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八角种植技术。

题目

论述八角种植技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不属于八角茴香处方用名的是

A、大茴香

B、八角茴香

C、八角

D、大料

E、小茴香


参考答案:E

第2题:

“八角楼的灯光”的八角楼位于()。

  • A、茅坪
  • B、茨坪

正确答案:A

第3题:

要体现统一原则,下列关于三棵树种植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树种最好是相同或类似

B、最好同为常绿或落叶树种

C、种植距离最好有变化

D、三棵树最好种植在一直线上


参考答案:D

第4题:

道路分车带上选择的植物一般要求喜光、分蘖性弱且耐耐干旱贫瘠等。下列植物中适合在分车带上种植的是()

  • A、圆柏
  • B、八角金盘
  • C、丝兰
  • D、银杏

正确答案:A

第5题:

下列哪种植物的花为圆锥状聚伞花序()。

  • A、山茶
  • B、八角金盘
  • C、月季
  • D、瑞香

正确答案:B

第6题:

不属于八角茴香处方用名的是

A.大茴香
B.八角茴香
C.八角
D.大料
E.小茴香

答案:E
解析:

第7题:

论述板栗种植技术。


正确答案:板栗是我国栽培最早的经济树种之一,板栗的利用价值很高,坚果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淀粉,其支链淀粉含量高,粉质纪腻,同时,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品质宜人。
1、造林地选择:宜选择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酸性或微酸性的红壤,红黄壤、黄壤等山地造林。
2、造林整地方法:每年的秋、冬进行整地。采取带状整地方式整地。小于25度山坡地整地时,沿等高线修筑宽1—1.5米的平台,平台间距4—5米,再在平台中心线挖种植坑,坑距为4米,坑的规格为80厘米×80厘米×60厘米(长×宽×深);坡度大于25度的山坡地可因地制宜,按株行距4×5米沿等高线挖鱼鳞坑,坑的弧长1米,底宽0.4米,埂高0.4米。
3、挖坑及回土:挖坑时,将表土和心土分别堆放于坑的两边,并将杂草、树根、石块捡净,回土时,先回表土再回心土,回土面要略高于坑面10—20厘米为宜。
4、种植方法:一般选择果树落叶后的12月至翌年3月上荀萌芽展叶前定植为宜。最好是选择阴雨天种植。定植时,先在种植坑中间挖一定植穴,然后将苗木立于穴中,使根系舒展,根痕位平或略低于坑面2—3厘米,扶直苗木即回填土,压实回±后再覆盖一层细土至苗木根痕以上5厘米左右,但不能将嫁接口填埋。
5、肥水管理:
基肥:一般在秋末落叶后施基肥为好,有些绿肥也可再雨季压肥。多采用环状或放射状沟施,在树冠的外围挖深宽为30—50厘米的施肥沟,施肥量依树势而定。树势好的少施,树势差的多施。一般每株每年施土杂质25公斤,或复合肥0.4公斤。
追肥:一般每年施两次,第一次新梢开始生长期,以氮肥为主,可增加加雌花量和促进枝叶生长;第二次在果实膨大期,以复合肥为主,可使果实饱满,增加产量。

第8题:

求黑花生的种植技术


  一、种植地块选择:选择空气、土壤、水源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地块。

  二、土壤选择:不可选用太肥沃的土地,以油沙地为最佳。要求地势平坦,排灌方便。

  三、栽培时间:3月上旬至5月上旬均可种植。

  四、种子处理:剥壳前先晒种3天,剥壳后把有病虫害、已发芽、损伤不能用的果仁剔出,其余分为大、小种子,分级播种。不宜将大小不同的种子混播。每667平方米用种子9公斤-10公斤,用"生物灵"营养液每支对水15公斤浸种3小时,以增加种子养分,同时用乐果50克进行种子消毒。在播种前每667平方米用400克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

  五、种植方式:条播,行距30厘米;穴播,春播每667平方米9497穴,行株距为39厘米×18厘米;夏播每667平方米11900穴,行株距35厘米×16厘米,每穴播2粒种子。

