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再热汽温的调整原则?(规程)

题目

主、再热汽温的调整原则?(规程)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⑴机组运行期间,锅炉过热器出口汽温和再热器出口汽温应保持540.6℃,汽机高中压主汽门前入口汽温537℃。
⑵过热器出口汽温的调节采用两级减温方式,一级减温器位于分隔屏入口,被调量为后屏过热器出口汽温,二级减温器位于屏式过热器入口,被调量为过热器出口汽温,正常值为540.6℃,允许的高限为545℃,低限为530℃。两侧蒸汽温度偏差允许值为14℃,过热汽与再热汽温度之差最大不超过28℃。
⑶蒸汽温度的调整应以烟气侧为主,蒸汽侧为辅。烟气侧的调整主要是改变火焰中心的位置和流经过热器及再热器的烟气量,以达到调整蒸汽温度的目的。蒸汽侧的调整是根据蒸汽温度的变化情况,适当调节相应减温器的减温水量,即可达到调整汽温的目的。
⑷在进行蒸汽温度调整时,操作应平稳、均匀,以防止引起蒸汽温度的急剧变化,确保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⑸再热器出口汽温由燃烧器摆动角度进行调节。只有当燃烧器摆动角度控制达极限位置,汽温仍超过额定值5℃时,方可采用再热器入口减温器的喷水调节。
⑹正常运行期间,主、再热汽温定值是负荷函数。
⑺运行中主蒸汽温度急剧上升,自动调节装置无法将汽温降到正常范围时,应降低锅炉燃烧率,手动调整汽温并查明汽温升高的原因。
⑻运行中再热汽温急剧上升,自动调节装置无法恢复到正常范围,应立即降低锅炉燃烧率,将燃烧器火咀摆动角降至最低,使用喷水减温调整再热汽温至正常范围。
⑼运行期间,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如发生故障,应立即将自动汽温调节装置切为手动,并立即通知热工设法尽快恢复自动调节装置运行。
⑽低负荷运行及滑参数停机过程中,应调整好减温水量,保证主再热汽温具有一定的过热度,防止水击事故的发生。
⑾当机组发生MFT时以及运行中主汽温度急剧下降无法恢复时,过热器及再热器减温水快关阀强行关闭。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锅炉吹灰时,负荷在()以上,主、再热汽温稳定,投油燃烧时,空预器应()。并调整炉膛负压正常,引、送风机运行稳定


参考答案: 60%;连续吹灰

第2题:

运行中如何调整再热汽温?


正确答案:(1)调整火焰中心高度,可通过调整喷燃器摆角,倒换制粉系统来实现。
(2)减温水投入自动做为辅助手段,防止超温。
(3)调整燃烧二次风及辅助二次风量也可对汽温调整有一定作用。
(4)出现超温时可以通过减负荷来降低烟温实现调温作用,另外应该加强吹灰保证受热面清洁,防止超温。

第3题:

影响锅炉效率的主要因素是()。

A、主汽温度、再热汽温

B、主汽压力、再热汽压

C、主汽流量、给水流量

D、烟气氧量、排烟温度、飞灰及炉渣可燃物


参考答案:D

第4题:

主、再热蒸汽分别进入高、中压缸,因此主、再热汽体温度只要不超过规程允许范围即可。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简述机组滑参数停运过程中要控制主再热汽温、主再热汽压、负荷下降速度的范围。


正确答案: (1)主、再热蒸汽降温速度:≤1℃/min。
(2)主、再热汽压<0.098MPa/min。
(3)负荷下降速度:<3MW/min。

第6题:

主再热汽温下降至520℃时机组带额定负荷;若继续下降应()。


参考答案:滑压运行降负荷

第7题:

汽轮机冷态启动冲转参数为:主汽压力()、温度(),再热汽压力()、温度(),主、再热汽温度偏差不大于(),两侧主汽温偏差不超过(),蒸汽过热度在()以上。


正确答案:8.92Mpa;360℃;1Mpa;320℃;83℃;14℃;56℃

第8题:

锅炉运行中应合理调整燃烧,严密监视汽温变化,保证锅炉出口过热汽温,再热汽温在合适范围内即()℃,过热与再热汽温差不超过()℃。并且受热面管壁不超温。


参考答案: 540+5-5;30

第9题:

点火初期,主汽温度上升、再热汽温上不来的原因?


正确答案: 点火初期,主汽量较少,经过左右主汽管疏水、高旁后疏水、#1~3疏水袋疏水的排汽,进入再热器的汽量很少,甚或没有,由于汽压低,蓄热、传热系数均低,无法将再热器的热量带出,再加上旁路管道、再热汽冷段、低再高再的预热,使再热汽温上不来,等锅炉起压至0.5MPa以上时,再热汽温就会逐渐赶上来,若要早点提高再热汽温,减少主、再热汽偏差,可以关闭高旁后疏水、#1~3疏水袋疏水阀,有利于提高再热汽温。

第10题:

简述再热汽温用喷水减温调整的危害?


正确答案:使用喷水减温将使机组的热效率降低。这是因为使用喷水减温,将使中、低压缸工质流量增加,这些蒸汽仅在中、低压缸中做功,就整个回热系统而言,限制了高压缸做功能力,而且,在原来热循环效率越高的情况下,如增加喷水量,则循环效率降低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