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治疗措施,正确的有()

题目
多选题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治疗措施,正确的有()
A

加强心理治疗

B

加强社会功能训练

C

减少负性精神刺激

D

减少服药剂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肿瘤康复治疗和临床治疗的关系,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二者采用的措施可以是相同的

B、临床治疗后才考虑康复治疗

C、二者的目的有相同之处

D、临床治疗本身可以起到心理康复作用。

E、二者不能截然分开


参考答案:B

第2题:

简述面神经炎患者常用的运动康复治疗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面瘫时主要累及的表情肌为枕额肌额腹、眼轮匝肌、提上唇肌、颧肌、提口角肌、口轮匝肌和下唇方肌。
进行这些主要肌肉的功能训练,可促进整个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每日训练2~3次,每个动作训练10~20次。
①抬眉训练:抬眉动作的完成主要依靠枕额肌额腹的运动。可嘱患者上提健侧与患侧的眉目,有助于抬眉运动功能的恢复。
②闭眼训练:闭眼的功能主要依靠眼轮匝肌的运动收缩完成。训练闭眼时,嘱患者开始时轻轻地闭眼,两眼同时闭合10~20次,如不能完全闭合眼睑,露白时可用示指的指腹沿着眶下缘轻轻的按摩一下,然后再用力闭眼10次,有助于眼睑闭合功能的恢复。
③耸鼻训练耸鼻运动主要靠提上唇肌及压鼻肌的运动收缩来完成。耸鼻训练可促进压鼻肌、提上唇肌的运动功能恢复。有少数患者不会耸鼻运动,在训练时应注意往鼻子方向用力。
④示齿训练:示齿动作主要靠颧大、小肌、提口角肌及笑肌的收缩来完成。而这四块肌肉的运动功能障碍是引起口角歪斜的主要原因。嘱患者口角向两侧同时运动,避免只向一侧用力练成一种习惯性的口角偏斜运动。
⑤努嘴训练:努嘴主要靠口轮匝肌收缩来完成。进行努嘴训练时,用力收缩口唇并向前努嘴,努嘴时要用力。口轮匝肌恢复后,患者能够鼓腮,刷牙漏水或进食流口水的症状随之消失。训练努嘴时同时训练了提上唇肌、下唇方肌及颏肌的运动功能。
⑥鼓腮训练:鼓腮训练有助于口轮匝肌及颊肌运动功能的恢复。鼓腮漏气时,用手上下捏住患侧口轮匝肌进行鼓腮训练。患者能够进行鼓腮运动,说明口轮匝肌及颊肌的运动功能可恢复正常,刷牙漏水、流口水及食滞症状消失。此方法有助于防治上唇方肌挛缩。

第3题:

关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意义在于()

A.有效识别早期症状

B.确定诊断

C.合理选择治疗药物

D.判断预后

E.有针对性的制定康复措施


参考答案:ACDE

第4题:

冠心病三期康复的分期,各期康复目标、康复护理措施、注意事项如何?


