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炼机混炼应控制哪些工艺条件?它们有何影响?

题目
问答题
开炼机混炼应控制哪些工艺条件?它们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辊温和混炼时间、辊距、辊速和速比、装胶容量、配合剂的加入产生的加料顺序
②影响:⑴辊温和混炼时间:辊温应控制在50-60℃,有助于混炼。辊温过高则胶料太软,分散不均匀,切易焦烧。为了使混炼时包前辊,应注意前后辊有温度差约10℃。NR易包热辊,此时,前辊应比后辊温度高,大多数SR易包冷辊.此时,前辊应比后辊温度低。配合剂的混入和分散需要一顶时间才能完成,混炼时间应根据胶料的配方和操作的熟练程度而定,但应避免混炼时间过长,否则易发生过炼。
⑵辊距:多为4-8mm实验室可以调整到2-3mm。辊距小,剪切力小,虽然利于配合剂分散,但对橡胶破坏作用大。辊距大,会使配合剂分散不均匀。要注意:混炼时,随着配合剂的加入胶料总容积会增大,此时应逐渐增大辊距。
⑶辊速和速比:辊速一般为16-18r/min,辊速快,混炼速度快,生产能力大,操作不安全;辊速慢,混炼效率低。
⑷装胶容量:容量过大会造成堆积胶过多,混炼易不均匀,过小则设备利用率低,易造成过炼。合适的装胶容量为V=0.0065DL(D直径L辊筒直径)
⑸加料顺序:一般原则为用量少,难分散的配合剂先加,用量多的易分散的后加。为防止焦烧,硫磺和促进剂多放在最后。通常的加料顺序为塑炼胶,再生胶,母炼胶→固体软化剂→促进剂、活性剂、防老剂、防焦剂→补强填充剂→液体软化剂→硫黄、超速促进剂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影响开炼机混炼效果的因素主要有胶料的包辊性、装胶容量、辊温、辊距、()、加料顺序、加料方式及混炼时间等。


正确答案:辊筒的速比

第2题:

合成胶采用开炼机混炼时,应采用比天然橡胶混炼大的速比。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合成胶采用开炼机混炼时,应采用比天然橡胶混炼大的速比。()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混炼效果较好方法为()。

  • A、开炼机混炼
  • B、密炼机混炼
  • C、挤出机混炼

正确答案:B

第5题:

在开炼机上混炼氯磺化聚乙烯时,辊筒温度应控制在35~55℃内。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在开炼机混炼顺丁橡胶时,辊筒温度宜控制在()℃。

  • A、25~30;
  • B、35~40;
  • C、40~50;
  • D、60~70。

正确答案:C

第7题:

密闭式炼胶机混炼的原理?密炼机混炼工艺简述。


正确答案: 密闭式炼胶机的混炼是在高温和加压的条件下进行的,被加工的橡料不仅在两个相对旋转的转子间隙中,而且在转子和密炼室壁以及上下顶栓的间隙中受到不断变化的剪切作用,而且还有轴向的搅拌作用,从而达到混合和分散均匀的效果。密炼机的混炼操作是将称量好的橡胶和配合剂按规定的顺序加入密炼室中,用上顶栓加适当的压力,两转子相对转动进行混炼。混炼完毕打开下顶栓,将橡料卸到压片机上进行补充加工。

第8题:

氯丁橡胶的炼胶容量,要比天然橡胶少()时,方可正常操作。(开炼机混炼)


参考答案:20%~30%

第9题:

用开炼机混炼乙丙橡胶,前辊温度控制在60~65℃,后辊温度应控制在()。

  • A、55~60℃;
  • B、60~65℃;
  • C、70~80℃;
  • D、80~90℃。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开炼机混炼的前提()

  • A、投料
  • B、包辊
  • C、加软化剂
  • D、加炭黑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