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什么是红楼梦的诗史结合。

题目

简述什么是红楼梦的诗史结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一是主人公形象的诗性气质,如宝黛钗云等少男少女的诗思才情,特别是宝黛的特殊情感气质和情感生活;
二是情节内容的诗性氛围,集中表现为双重悲剧的核心女儿悲剧即情的悲剧的构思创造;
三是环境景物的诗性牲,集中表现为作为小说典型环境——大观园的创作作为具体场景的诗性情境的描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什么是红楼梦梦兆。


正确答案:1、心理写实兼以梦幻表意者:梦兆绛芸轩、潇湘惊噩梦所暴露的潜意识隐忧是现实矛盾在梦者的心理投影;
2、主观表意兼以心理写实者: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宝玉梦游太虚境,秦可卿托梦王熙凤,冲淡了梦境主观表意的强烈色彩,实现了与全书写实基调的和谐整合。
两类梦兆描写,前者是带有幻想表意因素的性格和心理显现手段,后者是带有写实成分的幻想表意形式,而表意与写实的某种程度的结合,则是其共同特征。

第2题:

简述大小谢在山水诗史上的地位?


正确答案: 为山水诗歌奠定基础的诗人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他不满刘宋王朝喜欢的统治,在辞去永嘉太守返回故乡时,写下了《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一诗。诗人描写黄昏中游湖所见之景,刻画细致生动。尤其是“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两句写暮色中的景色,细微传神。他山水诗中的名句还有很多,如:写春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为历代诗人所赞赏,如李白曰:“爱得池塘生春草,使我长价登楼诗”;写夏的“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写秋的“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写冬的“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等等,不但语言工整凝练,而且清新自然,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鲜明的自然山水图画, 表现了诗人在山水描写方面的”极貌写物”、“穷力追新”的艺术技巧,对后世的山水诗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南朝齐诗人谢眺在推进山水诗的发展中,进一步起到了积极作用。他的山水诗在谢灵运刻意描摹的基础上,开始在景物描写中注入诗人自己的情感和意趣,并能将景的描写和情的抒发较好的结合起来。如《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中描写自然山水最有名的两句是:“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这两句色彩明丽,比拟生动传神,历来为人称道。
唐代大诗人李白自视甚高,一生不肯向人低头,但对“小谢”却十分首肯。

第3题:

结合全文,《红楼梦》的“人生性”的具体内涵是什么?(3分)

查看材料


正确答案:
《红楼梦》的“人生性”的具体内涵在于它让人感觉它描述的是活生生的人生,是充满着血泪又充满了各种美好事物的人生,以至于会忘记了它是一部小说,就像面对真实的生活一样。

第4题:

简述“诗圣”与“诗史”的含义及杜诗的现实主义风格。


正确答案:杜甫经历了开元之治,安史之乱,对社会有深入的了解,他关心社会的治乱安危、关心民生疾苦。说他是“诗圣”,是因为他信奉儒家思想,忧国忧民,渴望治世;说他的诗是“史诗”,是因为他能客观的用诗反映社会现实,记录了唐代社会由盛到衰的过程。杜甫的诗内容博大精深,题材宽广,在艺术上能转益多师,集前代大成,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风。

第5题:

结合作品,试论《红楼梦》的时代悲剧意义。


正确答案:1.在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盛与衰总是同时存在而又彼此包涵的,由衰而盛,盛极衰来,是一种螺旋式的发展。清王朝也是这样,虽然当时出现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但其弊病和危机比起以往任何一个封建王朝来或许更为可怕。一方面,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精神统治,对思想文化采取了历史上少见的箝制与麻醉的政策;另一方面,在统治阶级内部,特别是占有大量庄田和享有种种特权的上层贵族,由于失去了开国之初一定程度的淳朴、节俭的作风,骄奢淫逸的风气日益蔓延,日臻腐败。
2.安富尊荣者多,运筹谋划者少,这是贾府衰败的首要原因。主子们养尊处优,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下人们得过且过,离心离德。奢侈浮华,出多入少,这是贾府败落的原因之一。
3.《红楼梦》中荣宁二府,是开国勋臣之后,但日渐败落,正如第二回冷子兴所说。“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这里作者借冷子兴的口,全面深刻地揭示了这个贵族世家从荒淫奢侈到后继无人,从物质基础到精神世界都日渐衰败的悲剧命运。奢侈浮华,出多入少,这是贾府败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4.一顿对贾府来说很平常的螃蟹宴便需花费二十多两银子,刘姥姥感叹道。“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了。”为迎接元春省亲,贾府大兴土木,建成了大观园,奢华糜费程度惊人,连过惯皇家生活的元春也不禁摇头叹息。贾府的排场是在入不敷出的境况下勉强支撑起来的,它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收取地租,可是,濒临破产的农村经济,已不可能填满贾府这种无底洞的消费。后继无人,是贾府衰败的第三个原因。
5.荣宁二公在马上打江山,建立起贾府事业,他们的下一代雄风犹存,可以守成,但到了第三代,即“文”字辈,已经退化为昏聩无能之辈,贾敬一心烧丹炼汞,贾赦则贪婪,荒淫,唯独贾政风声清肃,却庸碌古板,不通庶务。至于第四代,即“玉”字辈的贾珍、贾琏、贾环,以及第五代,草字辈的贾蓉等,则堕落为一群聚赌嫖娼,淫纵放荡之徒,荣宁二公的基业终于毁于儿孙之手。《红楼梦》所揭示的贾府末世气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而生于“康乾盛门户之争,主要是个人恩怨,教派争斗,又杂以神怪妖法,这种单纯的侠客个人复仇,没有多少社会意义。

