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皮亚杰理论中7~12岁的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皮亚杰理论中7~12岁的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正确答案:B
皮亚杰提出,儿童智慧(思维)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第2题:

简述皮亚杰的守恒实验,并指出此阶段的儿童思维发展处于哪个阶段,并阐述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划分。


答案:
解析:
皮亚杰设计的守恒实验是为了证实幼儿思维的不可逆性在液体守恒实验中,向儿童呈现两只相同的玻璃杯,杯中装有等量的液体。在儿童确认两只杯中的液体是相等的之后,实验者把其中一杯液体倒入旁边一只较高、较细的杯子中,液面自然升高,然后问儿童“哪个杯子的水多一些”。实验结果表明5-6岁儿童处于守恒的转折阶段,儿童一般在8岁左右达到守恒。此阶段的儿童思维发展属于前运算阶段。皮亚杰把儿童思维发展分成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在接触外界事物时能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式。(2)前运算阶段(2-7岁)。在这一阶段,表象和内化了的感知或动作在儿童心理上起了重要作用,思维的特点是相对具体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和刻板性。(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儿童开始出现“守恒”,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能独立组织各种方法进行正确的逻辑运算,但这种运算离不开具体事物或形象的帮助。(4)形式运算阶段(12 -15岁)。青少年根据假设对各种命题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在不断发展,思维水平已经开始接近成人。

第3题: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哪些特征?


正确答案:
(1)单向思维; (2)思维的不可逆性; (3)自我中心。

第4题:

简述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
•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
•抽象逻辑思维从不自觉到自觉
•辩证逻辑思维初步发展

第5题:

简述皮亚杰理论中7—12岁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答案:
解析:
7—12岁小学生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在这一阶段,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是:
(1)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出现了显著的认知发展。
(2)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儿童已经获得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
(3)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他们形成概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都必须与他们熟悉的物体或场景相联系,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
(4)本阶段儿童已经能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能刻板地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5)能够学会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进行一些逆向或互换的逻辑推理。去集中化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

第6题: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错
解析:
皮亚杰认为,由于认知结构的不同,个体的认知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小学生年龄一般是7~12岁,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第7题: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答案略

第8题:

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分期的理论,7~11岁儿童处于 ( )

A.感觉运动阶段

B.思维准备阶段

C.思维阶段

D.抽象思维阶段


正确答案:C

第9题:

根据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C

第10题:

简述皮亚杰思维发展的基本观点。


正确答案: 1)思维的起源:皮亚杰认为思维不是单纯的来自客体,也不是单纯的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2)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从出生到成熟一直处于不断的编织、演变和递进的过程,认知结构的基本单元就是格式,格式是动作的结构和组织,格式最初来自无条件反射,随着儿童的成熟,儿童对客体的动作不断演变出新的认知结构。所谓认知结构的发展实质上就是格式的发展。认知结构决定着儿童的认知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
3)在思维的机制问题上,皮亚杰认为思维的本质仍是一种适应,所有的行为和思维的目的都是为了使有机体以更好的的方式适应环境。适应包含两个过程即同化和顺应,通过同化和顺应,儿童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既丰富了认识,也改变了认知结构,发展了思维;概括来讲,思维机制就是同化和顺应两种适应机能不断的从低级平衡达到高级平衡的过程。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