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国外住房保障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题目

试述国外住房保障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当代西方行政制度对中国行政制度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一)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积极探索我国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政府管理模式。
(二)加强公民参与,促进行政民主建设
(三)推进依法行政和科学行政
(四)以提高效益为导向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政府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
(五)健全政府问责制、建立责任政府

第2题:

试论中国现行住房保障制度的问题和改革思路。


正确答案: (一)、经济适用房制度存在的问题
1、购买对象界定不明确
2、投资比重不足,供求矛盾尖锐
3、经济适用房价格监控失效
4、经济适用房开发和销售环境存在腐败和不公问题
(二)、廉租房制度存在的问题
A.廉租房制度的覆盖面小
B.各地实施廉租房政策的差异很大
C.廉租房的建设资金来源不稳定
(三)、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A.住房公积金的覆盖率较低
B.住房公积金缴存率偏低
C.住房公积金管理落后,监督机制有待强化
改革思路:
1、将住房保障纳入公共财政体系
2、制定专门法律明确政府住房保障责任
3、实行以租借方式为主的住房保障改革
4、改变政府补贴方式,从间接补助走向直接补贴
5、完善社会资金投入住房保障的政策体系

第3题:

试述国外餐饮业对中国餐饮业发展的启示。


参考答案:

1)重视发展企业规模,而不是一味的扩大店面规模;
2)提高服务质量;
3)重视人才培养;
4)实行集团化标准化。


第4题:

试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未来发展。


正确答案: 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基于社会保障制度自身的规律和中国的国情,以及近20年来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可以概括出中国社会保障未来发展的基本轮廓。在讨论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目标时,应当避免陷入认识误区和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政策取想。一、尽快实现制度定型,二、维系整个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三、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并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四、促使信制度的有效性不断提高。在建设中国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进程中,应当确立大协调观与可持续发展观,图以人为本和公平的价值取向。在现阶段,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的重要任务,就是将社会保障制度上升到国家立法规范的层次,进一步明晰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主导责任,根据责任公担原则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及个人的社会保障责任,在实践中坚持制度建设的多层次化与社会化原则,采取官民结合的手段来调动政府、社会、市场、企业乃至家庭及个人的参与积极性,最终建成一个健全的、覆盖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5题:

试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正确答案: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2大时期,7个阶段°
1.创建时期
(1)初创时期(1949—1956)
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简称《劳保条例》)°
建国初期,我国基本上实行了两套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
二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中实行的社会保险°而且社会保险的对象只是城镇劳动者,没有覆盖全体公民°
(2)初步调整时期(1957—1966)
调整重点(目标):将两套社会保障制度统一起来
(3)停滞时期(1966—1976“文革”时期)
①社会保障的统筹工作停止
②社会保险沦为企业保险
③影响了社会保险保险资金的积累
(4)恢复时期(1976—1986)
2.改革时期
(1)第一阶段(1986~1993)
改革的重点是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缓解贫困地区的乡村贫困问题
改革的重点内容:国家责任得到适当控制和调整,改变单位办社会保障事务的做法。
社会保障社会化开始替代社会保障单位化。
(2)第二阶段(1993~1997)
以1993.11.14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并以其中对社会保障改革提出明确要求与原则规范为主要标志。
以养老保险改革和医疗保险改革为重点。
1996以来:国务院作出了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并部署实施,各地各部门按“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在失业保险制度方面与企业改革和再就业工程接轨,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运用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路子。
1997年,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7年7月)的颁布实施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经从局部地区的试点和探索走向全国统一的制度建设,迈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
(3)第三阶段(1998年以来)
进入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有三:
①在保留民政部的同时,新组建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对统一了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②社会保障全面走向社会化,成为改革旧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建设新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明确目标。
③超越了片面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单纯为经济服务的观念,开始将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安排来建设。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即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第6题:

试论国外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意义。


正确答案: (一)完善住房保障的法律基础,依法构建城市住房保障体系;
(二)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调节双管齐下,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三)强化政府在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中的底线责任;
(四)住房金融成为实现住房保障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

第7题:

试述国外企业文化特点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正确答案: 国外企业文化特点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有:
(1)更新思想观念。观念的更新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文化发展的“瓶颈”,而克服这一“瓶颈”有赖于人们思想意识的更新与企业界、学术界共同的努力。
(2)立足民族精神。建设我国企业的管理文化应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发扬民族文化的精华,扬弃民族文化的糟粕,博采众家之长。

第8题:

目前中国的住房保障制度称为( )

A.住房基金制度

B.住房保险制度

C.住房救助制度

D.住房公积金制度


参考答案:D

第9题:

试述当代西方公共行政对中国公共行政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正确答案: (一):中国公共行政改革应导入的现念中国公共行政的发展和改革,至少要实现这样几个目标,从计划政府转变为市场政府,从人治政府转变为法治政府,民主政府,从单中心政治统治转变为多中心自主治理。根据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的成功经验,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在理论上或指导思想上导入以下观念。
1、必须从政府垄断走向市场参入。
2、从金字塔的科层制官僚组织转向服务行政。
3、从集权行政走向分权行政。
(二):中国公共行政在技术层面应有变革:
1、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给地方适度分权。
2、改革政府组织,建立强而精的政府。
3、重视公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实现管理民主化。
4、改革行政管理具体方式,实现行政管理制度创新。
5、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建立国家与社会的全作。
6、正确处理公共行政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第10题:

简述国外电子政务的建设对中国电子政务的启示。


正确答案: (1)实施电子政务、构建电子政府势在必行,各级政府必须要树立高度的紧迫感;
(2)电子政务由国家投资、受国家控制、为公众服务;
(3)电子政府不仅仅是网站与软件的简单应用,应当全面展开电子服务,使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以及远程教育协调发展;
(4)实施电子政务必将迅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5)实施电子政务必须以提高公务员的个人素质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