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餐饮业老鼠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题目

详细说明餐饮业老鼠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兰花炭疽病的危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1、发病规律:兰花炭疽病在蕙兰兰株上发病率为最高,大于90%,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叶、病残体和枯萎的叶基苞片上越冬。分生孢子经越冬,其萌芽率大为降低,病菌借风雨和昆虫传播。次年春末、夏初天气潮湿多雨,病菌开始侵染,有伤口和急风暴雨更易感染,温度22~28℃,相对湿度90%以上,土壤PH为5.5~6时有利于病菌孢子萌发。老叶一般于4月份开始发病,新叶则从8月份开始发病。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如果整株受害严重,幼芽刚萌发时亦受侵染发病。
2、措施;栽培兰花选择空气比较流通的场所,可大大减少炭疽病的发生。但也不能太通风,因为空气太流通,湿度太小,不利于兰花生长。兰盆排放疏密应适当,绝对不能太密,以免兰叶互相交错、重叠,影响通风透气,使炭疽病菌交叉传染。温度在22~28℃以上、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最易致炭疽病菌的繁殖和传播,因此,一定要把温度和湿度控制在此界限以下。对控温,有两种办法:一是在高温季节架遮荫网,遮去部分强光;二是向地面、墙面、花架喷水或洒水,每天3~4次,降低温度。兰花在梅雨季节、暴雨转晴或连续阴雨高温后,因高温高湿,最易暴发炭疽病。在这段时间,除做好栽培场所的通风透气外,还应尽量减少叶面喷水和兰盆浇水次数,最好停止喷水和浇水,争取把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当相对湿度过大难以控制时,也可用鼓风机或电风扇定时吹风,对控湿十分有效。炭疽病一般在春夏季开始发生,7~8月最严重,应抓住这个关键时机喷药,不仅要喷叶面,更要喷叶背,这样才能彻底灭菌。对预防不力、已造成炭疽病蔓延为害并入土侵害到兰根的,光靠表面喷药已不能根治,一定要换盆换土,把整盆兰花倒出,除去旧土,剪去病叶、病根、病芽,用清水洗净,再用10000倍喷克稀释液喷叶,并浸泡兰根2~3h,取出晾干后重新用新土上盆。若再用旧兰盆,一定要清洗,浸泡农药消毒,并曝晒1天。也可在新叶抽出时,定期定时交替喷药,50%多菌灵500倍,50%克菌丹500倍液,50%苯菌灵1500倍,0.5%~1%等量式波尔多液,7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7-10天1次,共4-5次

第2题:

说明热水采暖系统存在空气的原因、危害及排除的措施。


正确答案: 产生的原因:
①系统未充水以前系统内充满空气;
②系统运行中补充的冷水中含有空气,经加热后由水中析出。
存在空气的危害:
①减少散热器散热的有效面积;
②破坏系统的正常运行;
③对系统设备、管道具有腐蚀作用。
排除空气的方法:
①在系统的最高点设置排气装置;
②在每组散热器上设置排气阀;
③保证系统干管正确的坡向、坡度。

第3题:

深孔爆破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对()、药包制作方式及()、()进行详细说明。


正确答案:孔深、孔径、孔距;每孔装药量;联炮方式

第4题:

鼠疫通过老鼠传播,但是对老鼠危害不大。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餐饮业控制苍蝇危害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拍打诱捕
②毒蝇纸诱杀
③灭蝇灯引诱
④杀虫剂(溴氰菊酯)的使用
⑤风幕、纱幕及双道门设置

第6题:

如何防治老鼠?


正确答案:治理卫生死角和硬化住宅周围环境,堵塞鼠洞,管理好糊口垃圾、粪便。可采用物理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和化学防治方法进行防治。

第7题:

化肥对土壤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化肥对土壤的危害:化肥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除了化肥中所含的重金属元素、放射性元素的影响外,化肥施用通过反馈过程对土壤环境以及对水、气环境也发生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是土壤的性质的变化,水环境的富营养化,以及土壤气体对大气圈的影响。
减少化肥对土壤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1.调整化学肥料结构;
2.普及平衡施肥技术,减少化肥用料;
3.有机无机肥混合施用;
4.科学施肥,减少化肥的损失;
5.合理灌溉,减少化肥流失;
6.适当调整种植业结构,充分利用豆科作物的固氮肥源,减少化肥使用量。

第8题:

简述危害果树的天牛主要种类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种类:桑天牛、星天牛、红颈天牛、苹果枝天牛
防治:(1)人工捕杀(2)人工灭卵(3)树干涂白(4)熏杀

第9题:

试述噬菌体对发酵工业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危害:轻则延长发酵周期,影响产品产量,重则引起倒罐,甚至被迫停产。预防措施:不使用可疑菌种,保持环境卫生,不随便排放或丢弃活菌,注意通气质量,加强管道及发酵罐灭菌,筛选抗性菌株。发现噬菌体污染的应急措施:尽快提取产品,使用药物抑制,改用抗性菌株。

第10题:

论述沙质荒漠化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成因:①风蚀和水蚀致使土壤物质流失②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或经济特性退化③自然植被长期丧失
危害:①侵蚀农田牧场②土地质量降低,农牧业生物生产量减少③破坏建设工程和生产设施④污染环境防治
措施:①工程与水利措施②林草措施③农业耕作措施④完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