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应注意哪些方面?

题目

开展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应注意哪些方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什么时候在哪些区试点,其他区如何确定试点学校并开展工作?


正确答案:自2006学年起,在黄浦区、闵行区开展全*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试点工作。其他区县结合本*地区实际,自行确定试行学校,原则上小学、初中、高中各一至二所开展试行工作。在总结试点区和面上试行学校试行经验的基础上,全*市将于2007学年起在面上学校全面试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点区和面上试行学校在一年的试行工作中,要结合区情校情,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操作办法,为非试行学校2007学年的推广积累经验。

第2题:

在推进和管理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学校主要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正确答案:试点中小学校要成立由学校校长任组长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组,负责制订本*校《成长记录册》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细则和工作规范程序,组织开展《成长记录册》的文字版本记录和配套软件数据填写,在此基础上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要对学校教师、学生进行记录和评价工作的培训和指导。各校要加强评价实施过程中的诚信教育,坚持实事求是和诚信原则,加强民主监督,接受质询、投诉与举报,及时解决评价工作中的问题。

第3题:

开展幼儿园工作评价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要搞好幼儿园工作评价,就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或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一、注重将工作现状与原有状态水平作对比,评价主观努力程度及其所产生的效益。二、定性与定量结合,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全面客观地掌握真实情况。三、将评价与指导结合,注重评价主客体的协调统一。四、将评价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第4题:

在推进和管理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市教育行政部门主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正确答案: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负责综合素质评价试行工作的研究、宣传、试点与推广工作。市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力量在“管理通”平台基础上,研制《成长记录册》配套软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数字化操作。

第5题:

如何正确使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做好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入学工作?


正确答案:按市教委有关文件规定,在民办初中招生入学工作中,不能对学生举行任何形式的考试、面试或面谈,民办初中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根据小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确定入学名单。

第6题: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本框架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方法逐步细化。一级指标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
“德”的二级指标包括思想品德(包括热爱祖国、勤奋自强、诚信守法、文明礼貌、团结合作五个方面)、社会实践(包括学农学军、实践活动、劳动表现三个方面)和德育学科学习(包括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三个方面)三个方面。
“智”的二级指标包括学习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两个方面)、实践能力(包括实验操作能力、技术操作能力、学科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学习能力(包括阅读交流表达、科学探究两个方面)和学习成绩(主要是各学科成绩,德育、体育、美育学科除外)四个方面。
“体”的二级指标包括健身锻炼(包括锻炼习惯、健身能力两个方面)、身体健康(包括体质健康、卫生习惯两个方面)和体育学科学习(包括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三个方面)三个方面。
“美”的二级指标包括艺术活动(包括活动表现、审美欣赏两个方面)和美育学科学习(包括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三个方面)两个方面。

第7题:

为什么要将区(县)、学校实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为对区县、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的内容之一?


正确答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应作为区(县)和学校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市、区(县)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区(县)和学校实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为对区(县)和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的内容之一,以保证评价实施工作的客观、公正。

第8题:

工作时打电话应注意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电话铃响三声之内要接听,礼貌问候、自报身份;注意倾听,表达清楚、语调柔和;对于重要部分内容要复述与核对,根据情况做好记录;对方打错电话要友好帮助,自己拨错号码要礼貌道歉,尽量别拨错号,熟记常用电话号码;如有事请对方稍等,回来后要表示歉意;对方要求转告他人事宜要记住,通话完毕要等对方先收线。

第9题:

学科任课教师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应持什么态度,需做好哪些工作?


正确答案: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中小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也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基本职责之一。每个学科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都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充分认识综合素质评价在学生学习发展中的作用,自觉地以学生发展为本,把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和身心素质的发展状况,科学、认真地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做到既有《成长记录册》的日常记录积累,又有个案分析指导等,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第10题:

什么是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它有哪些特征?


正确答案: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教育评价就是对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从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趋势看,评价的功能、方式、技术都有了本质性的变革。教育评价不再仅仅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更加强调诊断和发展的功能。2001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提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新课程改革倡导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在评价内容上强调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而且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公民素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身心素养、审美表现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也就是说,新课程的实施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符合综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综上所述,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就是指导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方法、手段,对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素质的发展状况与发展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
即将在本*市实施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评价的价值取向上的教育性和发展性,旨在引导、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二是评价内容上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全面关注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素质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三是评价主体上的多元化,教师、学生自己、学生家长都是评价的主体,在多主体评价中重视发挥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的自我教育、同伴互动、促进反思、引导交流、共同提高的作用;四是在评价实施中,不仅重视终结性评价,更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过程成为教师对教育教学状况诊断、反馈、激励学生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教育、树立自信、走向成功的过程;五是在评价的方式方法上,倡导质性评价,注意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结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