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开始公开面世的“朦胧诗”,打破了诗坛现实主义独领风骚的

题目

1979年开始公开面世的“朦胧诗”,打破了诗坛现实主义独领风骚的一元化局面,使诗歌从现实主义过渡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最初帮助朦胧诗从“地下”走向“公开”的报刊是()。

A、《诗刊》

B、《诗歌报》

C、《星星》

D、《诗探索》


正确答案:A

第3题:

朦胧诗公开出现在刊物上是1980年。()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明治时期法国诗人安德烈•布洛东提倡的什么震撼了日本诗坛?()

  • A、后现代主义
  • B、超现实主义
  • C、浪漫主义
  • D、古典主义

正确答案:B

第5题:

清代开始()出现了全面中兴的局面。

A文坛

B词坛

C诗坛

D戏剧


B

第6题:

围绕着朦胧诗的论争从1980年开始直到()年之后逐渐平息。


正确答案:1985

第7题:

下列对朦胧诗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具有模糊、多义、暗示的特点

B.运用象征、通感、暗示的手法

C.兴起于西方诗坛

D.追求多层次的艺术折射

E.主题思想明确


答:ABCD

A:正确,具有模糊性、多义性和暗示性的特点,含蓄隽永,追求多层次的艺术折射,往往给人多种阐释和回味

B:正确:指运用象征、暗示、通感等手法,曲折地表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主题朦胧多义的一种诗歌。

C:正确:兴起于西方诗坛,7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流行

D:正确:具有模糊性、多义性和暗示性的特点,含蓄隽永,追求多层次的艺术折射,往往给人多种阐释和回味

B:正确:指运

E:错误:指运用象征、暗示、通感等手法,曲折地表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主题朦胧多义的一种诗歌。

第8题:

洛夫是我国台湾地区现代诗坛最杰出和最具震撼力的诗人,是中国诗坛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9题:

简述“朦胧诗”朦胧诗”的特征


正确答案: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它具有着注重个人情感及内心冲突的抒写,更多地带着诗人主体的感觉、印象,呈现出内向的特点。它并不偏重对客体的描摹,具有20世纪艺术倾向的美学特征。在内容上,朦胧诗人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人性的改善和人的自由发展。在艺术品格上,他们注重借鉴西方现代文艺,注重汲取我国古代诗歌美学中的营养,彩多种现代主义文学惯用的表现。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是朦胧诗创作的主要人物。

第10题:

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打石工》的作者是()。

  • A、柯罗
  • B、康斯坦布尔
  • C、米勒
  • D、库尔贝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