  六、合理施肥:底肥施用生物发酵堆肥2000公斤,尿素10公斤,磷肥35公斤,硫酸钾30公斤,硼肥0.5公斤,锌肥1公斤;同时用废烟叶烤干后粉碎与底肥混施,以防治蚂蚁。追肥:3-4叶期用矮壮素25-30毫升喷施,每隔7天喷1次,连喷3次。在花前期用"生物灵"营养液每支对水15公斤喷施,每隔10天喷施1次,连喷3次。在盛花期用泥土覆盖植株基部,使根不出土,7天后喷施"生物灵"营养液。

  七、除草:播种前每667平方米用草胺灵700克对水喷施种地,或用50%乙草胺乳油75毫升对水100公斤-150公斤均匀喷洒地面。在花生2-3叶期每667平方米用盖克100克对水喷在种地上。最后进行人工除草。

  八、病虫害防治:花生苗期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立枯病。对传播病毒的蚜虫,当花生地蚜株率达到5%-10%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对褐斑病、黑斑病、炭疽病等,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1次,连喷3次。在生长期叶子变黄时要及时检查根部,发现根腐病每667平方米用国光牌根腐灵50克对水15公斤喷施3-5次。防治蚂蚁,用钾氯粉与底肥一起混施。

  九、田间管理:花生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需水分多,若遇旱应及时浇水。花生怕涝,多雨季节应注意排涝,特别是结荚期要防渍水,以防烂果。

  十、适期收获:植株中下部叶片正常脱落,种皮呈现粉红色时收获。收获后及时晒干,以防止霉变。

黑花生是富含硒、铁、锌等微量元素和黑色素的新品种。内含钙、钾、铜、锌、铁、硒、锰和8种维生素及19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黑花生与红花生相比,粗蛋白质含量高5%,精氨酸含量高23.9%,钾含量高19%,锌含量高48%,硒含量高101%。由于黑花生富含硒和其他微量元素,在维持人体生长发育、机体免疫、心脑血管保健方面有良好作用。

  一、种植地块选择:选择空气、土壤、水源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地块。

  二、土壤选择:不可选用太肥沃的土地,以油沙地为最佳。要求地势平坦,排灌方便。

  三、栽培时间:3月上旬至5月上旬均可种植。

  四、种子处理:剥壳前先晒种3天,剥壳后把有病虫害、已发芽、损伤不能用的果仁剔出,其余分为大、小种子,分级播种。不宜将大小不同的种子混播。每667平方米用种子9公斤-10公斤,用"生物灵"营养液每支对水15公斤浸种3小时,以增加种子养分,同时用乐果50克进行种子消毒。在播种前每667平方米用400克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

  五、种植方式:条播,行距30厘米;穴播,春播每667平方米9497穴,行株距为39厘米×18厘米;夏播每667平方米11900穴,行株距35厘米×16厘米,每穴播2粒种子。

  六、合理施肥:底肥施用生物发酵堆肥2000公斤,尿素10公斤,磷肥35公斤,硫酸钾30公斤,硼肥0.5公斤,锌肥1公斤;同时用废烟叶烤干后粉碎与底肥混施,以防治蚂蚁。追肥:3-4叶期用矮壮素25-30毫升喷施,每隔7天喷1次,连喷3次。在花前期用"生物灵"营养液每支对水15公斤喷施,每隔10天喷施1次,连喷3次。在盛花期用泥土覆盖植株基部,使根不出土,7天后喷施"生物灵"营养液。

  七、除草:播种前每667平方米用草胺灵700克对水喷施种地,或用50%乙草胺乳油75毫升对水100公斤-150公斤均匀喷洒地面。在花生2-3叶期每667平方米用盖克100克对水喷在种地上。最后进行人工除草。

