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加热炉的主要工艺计算步骤。

题目

试述加热炉的主要工艺计算步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加热炉主要工艺操作指标有哪些?


正确答案:对流出口温度≯370℃、辐射出口温度498℃±1℃、炉膛温度≯800℃、辐射入炉总量≮60T/h、辐射泵出口压力≮3.7Mpa、注水分支流量≮1000kg/h。

第2题:

加热炉正常停炉步骤顺序是:()。 ①根据工艺规定速度降温,逐渐减少燃料气量及燃烧火嘴,直至全部灭掉 ②关闭长明灯 ③开大烟道挡板、风门,让加热炉自然降温

  • A、②、③、①
  • B、①、③、②
  • C、③、①、②
  • D、①、②、③

正确答案:D

第3题:

试述计算机汇总的步骤有哪些?


正确答案: 第一,编码。(主要是建立编码手册)
第二,登录。(过录到资料卡片上)
第三,录入。(录入到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
第四,程序编制。(计算机输入指令,指令就是程序)

第4题:

试述挖补的工艺步骤。


正确答案: 挖补的工艺步骤如下:
1、检查损坏情况,确定挖补范围。
2、依照确定的挖补范围,制出纸样板。
3、依纸样板下料,制作镶补件,并留适当加工余量。
4、加工成形,使之与待切除部位表面形状完全吻合。
5、将镶补件按原定位置贴靠、夹紧、划出切除部分的边缘线、并切去、使新件按挖补位置对好缝口。
6、焊接。先在对接缝口上作定位焊,经敲击整平后,再顺次施焊。
7、用平锤敲击整平,消除焊接应力,再用木锤作全面整形。

第5题:

试述汽轮机本体检修工艺规程的编写步骤和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收集汽轮机本体的有关资料
(2)编写汽轮机设备的名称、技术参数
(3)编写汽轮机设备的备品配件及检修周期
(4)确定汽轮机本体检修项目、步骤
(5)对照汽轮机本体检修项目写出每一项的检修步骤、方法及相应的质量标准

第6题:

焦化加热炉的工艺指标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 辐射出入口温度,炉膛温度、对流出入口温度,注汽量,辐射出入口压力,热效率,对流及辐射流量等。

第7题:

试述计算机汇总的步骤?


正确答案: 第一,编码。(主要是建立编码手册)
第二,登录。(过录到资料卡片上)
第三,录入。(录入到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
第四,程序编制。(计算机输入指令,指令就是程序)

第8题:

试述钢丝绳芯输送带的主要胶接工艺步骤。


正确答案: 1、安放硫化机和接头操作,所需工作平台。
2、在接头部分找出中心线,垂直线、角度线。角度为:20°。
3、接头部分按照胶接长度,接头方式、分段画线。
4、切割过渡边线。
5、裁切输送带边角。
6、剥离输送带覆盖胶。
7、剥离输送带反面覆盖胶。
8、剥离钢丝绳——斜面切割。
9、剥离钢丝绳——分割钢丝绳芯。
10、打磨接头过度区。
11、打磨钢丝绳芯(注:不许磨伤钢丝绳)
12、按照接头数据制备输送带的下覆盖层胶板、芯胶胶板。
13、检查核对下覆盖层尺寸。
14、对接接头。
15、制作接头——按照标准搭接,剪切钢丝绳,填充胶条。
16、制作接头——制作输送带边条。
17、制作接头——整理钢丝绳芯,检查尺寸,检查填充质量。
18、制作接头——铺盖上层覆盖胶,滚压排气。
19、制作接头——切割多余的边胶,整理接头。
20、硫化胶接接头。
21、拆除硫化机,检查接头,切除毛边。

第9题:

试述采用粘接工艺修复零件的一般步骤?


正确答案: 大致分为三步:粘合表面的清洗、粘接剂的调制和粘接固化。

第10题:

加热炉的主要工艺指标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热负荷:它表示加热炉生产能力的大小。
(2)炉膛温度:加热炉的炉膛温度不能太高,一般控制在800℃左右,但不是绝对的。炉膛温度高有利于辐射传热,但太高后会使炉管结焦和烧坏。此外,进入对流室的烟气温度也会过高,对流管易烧坏。因些,炉膛温度是确保加热炉长周期安全运转的一个重要指标。增加辐射管面积可以降低炉膛温度,但要求受热均匀适量。过多增加辐射管,处理量并不能与炉管成比例增加,反而会浪费钢材。
(3)炉膛热强度(或叫体积热强度):当炉膛尺寸确定后,多烧燃料就必然会提高炉膛热强度。相应地,炉膛温度也会提高,炉管的受热量也就增多。一般管式加热炉的炉膛热强度为:在烧油时应小于124kW/m3;在烧气时应小于165kW/m3。
(4)炉管表面热强度:炉管表面热强度越高,在一定热负荷下,所需要的炉管就越少,炉子体积可减小,投资可以降低,所以要尽可能地提高炉管的表面热强度。但是,提高炉管的表面热强度也受到一定的限制,这是因为:
①炉管热强度增加,管壁温度也会增加,靠近管壁处的油品就会因过热而裂解结焦,在结焦严重时,可能会引起炉管破裂。
②在炉膛内,炉管各处受热是不均匀的,因为炉管面对火焰处直接受火焰辐射,而背对火焰处则只受炉墙的反射热,所以面对火焰处受热强度就比背对火焰处高;在管长方向,靠火焰近处比远处受辐射热要大;从全炉看,各根炉管离火焰距离也不一样,炉管受的辐射热也不一样。为了保证高热强度处的炉管不结焦、不烧坏,只有合理地选用炉管热强度,使炉管各处的受热尽量达到均匀。
为了使辐射炉管表面热强度比较均匀,一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①尽量采用双面受辐射的炉管。单排炉管双侧见火,要比单侧见火受热均匀得多;双排炉管双侧见火也要比单排炉管单侧见火受热均匀些。
②在圆筒炉内为减小沿炉管长度而产生的受热不均匀性,要选择合适的辐射室高径比,同时要选择合适的燃烧器,使燃烧器的火焰长度与炉管长度不能相差太大,例如辐射管长为15m.选用火焰长度为12~13m的燃烧器,这样炉管上下受热趋向均匀。
③在立式炉内,有的在炉子侧面采用多喷嘴;有的在两排喷嘴间加花墙;也有在炉子上部加喷嘴,以上措施都是为了改善炉管受热均匀。
(5)加热炉的热效率:热效率是衡量燃料消耗的指标,也是加热炉操作水平高低的指标之一。热效率越高说明燃料的有效利用率越高,燃料耗量就越低。
(6)油品在管内的流速及压力降:油品在管内的流速不能太低,否则易使管内油品结焦而烧坏炉管。因为流速太低时,管内边界层厚度大,传热慢,管壁温度升高,而且油品在管内停留时间长。
油品在管内的流速也不能太大,因为太大时,压力降也大,而压力降受泵扬程的限制,故流速是根据允许的压力降而确定的。
加热炉的压力降也是判断炉管是否结焦的一个主要指标。如果冷油流速未变,压力降增加,就是炉管结焦的象征。因为结焦后,炉管内径变小,油品的实际流速增加,压力降也就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