第6题:

为什么说杜甫的《羌村三首》更具有诗史一位?


正确答案: 将杜诗称为使史始于唐末,主要是由于杜甫生逢乱世,首开了一时事入诗的先河,认为“读之可以知其世”,杜诗第一次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广泛,全面地将“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现实祭坛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详实,连续地描绘出来,不仅具有历史的真实性,证据性,同时,又有历史的认识性,总结性:杜诗的诗史性质更重要的内涵还在于杜甫以形象的手段,描绘了比历史更为广阔的更为具体的社会人生画卷,并寄予了强烈的悲欢感受,尤其是忧国忧民的情怀。《羌村三首》就是他记叙自身经历而折射出历史面目的代表诗篇,是他饱经忧患的生命与历史相随的深沉歌唱。此诗选取了诗人自己在“安史之乱”中一次偶然生还的经历,在与妻子,与家人,与交流所的典型生活琐事中,以小见大地表现了离乱的心理,战火的残酷,民间的疾苦及国破的悲情。深沉寄予了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儒者情怀以及战争中普通人性的美好,是深刻而形象反映“安史之乱”系列作品中的代表。

第7题:

简述《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综合了其他艺术—诗词、戏剧、绘画、建筑等的手法和优点,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表现力。
一、《红楼梦》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形象塑造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总结,塑造出一大批高度个性化的艺术典型,从而完成了具有中国古代民族特色的现实主义人物艺术的发展历程。
1、《红楼梦》完全改变了以往小说人物类型化、绝对化的描写,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丰富性。作者严格依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创作,“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他笔下的人物往往“正邪两赋,善恶相兼”,大都是多侧面、多棱角、多变化的圆形人物,真正打破了“恶则无往不恶,美则无一不美”的传统人物描写模式。
2、《红楼梦》写出了人物形象的独特性格,人各一面,毫不雷同。书中所写多为年轻女性,年龄、身份、教养、生活环境相近,作者以其精湛的技巧塑造了一批同中有异的艺术典型。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与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有关。第一,打破以往小说的传奇性特征,通过日常琐屑的生活细节,对主要人物的独特性格反复皴染。第二,借助于对比与映衬手法,使人物既立体、丰富,又鲜明、独特。作者不仅使那些性格不同的人物在对比中显得异常分明,而且能使那些性格相似的人物显出各自的独特性。第三,通过环境描写和气氛渲染衬托人物个性。
3、在《红楼梦》之前,中国古代小说的心理描写相当薄弱,《红楼梦》在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上却最见功力。作者运用多种方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形神毕现,入木三分,成功地揭示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深处种种隐微曲折的情感。有时是直接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将人物的所思所想剖析得细致入微;有时是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外化为具体可感的、确定性的动作、语言和景物,以之来间接地传达人物的心理;有时还将笔触深入到梦境和潜意识的层面,使心理写实和主观表意相结合。《红楼梦》代表着中国古代小说心理描写的最高成就。
二、《红楼梦》工于叙事,彻底摆脱了说书体通俗小说的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叙事艺术,为小说能真实地反映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和生动地刻划众多的人物性格,找到了理想的艺术形式。
1、写实与诗化相融合的叙事风格。《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写实小说,又是一部表意性很强的诗体小说,它既显示了生活的原生态又充满诗意朦胧的甜美感,既是高度的写实又充满了理想的光辉,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即写实与诗化的完美融合。整部小说雄丽深邃而又婉约缠绵,既直面现实人生,有人情世态的充畅刻绘,又富于意韵雅趣,有真挚浓郁的感情色彩。这样就真正在新型的叙事文学体制中实现了化俗为雅,雅俗兼容,提高了小说的艺术品位,又实现了古代叙事文学与抒情文学艺术传统的融合创新。
2、浑然一体的网状叙事结构。《红楼梦》彻底突破了古代长篇小说单线结构的方式,采用了多条线索齐头并进、交相连结又互相制约的网状结构。全书由神话世界、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构成一个立体交叉的宏大结构,把众多的人物和纷繁的事件组织在一起。同时书中的每个事件无不百面贯通,筋络相连,都有它的来龙去脉;各个事件互为因果,连环勾牵,毫不间断。可以说,《红楼梦》是作者用生活的彩线织成的一幅艺术巨锦,巧夺天工而又自然浑成。
3、转换灵活的叙事视角。在叙述者问题上,《红楼梦》突破了说书人叙事的传统,作者与叙述者开始分离,作者退隐到幕后,由作者创造的虚拟化以至角色化的叙述人来叙事,在中国小说史上首次自觉采用了颇有现代意味的叙述人叙事方式。在叙事角度问题上,作品创造性地运用叙述人多角度复合叙述,取代了说书人单一的全知角度的叙述,这样既使叙述视角灵活多变,又有利于多层次、多角度地刻划人物。
三、《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语言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它以当时北方口语为基础,融汇了古典书面语言的精粹,经过作者苦心营构,穷力追新,形成了简洁纯净、洗练自然、准确精美、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强烈感染力的文学语言。它的叙事语言平实自然,通俗生动,富有立体感和表现力。它的人物语言能准确地显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能形神兼备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高度的个性化。《红楼梦》的语言确实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成熟、最优美的语言。

