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新闻事业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

题目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新闻事业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形成了三种主要的政治势力,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顽固势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救国的进步势力和敌伪势力。这三种势力又分管着三个不同的区域,即国统区、解放区及沦陷区。于是,这个时期我国出现了三种不同性质的新闻事业并存的局面。
一、在国民党统治区,情况比较复杂。这晨占主导地位的是国民党的新闻事业。国民党各级党的机关报、通讯社、广播电台遍布各地。这些宣传机器一面消极抗日,一面积极反共。除此之外,这个地区还有共产党创办的公开或秘密的报刊,以及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的抗日进步报刊、通讯社和广播电台。它们为抗日救亡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在延安解放区和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及各级党组织的机关报、通讯社和广播电台,另外出现了大批工、农、兵、青、妇的抗日报刊。在这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的新闻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三、在沦陷区,新闻事业被日本侵略者和汉奸集团所把持,成为奴化中国人民的宣传工具。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大众不顾敌伪的高压统治,也在租界以外商的名义办了少数公开的报刊或通过秘密渠道发行的地下刊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汉景帝与汉文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一个繁荣的局面,史称( )。


正确答案:B
解析: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期间,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文景之治。

第2题:

“五四”时期我国的新闻事业有哪些重大改革?


正确答案: “五四”时期,由于新文化运动的不断深入,加上我国一些进步的、有创造性的新闻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我国新闻事业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这个时期,除了革命报刊在数量上的激剧增加外,在新闻业务的各个方面都有了一些重大的突破,实行一些重大的革。
一、白话文的广泛应用,是这一时期报刊民改革的重要内容。这项划时代的改革是《新青年》杂志倡导并首先实行的。此后,大量报刊纷纷效法,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改革洪流。在《新青年》之前也曾有过一些报刊和历史人物提倡过白话文,但都没有象这一次那样形成潮流。只在文字旁边加点以示句读,加圈以示分段。采用通俗的白话文之后,开始用标点占一格的办法以示句读。再后,又由《新青年》带头形成了包括句号、逗号、括号、问号、惊叹号等一整套新式的标点符号。这大大提高了汉英语表述上的严密性。报刊编排有很大改进使用新式标点符号。早期的中国报刊是没有标点符号,不分段落的。后来稍有改进,如不再将“皇上”(大总统)的命令排在重要的地位,而将重要的地位,而将重要的新闻作为头条;开始重视标题的制作,甚至采用了通栏的大标题;版面的分栏也不求一致,各报有各报的风格,有的还采用了辟栏的开式,有的则格外注意插图,以美化版面等等。
二、副刊的改革很引人注目。
三、政论被广泛采用,且形式多样,战斗性强,在“五四”期间为宣传新思想、批判旧世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由于各种思想观点都能同时在报刊上进行自由的讨论,故报刊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这是“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特点。
四、著名大报开始向国外派驻记者。如1920年10月矍秋白等人就担任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的特派员前往苏俄采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政之被《大公报》派往法国,采访巴黎和会。有些报刊则将特派员派住领国日本,以开辟国际新闻的来源。有些报刊则在留欧学生中发展特约通讯员,如周恩来就曾作为天津《益世报》的物约记者,为该报写回了大量的旅欧通讯。
五、新闻事业的大发展,使得新闻学研究及新闻教育也开始在我国发展起来。一些有抱负的青年新闻工作者纷纷出洋留学。如林白水、邵力子等,便是我国第一批出国留学新闻学的新闻工作者。1918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首创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会。这个研究会同时又是新闻教育的机构。因此,我国最早的新闻教授、学者、新闻学著作和新闻学研究期刊等也随之出现了。

第3题:

在我国历史上的三国两晋时期,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统一局面,是在( )政权的维持下出现的。

A.魏

B.西晋

C.东晋

D.蜀


正确答案:B
B[解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西晋政权的维持下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统一局面。

第4题:

春秋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有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和墨家等学派。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新闻事业发生了什么样的重大变革?