正确答案: 冠心病是由于血脂增高致使冠状动脉壁脂肪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逐步发展为血管狭窄乃至闭塞。
(一)临床分期
Ⅰ期:指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期康复。
Ⅱ期:指患者出院开始,至病情稳定性完全建立为止。时间5~6周。
Ⅲ期:指病情处于较长期稳定状态,包括陈旧性心肌梗死、稳定性心绞痛及隐性冠心病。康复程序一般为2~3个月,自我锻炼应该持续终生。有人将终生维持的锻练列为第Ⅳ期。
(二)适应证
Ⅰ期: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心绞痛,安静心率<110次/min,无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血压基本正常,体温正常。
Ⅱ期:与I期相似,患者病情稳定,运动能力达到3代谢当量(METs)以上,家庭活动时无显著症状和体征。Ⅲ期:临床病情稳定者,
(三)禁忌证:凡是康复训练过程中可诱发临床病情恶化的情况都列为禁忌证,包括原发病临床病情不稳定或合并新临床病症。
(四)康复护理措施
【Ⅰ、Ⅱ期康复】主要是通过适当活动,减少或消除绝对卧床休息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逐步恢复一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上、下肢被动、主动运动,坐椅子,床边、室内步行,床上或床边个人卫生活动,轻度家务劳动、娱乐活动等。运动能力达到Ⅰ期康复为2~3METs、Ⅱ期康复为4~6METs。
1.活动活动一般从床上的肢体活动开始,先活动远端肢体的小关节。避免举重、攀高、挖掘等剧烈活动;避免各种比赛以及竞技性活动;避免长时间活动。
2.呼吸训练:腹式呼吸的要点是在吸气时腹部隆起,让膈肌尽量下降;呼气时腹部收缩,把肺的气体尽量排出
3.坐位训练:开始时可将床头抬高,把枕头或被子放在背后,让患者逐步过渡到无依托独立坐。
4.步行训练:步行训练从床边站立开始,先克服直立性低血压。在站立无问题之后,开始床边步行(1.5-2.0METs)。避免高强度运动,例如患者自己手举盐水瓶上厕所。此类活动的心脏负荷增加很大,常是诱发意外的原因。
5.大便:患者大便务必保持通畅。在床边放置简易的坐便器,让患者坐位大便,其心脏负荷和能量消耗均小于卧床大便(3.6METs),也比较容易排便。禁忌蹲位大便或在大便时过分用力。如果出现便秘,应该使用通便剂。
6.上下楼:可以缓慢上下楼,可以自己洗澡,但要避免过热、过冷的环境和洗澡水;可以做一些家务劳动及外出购物,但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活动强度为40%-50%HRmax。
7.娱乐:可以进行有轻微体力活动的娱乐,可以室内外散步,医疗体操(如降压舒心操、太极拳等),气功(以静功为主),园艺活动。
8.康复方案调整与监护:如果患者在训练过程中没有不良反应,运动或活动时心率增加<10次/min,次日训练可以进入下一阶段。运动中心率增加在20次/min左右,则需要继续同一级别的运动。心率增加超过20次/min,或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则应该退回到前一阶段运动,甚至暂时停止运动训练。
9.一般患者主张3~5天出院,但要确保患者可连续步行200m无症状和无心电图异常。出院后每周需要门诊随访一次。
【Ⅲ期康复】巩固Ⅰ、Ⅱ期康复成果,控制危险因素,改善或提高体力活动能力和心血管功能,恢复发病前的生活和工作。
1.基本原则
(1)个体化:因人而异地制定康复方案。
(2)循序渐进:遵循学习适应和训练适应机制。
(3)持之以恒:训练效应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训练效果的维持同样需要长期锻炼。
(4)兴趣性:兴趣可以提高患者参与并坚持康复治疗的主动性和顺应性。
(5)全面性:冠心病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脏器疾病和功能障碍,同时患者也常有心理障碍和工作/娱乐、家庭/社会等诸方面的问题,因此冠心病的康复绝不仅仅是心血管系统的问题。对患者要从整体看待,进行全面康复。
2.康复
(1)有氧运动:通常为低、中等强度且持续较长的耐力运动,运动形式常为肢体大肌群参与且具有节律性、反复重复性质的运动,如步行、登山、游泳、骑车、中国传统形式的拳操等。
(2)运动方式:分为间断性和连续性运动。间断性运动其优点是可以获得较强的运动刺激,同时时间较短,不至于引起不可逆的病理性改变。主要缺点是需要不断调节运动强度,操作比较麻烦。连续性运动主要优点是简便,患者相对比较容易适应。
(3)运动量:合理的每周总运动量为700卡~2000卡(相当于步行10~32公里)。运动量<700卡/周只能维持身体活动水平,而不能提高运动能力。运动量>2000卡/周则不增加训练效应。运动总量无明显性别差异。运动量的基本要素为:强度、时间和频率。
(4)训练实施:每次训练都必须包括准备活动、训练活动和结束活动。
(5)性功能障碍及康复:Ⅲ期康复应该将恢复性生活作为目标(除非患者没有需求)。
(五)康复教育
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心脏结构、功能、冠状动脉病变,药物治疗的作用及运动的重要性;避免竞技性运动。运动中如发现心绞痛或其他症状,应停止运动及时就医。
2.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生活行为与冠心病的影响关系。
3.估测每天热量摄入,给予低脂、易消化饮食,合理安排营养,避免摄入酸、辣、刺激性食物;勿食或少食脂肪、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戒烟酒,多吃水果蔬菜,避免饱餐,防止短时间心脏负荷过重。定时监测空腹血脂水平如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以及近期降脂药物治疗情况。测定体重指数,防治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肥胖。
4、了解心理障碍程度;
5、注意周围环境因素对运动反应的影响;
6、识别心绞痛、心肌梗死临床表现;
7、提供给冠心病患者有关性生活方面的指导。

第5题:

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常用治疗方法有( )

A.抗精神病药物
B.心理治疗
C.电休克治疗
D.理疗
E.社会康复训练

答案:A,C
解析:
精神分裂症;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首选的治疗措施,药物治疗应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注意单一用药原则和个体化用药原则。部分急性期患者或疗效欠佳患者可以合用电抽搐治疗。因此答案为选项AC。

第6题:

防止在家休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复发的重要措施是()

A、维持愉快的心情

B、保证充足均衡的营养

C、坚持药物治疗

D、家属全天候的陪伴


参考答案:C

第7题:

此期的主要干预措施有

A.康复评估

B.药物治疗

C.引导式教育

D.物理治疗

E.言语治疗


正确答案:ABCD

第8题:

过去被列为冠心病康复治疗禁忌证的情况,而现在正在被逐步列入适应证的范畴的是

A、Ⅰ期康复

B、临床治疗,暂不康复

C、Ⅱ期康复

D、Ⅲ期康复

E、Ⅳ期康复


参考答案:D

第9题:

关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意义,在于()

  • A、有效识别早期症状
  • B、确定诊断
  • C、合理选择治疗药物
  • D、判断预后
  • E、有针对性地制定康复措施

正确答案:A,C,D,E

第10题: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治疗措施,正确的有()

  • A、加强心理治疗
  • B、加强社会功能训练
  • C、减少负性精神刺激
  • D、减少服药剂量

正确答案:A,B,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