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在大气中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附近。

题目

臭氧在大气中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附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关于正态分布N(μ,σ2)的说法,正确的有( )。

A.μ是分布的对称中心

B.在μ附近取值的机会小

C.在μ附近取值的机会大

D.σ 越小,分布越集中

E.σ 越大,分布越集中


答案:A,C,D
解析:

第3题:

臭氧在大气中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平流层()附近。

A.15~35km

B.10~25km

C.10~35km

D.20~45km


参考答案:A

第4题:

臭氧是大气中微量气体之一,主要浓集在平流层(),该层大气称臭氧层

  • A、10~20km的高空
  • B、20~30km的高空
  • C、30~55km的高空
  • D、40~60km的高空

正确答案:C

第5题:

大气中的臭氧层主要集中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答案:B
解析:
在均质层中,根据气体的温度沿地球表面垂直方向的变化,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暖层)、散逸层。A项,对流层是大气最接近地面的一层,大气总质量的90%集中在这一层,该层具有的特点有:①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②空气对流;③温度、湿度等各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B项,对流层上面是平流层。平流层的特点是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因为臭氧主要集中在该层,能够吸收紫外线,故温度得以随高度迅速增加。C项,平流层上面是中间层。由于这层没有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故气温随高度增加又迅速下降,该层几乎没有水蒸气和尘埃,大气透明度好。D项,中间层顶到800km高度为暖层或热成层,该层气体密度低,气体在宇宙线作用下呈电离状态,故又称电离层。其温度随高度增加不断上升。

第6题:

正态分布N(μ,σ2)中σ的含义及性质为( )。

A.正态分布的标准差

B.分布的分散程度

C.在σ附近取值机会小

D.在σ附近取值机会大

E.σ愈大,分布愈分散;σ愈小,分布愈集中


正确答案:ABE
解析:正态分布含有两个参数μ与σ,常记为N(μ,σ2)。其中μ为正态分布的均值,它是正态分布的中心,质量特性X在μ附近取值的机会最大。σ2是正态分布的方差,σ是正态分布的标准差。σ愈大,分布愈分散;σ愈小,分布愈集中。

第7题:

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的臭氧主要分布在地球大气中的对流层。()


答案:错
解析:
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中。

第8题:

臭氧在大气中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附近。


参考答案:平流层 15-35km

第9题:

臭氧在大气中有什么作用?它与平流层温度的铅直分布有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臭氧是氧分子在太阳紫外线作用下分解为氧原子,然后又与氧分子化合而成。它在大气中的含量极少,分布也不均匀。在近地层中臭氧很少且不稳定。
从10km高度开始逐渐增多,在20-30km高度处达最大值,再往上,臭氧含量又逐渐减少,到55-60km高度上就极少了。臭氧能强烈吸收大阳紫外线,使臭氧层增暖,影响到大气中温度的铅直分布。同时,也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大阳紫外线的伤害。
少量的臭氧还具有净化空气、消毒杀菌等作用。在平流层下层,气温随高度不变或微有上升,到25—30km以上,气温升高较快,到了平流层顶,气温约升至一3—一17℃。
平流层的这种气温分布特征,是与它受地面温度影响很小,并且存在着大量臭氧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有关。

第10题:

高层大气中的臭氧主要是在()下形成的,大气中臭氧浓度最大的高度是()。


正确答案:太阳紫外辐射作用;20~30km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