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期统计分析电力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

题目

如何定期统计分析电力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完成电力可靠性既定的目标是电力可靠性管理的重要任务,因此,在电力可靠性目标管理过程中,应对哪些环节进行目标把关?
1、规划设计环节
电力可靠性目标能否实现,首先在于电网规划是否合理,是否以电力可靠性目标为依据开展工作。因此,在电网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影响电力可靠性指标相关因素。例如在电网规划设计时,尽量保证电网规划一步到位、减少后续完善过程、优选高可靠性设备型式,减少T接线路和同塔多回线路架设等设计模式、合理考虑配电线路供电半径、从源头考虑配电线路互供能力等。
2、物资采购环节
设备故障引起的停电损失在电力可靠性工作中占有较大比例,因此在设备采购时应充分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因素。对新建改造工程来说,选择最低的初投资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运行、维护、退役及设备故障或失效引起的成本往往是初购买成本的好几倍。对于同一类设备,招标方可选择不同的制造厂以减低采购成本。具体来说,在电力设备采购中,应充分考虑电力可靠性统计分析成果的应用行,优选高可靠性设备厂家,并处理好设备价格和设备可靠性之间的平衡。
3、基建建设环节
在电力设施安装调试过程中,对需要在役设施停运的增加配合施工,减少重复停电。不断提高电力设施安装调试质量,避免电力设施移交生产后的隐患处理与故障停运。
4、生产调度环节
从电力可靠性管理的过程分析入手,注重考虑减少停电作业次数、减少停电作业时间和减少停电户数等方面的重点改进工作。在综合生产计划和电网运行维护等环节中,应规范综合生产计划流程、抢修流程、检修流程、停复役流程,加强生产计划的刚性执行与标准化工期的应用。
5、营销环节
在营销管理过程中,加强用户报装接电和设备管理,了解掌握高压用户停电检修计划并及时将用户报装接电、停电检修信息通报相关部门,同时结合本单位停电计划及运行方式安排,指导用户合理安排设备检修,督导用户制定提高电力可靠性措施并落实整改。
6、农电环节
加强农网设备综合检修和停电计划管理,收集、审核、分析农网供电可靠性数据。将农网供电可靠性规划目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统一纳入公司规划和综合计划管理。

第2题:

电力可靠性指标是电力设施健康水平和电力系统运行各环节的量化描述。

A

B



第3题:

简述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第4题:

设备部点检员负责根据可靠性管理指标完成情况下达月度(设备定期维护工时),跟踪检查检修单位对定期维护工时的完成情况,有权向设备部()提考核意见。

  • A、设备部专工
  • B、可靠性专业
  • C、设备部主任

正确答案:B

第5题:

输变电设施可靠性指标如何分类?
对纳入统计的输变电设施,其可靠性的统计评价指标可分为时间类指标(如可用系数运行系数计划停运系数强迫停运系数等)和次数类指标(如计划停运率非计划停运率强迫停运率等)。

第6题:

电力可靠性评价包括指标评价和工作质量评价。

A

B



第7题:

简述电力可靠性监督情况。
(1)外部监督。主要是指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监督。电监会于2007年4月10日通过了《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电监会24号令),2007年5月10日起正式施行。2008年1月10日电监会进一步规范监督工作方法,又发布了《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工作规范》(电可〔2008〕2号)。
(2)内部监督。包括上级单位督查、同级单位互查、单位内部自查三种方式。

第8题:

如何定期统计分析电力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
(1)每月开展电力可靠性基础数据和状态数据统计分析,及时掌握其变化情况。
(2)每季度对电力可靠性评价指标进行诊断分析,掌握电网和设备运行状况,找出影响指标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改进措施。
(3)每年度对电网和设备可靠性数据开展全面分析,查找影响指标的主要因素,评估电网和设备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订改进措施,并预测指标发展趋势,为制订下年度电力可靠性指标计划提供依据。

第9题:

电力系统可靠性常通过可靠性指标进行()度量。
定量

第10题:

可靠性指标的分配问题是指(),是可靠性预计的逆过程,即在已知系统可靠性指标时,如何考虑和确定其组件单元的可靠性指标值。


正确答案:可靠性指标的分配问题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