  八、病虫害防治:花生苗期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立枯病。对传播病毒的蚜虫,当花生地蚜株率达到5%-10%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对褐斑病、黑斑病、炭疽病等,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1次,连喷3次。在生长期叶子变黄时要及时检查根部,发现根腐病每667平方米用国光牌根腐灵50克对水15公斤喷施3-5次。防治蚂蚁,用钾氯粉与底肥一起混施。

  九、田间管理:花生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需水分多,若遇旱应及时浇水。花生怕涝,多雨季节应注意排涝,特别是结荚期要防渍水,以防烂果。

  十、适期收获:植株中下部叶片正常脱落,种皮呈现粉红色时收获。收获后及时晒干,以防止霉变。

 

  黑花生是富含硒、铁、锌等微量元素和黑色素的新品种。内含钙、钾、铜、锌、铁、硒、锰和8种维生素及19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黑花生与红花生相比,粗蛋白质含量高5%,精氨酸含量高23.9%,钾含量高19%,锌含量高48%,硒含量高101%。由于黑花生富含硒和其他微量元素,在维持人体生长发育、机体免疫、心脑血管保健方面有良好作用。

  一、种植地块选择:选择空气、土壤、水源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地块。

  二、土壤选择:不可选用太肥沃的土地,以油沙地为最佳。要求地势平坦,排灌方便。

  三、栽培时间:3月上旬至5月上旬均可种植。

  四、种子处理:剥壳前先晒种3天,剥壳后把有病虫害、已发芽、损伤不能用的果仁剔出,其余分为大、小种子,分级播种。不宜将大小不同的种子混播。每667平方米用种子9公斤-10公斤,用"生物灵"营养液每支对水15公斤浸种3小时,以增加种子养分,同时用乐果50克进行种子消毒。在播种前每667平方米用400克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

  五、种植方式:条播,行距30厘米;穴播,春播每667平方米9497穴,行株距为39厘米×18厘米;夏播每667平方米11900穴,行株距35厘米×16厘米,每穴播2粒种子。

  六、合理施肥:底肥施用生物发酵堆肥2000公斤,尿素10公斤,磷肥35公斤,硫酸钾30公斤,硼肥0.5公斤,锌肥1公斤;同时用废烟叶烤干后粉碎与底肥混施,以防治蚂蚁。追肥:3-4叶期用矮壮素25-30毫升喷施,每隔7天喷1次,连喷3次。在花前期用"生物灵"营养液每支对水15公斤喷施,每隔10天喷施1次,连喷3次。在盛花期用泥土覆盖植株基部,使根不出土,7天后喷施"生物灵"营养液。

  七、除草:播种前每667平方米用草胺灵700克对水喷施种地,或用50%乙草胺乳油75毫升对水100公斤-150公斤均匀喷洒地面。在花生2-3叶期每667平方米用盖克100克对水喷在种地上。最后进行人工除草。

  八、病虫害防治:花生苗期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立枯病。对传播病毒的蚜虫,当花生地蚜株率达到5%-10%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对褐斑病、黑斑病、炭疽病等,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1次,连喷3次。在生长期叶子变黄时要及时检查根部,发现根腐病每667平方米用国光牌根腐灵50克对水15公斤喷施3-5次。防治蚂蚁,用钾氯粉与底肥一起混施。

  九、田间管理:花生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需水分多,若遇旱应及时浇水。花生怕涝,多雨季节应注意排涝,特别是结荚期要防渍水,以防烂果。

  十、适期收获:植株中下部叶片正常脱落,种皮呈现粉红色时收获。收获后及时晒干,以防止霉变。

黑花生:该品种由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选育而成,经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检索
并化验,认为该品种黑粒花生在国内外属首创并具有高蛋白、高精氨酸、高硒、高
钾含量的优良特性,在保健食品及医疗食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黑花生植
株半直立型,株高40厘米,全生育期135天,亩产一般300公斤,高产可达400公斤
,该黑粒花生蛋白质含量高达30.68%(精氨酸在脑血管方面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
作用),钾含量700毫克/100克,锌3.7毫克/100克,硒8.3毫克/100克,分别比普
通花生高19%、48%、101%。