正确答案: 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新闻事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革。总的情况是:国民党反动派的新闻事业被消灭;帝国主义在华的新闻带来被取缔或受到限制;资产阶级的新闻带来得到改造;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得到空前大发展,终于在我国占居统治地位。
接管和改造旧中国的新闻事业,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中共中央为此发出了一系列文件,从基本原则到具体政策都作了明确规定。基本原则是:保护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剥夺反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具体政策是:对于国民党各级反动政府、各反动党派和反动军队主办的报刊、通讯社和广播电台,一律接管,没收其一切设备和资财,不准它们再用原名复刊或发稿;对于外国人在中国举办的新闻事业区别对待:代表帝国主义势力的通讯社予处分,与中国人民友好者准予继续自由出版。前者如上海的《字林西报》和《大美晚报》,皆因多次被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处分而自动停刊;后者如鲍威尔主持的《密勒氏评论报》,一直出版到1953年,因揭露美帝国国政府禁予以保护。
对经营的报刊区别对待,长期等进步立场的报刊予以保护。采取立场的报刊不保护也不禁止,依法登记后可以继续出版;受国民党控制的反动报刊则加以取缔;公开宣布“起义”的报刊加以改造,使它们变成人民的报纸。例如当时被国民党控制的《申报》和《新闻报》就被接管,上海《大公报》发表《大公报新生宣言》后被改组成为人民的报纸继续出版。
由于贯彻执行了党中央的正确政策,使旧中国的新闻事业得到了根本的改造。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新闻事业在这个基础上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筹备会在北京成立。来自各解放区和原国统区的新闻工作者大会师,实现了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大团结。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第6题:

很多电影反映了我国不同革命时期的战争片段,下面不正确的是()。

  • A、《南征北战》——解放战争时期
  • B、《洪湖赤卫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 C、《英雄儿女》—--抗日战争时期
  • D、《邱少云》—--抗美援朝时期

正确答案:C

第7题: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我国的新闻事业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国共合作成功,促进了中国革命新高潮的到来,也迎来了新闻事业的大发展。这个时期的中国新闻事业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革命报刊大发展。包括三个方面:(1)由于工农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北伐战争的爆发,一批工农兵报刊应运而生。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机关刊物《中国工人》省港罢工委员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特号》和黄埔军校青年军人联合会办的《中国军人》。(2)为加强对各地革命运动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各地创办了一批党委机关报如北京的《政治生活》、广东的《人民周刊》、河南的《中州评论》、湖南的《战斗》周报等等。为直接指导“五”运动的开展,中国共产党不在上海创办了党的第一张大型日报《热血日报》。(3)在共产党的真诚帮助下,国民党的各级机关报及其工、农、军、学、妇组织的革命报刊大幅度地增加。上述这些报刊对促进国共合作,推动革命运动,支持北伐战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国共两党的报刊在宣传上都有许多共同点,如国民党上海机关报《民国日报》对待“五卅”运动所采取的态度,就与中共中央办的“热血日报”是一致的。相反地国民党左右两派的报刊之间则存在着激烈的斗争。
三、大批共产党人参与国民党报刊的工作,有的还担任主编。如毛泽东就主编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机关刊物《政治周报》,恽代英主编了国民党《新建设》月刊等等。
四、南方革命运动高涨,新闻事业获得很大发展;北方则处在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下,新闻事业受到摧残,因而形成了“南北两重天”的局面。

第8题:

我国城镇出现了“北方政治中心,南方经济中心”的局面,是在哪个时期?()

A.改革开放后

B.中国古代

C.解放后

D.中国近代


参考答案:B

第9题:

我国()时期,出现了高矮型家具并用的局面。

  • A、秦朝
  • B、元朝
  • C、宋朝
  • D、隋唐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出现在()

  • A、“天下为家”局面出现后
  • B、“殉葬”、“人牲”盛行时
  • C、分封制发展时期
  • D、“尊王攘夷”口号提出后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