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黄曲霉毒素对食品的污染、毒性及通常采取的预防措施。

题目

论述黄曲霉毒素对食品的污染、毒性及通常采取的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黄曲霉毒素对食品的污染:世界各国的农产品普遍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其中以花生和玉米污染最为严重。基质以外,温度、湿度、空气均是黄曲霉生长繁殖及产毒的必要条件。
黄曲霉毒素的毒性主要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致癌性。
预防黄曲霉毒素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措施是防止食品受黄曲霉菌及其毒素的污染,并尽量减少黄曲霉毒素随同食品摄入人体的可能。具体措施如下:
(1)食品防霉:控制粮粒的水分,注意低温保藏和通风。
(2)去除毒素:主要是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将毒素去除,或者采用各种方法来破坏毒素。
(3)制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最高允许量标准。如我国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标准如下:玉米、花生仁、花生油不得超过20μg/kg;大米、其它食用油不得超过10μg/kg;其它粮食、豆类、发酵食品不得超过5μg/kg;婴幼儿奶粉及婴儿代乳食品不得检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最易污染黄曲霉并产生黄曲霉毒素B1的食品是()

A.家禽及蛋类

B.蔬菜及水果

C.水产

D.花生、玉米


正确答案:D

第2题:

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的食品是花生,花生油,玉米。()


答案:正确

第3题:

试述易受黄曲霉毒素食品污染的食物及其危害与预防。


正确答案:黄曲霉最易在花生上生长,其次在玉米、小麦、稻米、豆类,肉类制品中也能繁殖。黄曲霉毒素毒性极大,急性中毒症状主要为发热、呕吐、食欲减退,继而出现黄疸,重者可出现腹水,部分病人有肝大及压痛。长期摄入低浓度或较短时期摄入高浓度黄曲霉毒素均可诱发肝癌、胃癌、结肠癌等。

第4题:

黄曲霉毒素是自然发生的最危险的食品污染物,目前已分离鉴定出有二十余种,其毒性和对粮食的污染各有其特点。黄曲霉毒素污染最严重的是( )

A.肉类食品
B.蔬菜和水果
C.玉米、花生及其制品
D.乳类及其制品
E.腌制食品

答案:C
解析:

第5题:

黄曲霉毒素解释正确的有(  )。

A.是结构相似的一类化合物;
B.在粮油食品天然污染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多见;
C.污染的品种主要为豆类,花生、玉米很少受污染。
D.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

答案:A,B,D
解析: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是结构相似的一类化合物,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一类代谢产物,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黄曲霉毒素属剧毒物质,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在粮油食品天然污染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多见,而且其毒性和致癌性最强。因此,在食品卫生监测中常以黄曲霉毒素B1作为污染指标。污染的品种以花生、花生油、玉米最严重,大米、小麦、面粉较轻,豆类一般很少受污染。

第6题: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的一种代谢产物,极易污染玉米、稻谷、麦类、花生等粮油食品。()


参考答案:√

第7题:

(135~138题共用题干)黄曲霉毒素是自然发生的最危险的食品污染物,目前已分离鉴定出有二十余种,其毒性和对粮食的污染各有其特点。 黄曲霉毒素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是

A.AFBl

B.AFGl

C.AFMl

D.AFPl

E.AFQl


正确答案:A

第8题:

试述食品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危害与预防。


本题答案:食品霉变是由于霉菌污染食品所致,其中危害较大的霉菌是黄曲霉菌。它不仅在花生上生长,而且在玉米、小麦、稻米、豆类与肉类制品中也能繁殖。黄曲霉菌产毒菌株在食品中产生一类代谢产物称黄曲霉毒素。产生黄曲霉毒素的最适温度为24~30℃。黄曲霉毒素毒性极大,急性中毒症状主要为发热,呕吐,食欲减退,继而出现黄疸,重者可出现腹水,部分病人有肝肿大及压痛。长期摄入低浓度或 短期摄入高浓度黄曲霉毒素均可诱发肝癌、胃癌、结肠癌等。食品的防霉去毒措施有:(1)防霉方法:控制粮食含水量在13%以下即可防霉。保持粮粒及花生外壳的完整,使用化学熏蒸剂,对防止霉菌侵染也有一定作用。(2)去毒方法:①挑除霉粒:适用于花生。因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发霉、变色、破损及皱缩的花生粒中,挑除后,可使黄曲霉毒素含量显著降低。②碾轧加工及加水搓洗:适应于大米,因毒素主要存在于米糠及大米表层。③脱胚去毒:适用于玉米。脱胚法有两种:一是浮选,将玉米碾成3mm左右的碎粒,加入清水,搅拌、轻搓,胚部碎片轻而上浮,捞出浮层;二是碾轧法,将玉米碾轧,去掉外皮及胚部。④加碱破坏毒素:适用于食用油。⑤其他:如紫外线照射、盐炒法等有一定去毒效果。(3)加强食品卫生监测。

第9题:

黄曲霉毒素的来源、毒性作用、易受污染的食品、预防控制措施?


答案:
解析:
(1)黄曲霉毒素对食品的污染:黄曲霉毒素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土壤、粮食、油料作物、种子均可见到。我国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以南的广大高温高湿地区污染较重,北方各省污染较轻;污染的品种以花生、花生油、玉米最严重,大米、小麦、面粉较轻,豆类一般很少受污染。
(2)黄曲霉毒素的毒性作用主要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致癌性。
  ①急性中毒。中毒临床表现以黄疸为主,兼有呕吐、厌食和发热,重者出现腹水、下肢水肿、肝脾肿大及肝硬变,肝脏有广泛肝胆管增生及胆汁淤积。
  ②慢性中毒。中毒临床表现主要为生长障碍,肝脏亚急性或慢性损伤。组织学检查可见肝实质细胞坏死、变性,胆管上皮增生,肝纤维细胞增生、形成结节,甚至肝硬变等变化。
  ③致癌性。黄曲霉毒素能够诱发动物肝癌,此外也可致胃腺瘤、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肿瘤。黄曲霉毒素对人类是否有致癌性,目前尚不能肯定。
(3)预防要点:主要是防霉、去毒、经常性地进行食品卫生监测,并以防霉为主。
  ①防霉。食品中真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主要是有适宜的湿度、温度和氧气,尤以湿度最为重要。所以控制粮食中的水分是防霉的关键。在粮食收获后,必须迅速将水分含量降至安全水分以下。粮食入仓之后,应注意通风,保持粮库内干燥。采用除氧充氮的方法对防霉也有较好的效果。
  ②去毒。粮食污染黄曲霉毒素后,可采用下列方法去毒:a挑出霉粒:对花生、玉米去毒效果较好;b加水反复搓洗、或用高压锅煮饭;c加碱破坏:适用于含黄曲霉毒素较高的植物油;d吸附去毒:在含毒素的植物油中加入活性白陶土或活性炭等吸附剂,经搅拌、静置,毒素可被吸附而去除。
  ③经常性食品卫生监测。根据国家有关食品卫生要求和规定,加强食品卫生监测,限制各种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是控制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危害的重要措施。

第10题:

黄曲霉毒素污染最重的食品是()。

  • A、奶类
  • B、畜禽肉类
  • C、粮油及制品
  • D、水产品
  • E、酒类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