    黑花生鲜湿紫红,晒干乌黑,外观似翡翠,美味似核桃,是目前餐桌上最时尚
的高档佳肴和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

    黑花生是无公害、纯天然的保健食品,是当今高效农业中最有发展前景的稀有
作物。

种植技术:

一、地块选择:

    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对土壤的要求是以耕作层疏松,活土层深
    厚砂壤土最为适宜。但以黄棕壤土适宜种黑花生。据正阳土壤普查测定每1/
    15公顷产荚果500kg以上的黄棕壤地块,其土体结构是全土层厚度的45cm以上
    ,熟化耕作层在30cm左右,结荚层是松软的壤土层。土壤质地是l0cm以下的黏
    土层;10cm-30cm为粉砂黏土层。这样土体结构,其毛管孔隙上小下大,非毛
    管孔隙上大下小,上层土壤的透性能良好,下层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强,热容
    量高,使土壤中的水、肥、气、热得到协调统一,有利于花生生长和荚果形成。
 
二、整地施肥 :

    在播种前选择好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黄棕壤地块。在秋收后进
    行深耕,开春后进行浅耕多耙,即耙深耙透,耙实耙平,地平土碎无坷垃、无
    暗岱,无杂物。每亩施优质有机肥2500kg-3000kg,二铵20kg-25kg,尿素10kg
    ,氯化钾12.5kg-15kg。
 
三、起垄作畦:
   
    花生生长发育要求土壤疏松,活土层深厚。花生起垄作畦能有效地增加活土层
    ,提高土壤透气能力,以利于排灌,还能促进荚果膨大,增加饱果数,同时也
    减少秕果和烂果。但起垄可依据土壤质地而定,在黄棕壤土地块上:垄宽80cm
    ,垄沟深20cm-25cm,垄面宽60cm,垄高10cm。起垄前,施好"包馅肥",以利
    培育壮苗和增强后劲。
 
四、病虫草害防治:

    每亩用2.5%适乐时10ml-15ml,对水150ml,拌花生种15kg,防治花生茎腐病
    、根腐病;每亩用10%速灭地虫2kg,其中1kg在犁地前均匀撒施地表,1kg在
    犁地后未耙地前均匀撒垡头作土壤处理,防治地下虫危害;每亩用96%金都尔
    60ml-80ml,对水30kg,于覆膜前作土壤封闭,防治花生各种杂草。
 
五、合理密植:

    黑花生春播于4月15号前后。播种后,将种子播种在覆好地膜的畦上,每畦种
    两行,宽窄行种植,窄行30cm,宽行50cm。用定穴器打孔定穴,穴距17cm,人
    工播种,每穴点播2粒,每亩种植9000穴。播后及时在穴上用潮湿的细土,压
    上小土堆,土堆高、宽各5cm左右,以防覆膜后漏气失墒。
 
六、田间管理:
 
  1.查苗补种:
      因种子质量、土壤水分不足,整地施肥不当,病虫为害及雨涝低温等不良气
      候环境条件,造成种子的幼芽死亡,缺苗断行。因此,在播种10天-15天花
      生出苗后及时查苗,发现有缺苗的现象及时催芽补种,确保全苗。
 
  2.打孔破膜:

      地膜花生出苗后,应及时打孔破膜放苗,放苗时应掌握"放绿不放苗,好天
      放苗"的原则,当第一片真叶生出变绿展开后在上午10时以前,下午4时以后
      ,进行破膜,打孔5cm左右,用手轻轻剥掉叶子即可。随后封土将地膜压实
      ,否则灼伤幼苗。
 
  3.病虫防治:

      5月底6月上旬蚜虫点片发生时,每亩用25%阿克泰6克-10克,或44%多虫
      清乳油30ml-60ml加水30kg喷洒;6月中旬每亩用10%速灭地虫2kg,掺细土
      l0kg顷垄撒施花生根部周围防治螬、金针虫等;7月上旬每亩用40%达科宁
      80ml,加水30kg喷洒1遍-2遍,防治叶斑病、锈病。
 
