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学前儿童量的概念的教育要点。

题目

简述学前儿童量的概念的教育要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及学前儿童概念掌握的一般特点。
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向成人学习社会上已经形成的概念,这是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另一种也可能在生活实践中进行。类似成人的“概念的发现”。
儿童概念掌握的一般特点是:一是内涵不精确,只反映事物外部的表面特征。二是外延不适当,往往失之过宽或过窄。

第2题:

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兴趣性原则的实施有哪些要点?
(1)培养学前儿童积极、快乐地从事美术活动的态度;
(2)提供多种工具材料,刺激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积极性;
(3)适当运用表扬、赞许和挑战、竞争来强化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兴趣。

第3题:

简述学前儿童时间概念教育的指导要点。


参考答案:(1)帮助儿童学习并理解表示时间的词汇;(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儿童关注时间,渗透时间的教学;(3)有意识地向儿童提出完成任务的时间要求,培养儿童的时间观念;(4)帮助儿童理解时间的先后关系。

第4题:

简述学前特殊儿童概念的变化。
过去讨论特殊儿童的概念,往往是从简单的“不正常”或者“异常”的角度去考察:
(1)从医学的角度评价,出现某些疾病的症状便成为异常,因为这样的人有别于一般正常和健康的人。(2)从心理学的角度评价,远离常态标准的行为,则被视为一种非正常的变态。
(3)从社会学的角度诗人,当一个人出现无法顺应一定的社会角色或无法建立正当人际关系的问题时,亦将之归为异常之类。这样的观念在最近这些年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新的儿童发展观的指导下,人们开始认识到,所谓的个别差异是在儿童发展的群体中彼此间存在着的某一身心特质的上的差异状况。

第5题:

简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特点。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满足学前儿童审美情感需要的情感教育。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前儿童审美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性教育。
(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培养学前儿童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

第6题:

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特点。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强调让儿童自己获取科学经验,并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学习科学的方法,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确立了学前儿童的学习主体地位,强调通过儿童自己的探索活动学习科学。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充分挖掘学前儿童生活范围中能够理解、值得探究的事物,大大扩展了儿童的学习内容。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明确了教师的指导者地位,强调教师的作用在于为儿童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科学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科学活动,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儿童在与物质材料的相互作用中探索科学。

第7题:

简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低控制原则及实施要点。
(1)在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学时,要创设宽松自由的心里环境,尽量少以成人的权威或规范束缚学前儿童的艺术活动,让他们自由、充分的体验和表达。
(2)低控制原则实施的要点:给学前儿童自由选择美术内容的机会;教育气氛尽量轻松愉快;注意作品的评价方式。

第8题:

学前儿童分类教育的指导要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学前儿童分类教育的指导要点有:(1)明确各种分类活动的特点,引导幼儿进行分类活动。(2)引导幼儿认识分类标记,让幼儿按标记进行分类。(3)在分类活动中,教师应重视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帮助幼儿积累经验。(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教师应结合各种情景,引导幼儿学习分类。

第9题:

简述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概念及其内涵。
概念:是为各种不同特殊需要儿童所提供的促进其发展的特别帮助和支持。
内涵:这个基本概念包含三层含义:
(1)是对具有特殊学习需要的个体施以有别于一般教学的教育方式,采用不同的安置形态、教材教法以及辅助器材等,使受教育者能达成最佳的学习效果。
(2)在肯定人的发展存在潜能的前提下,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为不同发展需要的儿童创设有利于他们潜能发展的教育计划,促进各种差异儿童潜能的发展。
(3)在早期为各种不同差异的儿童提供支持性教育环境,使他们在发展的关键期内获得适应其发展需要的良好发展机会。

第10题:

简述学前儿童的音量趣味给学前音乐教育的启示。


正确答案: (1)在让幼儿感知器乐作品时,我们有责任让幼儿听到最好的音响效果;
(2)在让幼儿感知器乐作品时,教师尽量少用嗓音;
(3)在歌唱学习中,教师发出悦耳的声音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