第8题:

简述红楼梦的艺术。
(1)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原书名《石头记》就很含蓄蕴籍。小说在第一回提到的曹雪芹五言绝句中,强调“味”字是理解该书风格的重要之点。脂砚斋说该书“全是反面春秋”,“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更能体现这种艺术风格。
(2)按现实生活发展的逻辑在平常的生活中表现人物性格:曹雪芹按照现实生活发展的逻辑把人物放在平常的自然的生活中,去自然地表现人物性格,因此《红》的生活画面和人物给我们的感觉是真实的。
(3)运用典型的情节展示人物思想性格:作者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提炼富有典型意义的情节,并利用这情节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如“元春省亲”、“宝玉挨打”、“抄大观园”等不少富有典型意义的情节,特别是宝玉挨打这个情节写得十分激动人心。曹利用这一情节,主次分明地刻画出一系列人物的思想性格,展示他们之间的种种关系,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4)细节描写:小说是以家庭日常生活为主要题材,而家庭生活有许多相同现象和事件,曹雪芹却能把相同的事件写得生动而各异其体,情节毫不雷同,如同样写过生日,情节完全不同。《红》的一些细节描写都能反映社会深层方面的大问题。如写刘姥姥用筷子夹鸽子蛋;回宴请刘姥姥,刘姥姥对螃蟹宴的感慨。经过作者的巧妙构思,通过刘姥姥见闻叙说,生动的细节就鲜明地反映出那个社会人间的重大问题,统治者与百姓之间差别之大、矛盾的严重。曹善于运用具有伏笔功能的细节来暗示一些事物的发展结局。
(5)侧面描写:是《红》重要艺术成就之一。《红》内容之丰富,人物众多,完全靠正面描写是不够的。如“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这样的侧面描写比一般的介绍性叙述要生动有趣得多。通过兴儿之口侧面描写了凤姐、平儿、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这是《红》中比较典型的侧面描写,而且有详有略,主次分明,起到了补充和烘托人物性格的作用,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
(6)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极为细腻、深入,鲜明地揭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如贾黛二人看西厢,黛玉对宝玉一句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时,立即直竖眉、瞪双眼,实际正是黛玉既高兴又害怕的一种心理表现。宝黛爱情是在他们不断的口角中向前发展的,第二十九回中曹雪芹站出来加以解释说明和评论。但这样由作者出面进行说表性心理描写不能多,否则不利于情节的发展,所以作者及时结合人物内心独白,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这样的心理描写在大增强了人物的形象的鲜明度,具体、生动、深刻地揭示出内心活动。
(7)语言艺术:《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成就非常惊人。《红》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堪称我们古代小说语言艺术的典范。一、极富个性化、生活化的语言特点。《红楼梦》个性化的语言艺术成就突出,一个人的语言一定能表现其地位、身份、经历、文化教养。二、《红》动作性语言和形象化语言的成功应用。三、恰当比喻手法的运用,使其语言更加形象化。如以“辣子”比喻王熙凤,说王熙凤是“脸酸心硬”的有名泼辣货;李纨是“大菩萨”第一个大善德人。《红》随处可见妙笔生花的比喻。

第9题:

杜甫为什么被人喻为“诗史”?


正确答案: 杜甫是唐代,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出身于世代“奉儒守官”之家,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非常关注。半生流离失所的苦难经历,使他得以深入社会,真切认识现实黑暗和百姓苦难。他的众多优秀诗篇,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社会风貌和时代苦难,被后人喻为“诗史”。

第10题:

《红楼梦》中“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中的“此儿”指谁?他为什么挨打?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正确答案: 贾宝玉。他不愿走仕途经济的老路,如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与不该交往的琪官(蒋玉菡)交往、贾环污蔑他逼死了金钏儿等,而这与贾政望子成龙、重振家业的愿望背道而驰,所以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