货载的行为。不论定期船或不定期的揽货都应以能顺利地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安全优质地将货物运抵目的港为原则,因此在揽货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有:①船舶舱位的分配;②船舶的条件及承揽货物的性质、包装和重量;③装卸港及通过(过境)港的法规。

第9题:

规定国内装运港和目的港时,应注意()

  • A、不能接受内陆城市作为装运港或目的港的条件
  • B、应考虑货物的合理流向并贯彻就近装卸的原则
  • C、对港口的规定,应明确具体,不宜过于笼统
  • D、应考虑港口的设施、装卸条件等实际情况
  • E、应注意国外港口有无重名的问题

正确答案:B,D

第10题:

进出口合同中的价格条款包括哪些内容?制订此条款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合同中的价格条款,一般包括商品的单价和总价两项基本内容。为了使价格条款的规定明确合理,必须注意下列事项:
(1)根据国际市场或销售意图合理确定商品的单价。
(2)根据经营意图和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贸易术语并注意单价描述必须正确、清楚,以利合同的履行
(3)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作价办法,以避免价格变动的风险。
(4)参照国际贸易的习惯做法,注意佣金和折扣的合理运用。
(5)如合同中品质和数量条款有一定的机动幅度,则也应规定价格的机动幅度。
(6)如包装材料和包装费另行计价时,对其计价办法也应一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