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B、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C、明矾净水D、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题目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 B、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 C、明矾净水
  • D、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4)A可用于生产红色颜料(Fe2O3),其方法是:将556a kgA(摩尔质量为278 g/mol)溶于水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鼓入足量空气搅拌,产生红褐色胶体;再向红褐色胶体中加入3336b kg A和112c kg铁粉,鼓入足量空气搅拌,反应完成后,有大量Fe2O3附着在胶体粒子上以沉淀形式析出;过滤后,沉淀经高温灼烧得红色颜料。若所得滤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钠和硫酸铁,则理论上可生产红色颜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kg。


正确答案:

 

第2题:

用生成Fe(OH)3的方法来测定某溶液中Fe3+的含量,下列操作何者是错误的( )。

A.为防止生成胶体溶液,需在热溶液中进行沉淀;

B.在不断搅拌下逐滴加入沉淀剂;

C.沉淀后用大量热水冲稀;

D.沉淀用热水洗涤。


正确答案:B

第3题:

蛋白质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溶液中易沉淀?

A.溶液pH=pI

B.在水溶液中

C.溶液pH=7.0

D.溶液pH≠pI


答案:D

第4题:

为避免非晶体沉淀形成胶体溶液,可采用()。

  • A、陈化
  • B、加热并加入电解质
  • C、在稀溶液中沉淀
  • D、在浓溶液中沉淀

正确答案:B

第5题:

现有A、B、C三种盐,
的两种离子组成.它们都易溶于水,用其水溶液做如下实验,实验现象是:
(1)向3种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并加热,A溶液与盐酸不反应;B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C
溶液则生成无色无味气体.
(2)向A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再继续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沉淀消失.
(3)向C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根据以上现象,可判断A为____________,C为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解题指要】
(1)向三种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并加热.
①B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B溶液中含有Ag+.易溶于水的银盐只有AgNO3,所以B物质
是AgNO3.




(2)向A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所以,A物质是Al2(SO4)3,B物质是AgNO3,C物质是(NH4)2CO3.

第6题:

为避免非晶体沉淀形成胶体溶液,可采用()。

A.陈化

B.加热并加入电解质

C.在稀溶液中沉淀

D.在浓溶液中沉淀


本题答案:B

第7题:

硫酸奎宁的鉴别试验有

A.在稀硫酸溶液中显蓝色荧光

B.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显蓝色荧光

C.在微酸性水溶液中加溴试液和氨溶液即显翠绿色

D.加入硫酸铜试液和20%的氢氧化钠溶液,显蓝紫色

E.加入氯化钡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离,沉淀在盐酸和硝酸中均不溶解


正确答案:ACE

第8题:

下列实验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 B.稀盐酸滴入硫酸钠溶液中

C.硝酸银溶液滴入氯化钠溶液中 D.硫酸钠溶液滴入碳酸钡中


正确答案:C

第9题:

硫酸奎宁的鉴别试验有
A .在稀硫酸溶液中显蓝色荧光
B .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显蓝色荧光
C .在微酸性水溶液中加溴试液和氨溶液即显翠绿色
D .加入硫酸铜试液和20%的氢氧化钠溶液,显蓝紫色
E .加入氯化钡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盐酸和硝酸中均不溶解


答案:A,C,E
解析:
ACE
[解析]本题考查硫酸奎宁的鉴别。
硫酸奎宁的鉴别包括:(1)产生荧光的反应。系利用硫酸奎宁在稀硫酸溶液中显蓝色荧光的特点。取本 品约20mg,加水20ml溶解后,分取溶液10ml,加稀硫酸使成酸性,即显蓝色荧光。(2)绿奎宁反应。奎 宁为6位含氧喹啉衍生物,可以发生绿奎宁反应,该反应为硫酸奎宁的专属鉴别反应。反应在微酸性水溶 液中进行,加溴试液和氨溶液,即显翠绿色。(3)S0SO2-4的鉴别。本品的水溶液显硫酸盐的鉴别反应。照《中国药典》附录“一般鉴别试验”中
“硫酸盐”的鉴别方法试验。(4)红外光谱法。本品的红外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

第10题:

在已经产生了AgCl沉淀的溶液中,能使沉淀溶解的方法是()。

  • A、加入HCl溶液
  • B、加入AGNO3溶液
  • C、加入浓氨水
  • D、加入NaCI溶液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