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低温多晶硅技术的挑战。

题目

简述低温多晶硅技术的挑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目前,制备低温多晶硅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答案:激光晶化法、金属诱导法。

第2题:

简述采用9次光刻的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的工艺流程技术关键。


正确答案:1)第一次光刻有源岛;
2)第二次光刻栅极;
3)第三次光刻n-区和n+区掺杂;
4)第四次光刻p+区掺杂;
5)第五次光刻过孔及第六次光刻源漏电极;
6)第七次光刻金属M3层和第八次光刻过孔
7)第九次光刻像素电极。
技术关键是第三次光刻采用SiNx等材料作为沟道保护层,而在顶栅结构中用栅极图形自对准掩膜部分阻挡掺杂。首先利用涂胶曝光显影后形成光刻胶的图形。光刻胶的图形覆盖n沟道TFT的沟道区域和Los区、驱动部分p沟道TFT的有源岛区域。用磷烷(PH3)通过离子掺杂(或离子注入)掺入磷P,除光刻胶覆盖区域外形成了磷掺杂区域,掺杂浓度为1017~1018cm-3,为轻掺杂的电子导电的n-区。去胶后用栅极做掩膜,再进行磷掺杂。有源岛的Los区域轻掺杂了磷,而有源岛的源区和漏区第二次掺杂磷后,形成重掺杂区,掺杂浓度变为1020~1021cm-3。有源岛形成了三种状态,重掺杂的电子导电区n+区、部分轻掺杂的n-区和未掺杂的多晶硅沟道区。轻掺杂的n-区主要用于形成LDD结构的Los区。重掺杂的n+区主要用于作n沟道TFT的源区和漏区。

第3题:

简述当前企业面对高新技术挑战应如何做出调整与改革。


参考答案:在高科技挑战下,企业应当注重的是创新和人才的聚集,但是一切都要在企业可以承受的条件下进行。高科技的应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的广泛和交流速度的加快,这给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所以企业一方面在分析信息的正误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应对市场变化的压力,因此创新和人才才是十分关键。另外,采用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创立品牌,提高企业信誉,积极应对挑战,调整产业结构,由粗放型变为集约型,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走新兴工业化道路,节能减排,绿色生产,充分利用我国人力资源优势

第4题:

简述采用5次光刻的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的工艺流程的难点与特点。


正确答案:5次光刻分别为源漏电极、有源岛、栅极、过孔、ITO像素电极。
第一次光刻在玻璃基板上沉积一层基层薄膜,溅射源漏金属层,光刻出源漏电极及信号线。第二次光刻用PECVD方法连续沉积介质层、非晶硅层,利用高温环境去氢处理,再激光晶化转变成多晶硅薄膜。光刻出有源岛图形。第三次光刻先用PECVD方法沉积绝缘膜,相当于第二层介质层。再用溅射栅极金属层,光刻出栅极及扫描线。利用栅极掩膜遮挡离子注入形成源区和漏区。
第四次光刻用PECVD方法沉积钝化层,相当于第三层介质层,保护TFT。光刻形成需要的孔,让下面金属曝露出来及形成相应的连接。孔有两种:第一种是需要连续刻蚀第三层介质层、第二层介质层、第一层介质层,露出源漏金属层;第二种是刻蚀第三层介质层,露出栅极金属层。
第五次光刻形成像素电极。并且用像素电极与多晶硅的源区和漏区接触,与源漏电极相连。
存储电容为传统结构,由栅极金属层和像素电极ITO,中间夹着第三介质层构成。

第5题:

简述多晶硅薄膜晶体管驱动OLED的优点。


正确答案:优点:1)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
2)多晶硅TFT阈值电压漂移也要比非晶硅大大减小,稳定性高,更适合作为AMOLED显示的驱动器件;
3)由于迁移率高,还可以减小TFT器件的尺寸,可以保证一样的开态电流,但像素开口率提高;
4)容易制作出n沟道和p沟道的TFT器件,实现周边驱动的CMOS集成电路。

第6题:

智能交通系统面临哪些挑战()。

A.检测感知识别技术的挑战

B.通信技术的挑战

C.信息处理和智能决策的挑战

D.节能减排的挑战

E.软件安全性的挑战


参考答案:A, B, C, E

第7题:

多晶硅栅极刻蚀最大的挑战就是对()的高选择性。超薄的栅氧化层使得在刻蚀多晶硅电极时对栅氧化层的刻蚀要尽可能的小。

  • A、二氧化硅
  • B、氮化硅
  • C、单晶硅
  • D、多晶硅

正确答案:A

第8题:

低温多晶硅TFT技术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答案:超薄、质量轻、耗电低、系统集成。

第9题:

简述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特点。


正确答案:1)高迁移率;
2)容易p型和n型掺杂;
3)自对准结构;
4)抗光干扰能力强;
5)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第10题:

简述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组成的CMOS驱动电路的优点。


正确答案:组成的CMOS驱动电路的优点:
1)利用自对准工艺,寄生电容降到最低,响应速度很快;
2)较高的迁移率以及沟道长度的微细化,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响应速度;
3)在周边驱动的CMOS电路中,利用p-Si TFT高开态电流和高迁移率特性,不受关态泄漏电流的影响,使得p-Si TFT非常适合制作周边驱动电路;
4)沟道长度微细化后,TFT尺寸缩小,周边驱动电路的面积缩小,非常适合高精度、高清晰的显示;
5)在考虑漏极的耐压极限后,常规的p-Si TFT的沟道长度设计为4μm。采用LDD结构后,耐压能力提高,沟道长度可以设计到1.5~2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