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8个月,因“右面部红斑渐大8月余”就诊。查体:右面部耳

题目

患儿,女,8个月,因“右面部红斑渐大8月余”就诊。查体:右面部耳屏前方可见一面积约1.5cm*1cm的红斑,稍突出平面,表面不平,色鲜红,境界清楚,质软。.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葡萄酒色斑
  • B、鲜红斑痣
  • C、蔓状血管瘤
  • D、海绵状血管瘤
  • E、草莓状血管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60岁,因“右面部及上唇部红色肿物渐大40年”就诊。查体:见右面部及上唇部有一大小约15cm*10cm*10cm的肿物,表面不平,触之有搏动感,色暗红。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葡萄酒色斑
  • B、脂肪瘤
  • C、蔓状血管瘤
  • D、海绵状血管瘤
  • E、神经纤维瘤

正确答案:C

第2题:

患者女性,24岁。因反复发生面部红斑、脱发、口腔溃疡2年,病情加重1个月,伴发热、头痛就诊。查体T39.8℃,面部对称蝶形红斑,患者不能准确回答提问,伴定向障碍,颈部轻度抵抗。提示该患者预后差的主要证据是()

  • A、皮肤红斑
  • B、脱屑
  • C、发热
  • D、口腔溃疡
  • E、患者定向障碍
  • F、头痛

正确答案:C,E,F

第3题:

患儿,女,6岁。因右侧面部红斑就诊,皮损出生时即有,随着年龄增加有增大趋势。体格检查:局部大片红斑,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压之褪色。该患者诊断应首先考虑()。

  • A、表皮痣
  • B、脂溢性角化病
  • C、面部丹毒
  • D、鲜红斑痣
  • E、血管角皮瘤

正确答案:D

第4题:

多选题
患者女性,24岁。因反复发生面部红斑、脱发、口腔溃疡2年,病情加重1个月,伴发热、头痛就诊。查体T39.8℃,面部对称蝶形红斑,患者不能准确回答提问,伴定向障碍,颈部轻度抵抗。本病处理为()
A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

B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

C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D

避免日晒

E

避免妊娠

F

避免感染


正确答案: D,F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单选题
患儿,女,6岁。因右侧面部红斑就诊,皮损出生时即有,随着年龄增加有增大趋势。体格检查:局部大片红斑,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压之褪色。该患者诊断应首先考虑()。
A

表皮痣

B

脂溢性角化病

C

面部丹毒

D

鲜红斑痣

E

血管角皮瘤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患儿,女,8个月,因“右面部红斑渐大8月余”就诊。查体:右面部耳屏前方可见一面积约1.5cm*1cm的红斑,稍突出平面,表面不平,色鲜红,境界清楚,质软。.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葡萄酒色斑
  • B、鲜红斑痣
  • C、蔓状血管瘤
  • D、海绵状血管瘤
  • E、草莓状血管瘤

正确答案:E

第7题:

患者女性,24岁。因反复发生面部红斑、脱发、口腔溃疡2年,病情加重1个月,伴发热、头痛就诊。查体T39.8℃,面部对称蝶形红斑,患者不能准确回答提问,伴定向障碍,颈部轻度抵抗。本病处理为()

  • A、甲泼尼龙冲击治疗
  • B、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
  • C、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 D、避免日晒
  • E、避免妊娠
  • F、避免感染

正确答案:A,B,C,D,E,F

第8题:

女性,36岁,因右面部耳前刀砍伤3年前来就诊。查体:右耳前纵行线状瘢痕长约8cm,右侧额纹消失,右眼睑闭合不全,右口角向下移位,不能做鼓气与吹哨动作。如果选用吻合血管神经的肌肉移植,通常可以选择下列肌肉,除了()。

  • A、背阔肌
  • B、股薄肌
  • C、胸大肌
  • D、胸小肌
  • E、足拇展肌

正确答案:C

第9题:

单选题
女性,36岁,因右面部耳前刀砍伤3年前来就诊。查体:右耳前纵行线状瘢痕长约8cm,右侧额纹消失,右眼睑闭合不全,右口角向下移位,不能做鼓气与吹哨动作。如果选用吻合血管神经的肌肉移植,通常可以选择下列肌肉,除了()
A

背阔肌

B

股薄肌

C

胸大肌

D

胸小肌

E

足拇展肌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单选题
患儿,女,8个月,因“右面部红斑渐大8月余”就诊。查体:右面部耳屏前方可见一面积约1.5cm*1cm的红斑,稍突出平面,表面不平,色鲜红,境界清楚,质软。.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葡萄酒色斑

B

鲜红斑痣

C

蔓状血管瘤

D

海绵状血管瘤

E

草莓状血管瘤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