  4.遇早浇水:

      在花针期、结荚期、荚果饱满期遇旱,一定要及时抗旱浇水。抗旱浇水最好
      用喷灌浇水,喷灌浇水要掌握适当延长喷灌时间,喷水量适当大一些,使沟
      内有适量存水,以利于从沟内滋润到垄内,严防大水漫对垄面。浇水后,待
      干湿适宜时,将垄沟中耕一遍,以防沟内土壤板结。确保果针及时入土和荚
      果膨大结实。但遇涝时,及时排水,严防烂果。
 
  5.控制旺长:

      在地膜花生下针至结荚期,随着隆雨期的降雨,即高温高湿到来,易造成旺
      长。为控制旺长,应在花生下针后期至结荚前期,或主茎高度35cm-40cm时
      ,每亩用20g左右的壮饱安,对水40kg叶面喷洒1遍-2遍。不但控制了旺长
      ,还能控制花生植株体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减少细胞分裂和伸长,即抑制地
      上部营养生长,使植株矮化,叶片增厚,还能促进提高根系活力,改善光合
      产物的运转与分配。因此,调节生理生化功能,增加干物质积累,改善品质
      ,增加产量。
 
  6.为防止早衰,

      在花生收获前40天左右,每亩用1.5%-2%尿素加磷酸二氢钾250克-300克
      ,对水50kg,进行叶面喷施2遍-3遍,每间隔7天-10天一次,喷液宜在下
      午4点后进行。以延长茎叶功能期和光合作用,增强根系吸收能力,促进干
      物质积累,增加产量。
 
七、适时收获
   花生收获不当,过早收获荚果不饱,果壳幼嫩种仁过秕,造成减产;收获过晚
   ,果柄、荚果易脱落,不易收获也造成减产。当花生最上部果枝叶片变黄时,
   晚上气温低于10℃时,果壳网络清晰变硬,种仁红润,方可收获。此时收获,
   花生荚果饱满,果柄不断,荚果不易脱落,确保丰产丰收高效
  
        黑花生栽培技术要点:黑花生适合中等以上肥力和沙壤土种植,抗旱抗病性强,可春播也可夏播,北方可麦后抢茬直播,一般亩播种量为9000-10000穴,每穴2-3粒,栽培方式及其它管理措施可参照当地花生品种。
  黑花生对土壤要求不严,它适宜于酸碱度ph值为5.5~7.2的各种土壤种植,种植在土层深、耕层活、土性好、排水好的土壤中最好。
  黑花生种植的地块要深耕25~30厘米,要结合冬耕亩施2500~3000公斤农家肥。次年春分时节,开始浅耕10~13厘米。要做到随耕随耙,保好土墒。当土壤深5厘米处的土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播种。
  黑花生要求起垄种植。起垄种植能够加深活土层,使其三面受光,提高地温,利于果针入土和荚果的生长发育。单行播种,株距20厘米左右,起垄时亩施入50~100公斤花生专用肥。要随时起垄、随时播种。根据土质条件,亩定植8000~11000株。最好采用地膜覆盖的方法种植。垄体高度以10~12厘米为宜。
  花生播种后1~2天内要喷施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锄草。



第9题:

简述什么是适水种植技术?


正确答案:适水种植是指根据天然降水的特点和水资源条件,合理确定种植结构、作物品种和栽培技术的种植技术。在水资源缺乏地区,应根据降水特点,合理安排作物种植结构,降低复种指数,合理轮作换茬。旱地不追求一年两熟,提倡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提高单产。要根据当地水源情况,尽量压缩旱地小麦种植面积,多种耐旱的经济作物,稳定棉田面积,发展耐旱的豆类、甘薯和花生等,既保证粮食产量,又减少灌溉用水量,从而达到整体节水的目的。

第10题:

八角又被称为()。


正确答案: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