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学习中国传统道德的态度和方法。

题目

简述学习中国传统道德的态度和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1)认知失调。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当认知不平衡或不协调时,内心就会有不愉快或紧张的感受,个体就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以达到新的平衡。可以说,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2)态度定势。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帮助学生形成对教师、对集体的积极的态度定势或心理准备是使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3)道德认知。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根据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研究,要改变或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必须考虑其接受能力,遵循先他律而后自律、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2题:

简述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答案:
解析:
(1)认知失调。当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社会的观点或风气不一致时,内心就会产生不愉快或紧张,就会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达到新的平衡。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2)态度定势。个人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3)道德认知。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实施道德教育时,不应只注意道德教育的形式,进行道德说教,而是应结合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体验的实际情况,晓之以理。

第3题:

养老护理职业道德集中体现了养老护理人员的品质,人格,思想觉悟和道德境界,也表现出其应有的()。

A.劳动态度

B.学习态度

C.工作态度

D.职业态度


参考答案:D

第4题:

简述临床教师有助于学习的态度和行为。


答案:
解析:
(1)愿意解释并回答学生问题(1分):(2)关心并尊重学生(1分)(3)鼓励并表扬学生:(1分)(4)指出学生的进步(1分):(5)具有幽默感、声音语调愉快(1分)6)学生需要的时候随时出现在学生身边(1分7)对学生指导的适当(1分)8)表现出自信并信任学生(1分)(注: 5条即得满分。)

第5题:

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和方法,进行练习。此学习行动属于(  )学习领域。

A.“造型·表现”
B.“设计·应用”
C.“欣赏·评述”
D.“综合·探索”

答案:A
解析:
“造型,表现”是指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第6题:

简述培养学生良好态度和品德的方法。


答案:
解析:
(1) 有效的说服。(2) 树立良好的榜样。(3) 利用群体约定。(4) 价值辨析。(5) 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第7题:

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以及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方法。


答案:
解析: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包括:
(1)认知失调(2)态度定势(3)道德认知。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方法包括:
(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第8题:

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 )教育是青春期性心理卫生的一项重要措施。

A.性知识和性道德

B.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C.人生观和世界观

D.交友观和恋爱观


正确答案:A
解析: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知识和性道德的教育,将会有助于他们正确对待和处理好可能出现的性方面的种种问题,从而避免由此产生的各种不良影响,这是青春期心理卫生的一项重要措施。

第9题:

学生的学习,可分为知识的学习、( )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

A.态度
B.情感
C.道德
D.技能

答案:D
解析: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认为,学生的学习可依据教育系统中所传授经验的不同而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

第10题:

我们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态度应该是(  )。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突出创新,全盘否定
C.尊重历史,全盘吸收
D.学习交流,洋为中用

答案:A
解析:
正确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态度应该是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A项符合题意;B、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与题意无关。故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