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血常规检查有何特点?

题目
问答题
流行性出血热血常规检查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本病血常规变化与病期及病情轻重有关。白细胞计数在第3病日后逐渐升高,可达15~30×109/L,少数重症患者可达50~100×109/L。发病初期中性粒细胞增多,重症患者可见幼稚细胞呈类白血病反应。第4~5病日后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较多的异型淋巴细胞。发热后期和低血压休克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明显升高。血小板从第2病日开始减少,并可见异型血小板。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现代企业成本控制有何新特点?战略成本管理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观念的创新性、管理的开放性、对象全面性、目标的长期性、策略的抗争性、信息的多样性。(全局性、长期性、竞争性、纲领性、风险性、稳定性)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的新特点:产品成本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将由品种法向批量法转变、企业工资将由计件工资制向绩效工资制转变、企业将更加环境成本的管理、形成成本竞争优势是成本管理的核心目标。

第2题:

什么是8086汇编语言名字?包括有哪些?有何特点?程序中用到的名字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名字是程序员在编程中按标识符规定命名的,目的是方便编程和读程。名字包括文件名、标题名、段名、过程名和符号常量名等。程序中用到的名字:
(1)段名:在段定义语句中命名取定,定义后的段名可以作为段基值来使用,用来对段寄存器赋值。
(2)过程名:在过程定义语句中定义,指向过程中第一条指令所在的内存单元的地址,即过程的入口地址,有NEAR和FAR之分。
(3)符号常量名:由符号定义语句EQU、=来定义,对符号常量给以赋值。

第3题:

表证有何特点?有何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表证常见于外感病的初期,具有发病急、病位浅、病程短的特点。其临床表现有: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涕、流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摄制淡红、苔薄、脉浮。

第4题:

血常规检查包括哪些内容?各有何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血常规检查的内容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速度测定、红细胞压积测定、白细胞分类计数。
(2)临床意义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肠阻塞、瘤胃积食、渗出性胸膜炎及发热性疾病等;红细胞降低见于各种贫血和失血、溶血、红细胞生成障碍和骨髓受抑制等疾病。
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压积值增高见于剧烈呕吐、肠阻塞、急性胃肠炎、瓣胃阻塞以及渗出性胸膜炎等;红细胞压积值降低见于各型贫血及伴有贫血的其他疾病过程中。
红细胞沉降速度测定:血沉加快见于各种贫血;血沉减慢见于脱水、高热病、心力衰竭等疾病。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总数增多见于细菌感染性疾病、急性炎症、组织损伤、急性溶血等疾病;白细胞总数减少见于病毒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长期使用磺胺类药物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
①中性粒细胞增多与减少:增多常见于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急性肠炎、创伤;减少见于病毒性疾病及各种疾病的重危期。
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减少:增多见于某些寄生虫病以及湿疹、疥癣等皮肤病;减少见于某些疾病的重症期。
③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与减少:增多见于慢性溶血、慢性恶性虫病、高脂血症。
④淋巴细胞增多与减少:增多见于某些慢性传染病、白血病、某些病毒性疾病;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增多时,伴随减少的是淋巴细胞,表明机体与病原处于斗争阶段,此后淋巴细胞由少逐渐增多,是预后良好的指征。
⑤单核细胞增多与减少:增多见于某些原虫病、某些慢性细菌性疾病以及某些慢性病毒性疾病。疾病恢复期,单核细胞表现增多。减少见于急性传染性疾病的初期和各种疾病的濒危期。

第5题:

SF6气体有何特点?SF6开关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气体特点:
⑴常温常压下,密度为空气的5倍,无色、无味、无毒、不燃烧。
⑵灭弧能力是空气的100倍。
开关特点: ⑴断口耐压高。
⑵允许开断次数多。
⑶开断性能好(开断电流大、灭弧时间短,无严重过电压等)。
⑷密封性能好。
⑸绝缘性能好(装置紧凑,节省空间,操作功小)。
⑹安全性能好(无可燃物质,避免了爆炸和燃烧)。

第6题:

间质性肺疾病胸部影像学检查有何特点?
间质性肺疾病影像学检查的特点:绝大多数显示双肺弥漫性阴影。阴影呈网格状、弥漫磨玻璃状、结节状,亦可呈现多发片状或大片状阴影,可以混合存在。多数间质性肺疾病可以出现肺容积缩小,晚期蜂窝囊性改变。

第7题:

比例式调节器有何特点?比例积分调节器有何特点?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比例式调节器是最基本的调节器,它的输出信号变化量与输入信号(设定值与测量值之差即偏差)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关系,该调节器能较快地克服干扰,使系统重新稳定下来。但当系统负荷改变时,不能把被调参数调到设定值从而产生残余偏差。
比例积分调节器(PI调节器)的输出既有随输入偏差成比例的比例作用,又有偏差不为零输出一直要变化到极限值的积分作用,且这两种作用的方向一致。所以该调节器既能较快地克服干扰,使系统重新稳定,又能在系统负荷改变时将被调参数调到设定值,从而消除余差。
应用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PID调节器),当干扰一出现,微分作用先输出一个与输入变化速度成比例的信号,叠加比例积分的输出上,用克服系统的滞后,缩短过渡时间,提高调节品质。

第8题:

流行性出血热确诊常用( )

A.病毒分离

B.脑脊液检查

C.血常规检查

D.粪便常规检查

E.特异性抗体IgM检查


参考答案:E

第9题:

流行性出血热血常规检查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白细胞计数在发病第3病日后逐渐升高,可达(15~30)×10^9/L,少数重症患者可达(50~100)×10^9/L。发病初期中性粒细胞增多,重症患者可见幼稚细胞呈类白血病反应。病程的第4~5日后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较多的异型淋巴细胞。发热后期和低血压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明显升高。血小板从第2病日开始减少,并可见异蛩血小板。

第10题:

风机外壳有何作用?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用于收集从叶轮中甩出来的气体;逐渐扩大的蜗壳形,为了防止磨损,采用适当加厚或加装内衬板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