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硬膜外阻滞是指()

题目

低位硬膜外阻滞是指()

  • A、C5~T6椎间隙穿刺
  • B、C6~T12椎间隙穿刺
  • C、T12~L5椎间隙穿刺
  • D、骶裂孔穿刺
  • E、肌间沟穿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可能损伤直肠的硬膜外间隙阻滞术是( )。

A、胸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

B、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阻滞术

C、颈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

D、腰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

E、骶管硬膜外间隙阻滞术


参考答案:B

第2题:

低位硬膜外麻醉后,血压立即有所下降的原因

A、副交感神经被阻滞

B、交感神经被阻滞

C、全脊髓麻醉

D、局麻药误注入蛛网膜下腔

E、局麻药中毒反应


参考答案:B

第3题:

小儿硬膜外间隙神经阻滞术的操作要点除外( )。

A、小儿黄韧带薄弱,刺破黄韧带可没有落空感

B、12岁以下的小儿多需要深度镇静或基础麻醉

C、小儿硬膜外阻滞只可以采用正中入路法

D、一般进行低位硬膜外阻滞

E、确定进入硬脊膜外腔后,注入试验量局麻药1%利多卡因0.1mg/kg


参考答案:C

第4题:

A.高位脊麻
B.低位脊麻
C.高位硬膜外阻滞
D.低位硬膜外阻滞
E.鞍麻

在腰部各棘突间隙穿刺的硬膜外阻滞称为

答案:D
解析:

第5题:

刘女士,30岁,因盆腔脓肿需行手术,患者的麻醉方式应选择

A、高位硬膜外阻滞

B、全身麻醉

C、低位硬膜外阻滞

D、骶管阻滞

E、神经阻滞麻醉


参考答案:C

第6题:

治疗脊椎性腰背痛、下肢痛可采用的阻滞术是( )。

A、颈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

B、胸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

C、骶管硬膜外间隙阻滞术

D、腰部蛛网膜下隙阻滞术

E、腰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


参考答案:E

第7题:

低位硬膜外麻醉后,血压立即下降的原因

A、副交感神经被阻滞

B、局麻药中毒

C、痛觉消失而精神放松

D、交感神经被阻滞

E、不显性脱水


参考答案:D

第8题:

治疗脊椎性腰背痛、下肢痛可采用下列哪种阻滞术?( )

A、腰部蛛网膜下隙阻滞术

B、颈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

C、骶管硬膜外间隙阻滞术

D、胸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

E、腰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


参考答案:E

第9题:

刘女士,30岁,因盆腔脓肿需行手术,患者的麻醉方式应选择

A.高位硬膜外阻滞
B.全身麻醉
C.低位硬膜外阻滞
D.骶管阻滞
E.神经阻滞麻醉

答案:C
解析:
椎管内麻醉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脊膜外阻滞。

硬脊膜外阻滞:

硬脊膜外阻滞也称硬膜外阻滞,是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间隙,阻滞脊神经根。使其支配区域产生暂时性麻痹的麻醉方法。适用于除头部以外的任何手术。

分类

根据硬膜外阻滞部位不同,可分为:1.高位硬膜外阻滞 于颈5~胸6之间进行穿刺,阻滞颈部及上胸段脊神经,适用于甲状腺、上肢或胸壁手术,目前已罕用。2.中位硬膜外阻滞 穿刺部位在胸6~胸12之间,常用于腹部手术。3.低位硬膜外阻滞 穿刺部位在腰部各棘突间隙,用于下肢及盆腔手术。4.骶管阻滞 经骶裂孔进行穿刺,阻滞骶神经,适用于肛门、会阴部手术。【该题针对“实践能力-麻醉护理-局部麻醉(局部麻醉药中毒、局部麻醉的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第10题:

A.高位脊麻
B.低位脊麻
C.高位硬膜外阻滞
D.低位硬膜外阻滞
E.鞍麻

平面在T10以下的蛛网膜下腔阻滞称为

答案:B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