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的心电图无诊断价值的改变是()

题目

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的心电图无诊断价值的改变是()

  • A、P波与QRS波群无关,可见心室夺获
  • B、P波与QRS波群有关,P—P
  • C、P波与QRS波群无关,而无心室夺获
  • D、P波与QRS波群有关,偶有心室夺获
  • E、QRS波群为室上性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心室律绝对不规则的心电图是

A、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

B、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C、心房颤动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D、心房颤动不伴房室传导阻滞

E、房性心动过速


参考答案:D

第2题:

心室律规则的心电图可见于

A、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B、心房颤动

C、心房扑动以2:1至4:1下传

D、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

E、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参考答案:E

第3题:

心室律规则的心电图可见于

A.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B.心房颤动

C.心房扑动以2:1至4:1下传

D.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

E.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正确答案:E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时PR间期固定延长,PP间期及RR间期恒定,故听诊心律正常而整齐,而其他心律失常听诊时均有心律不齐。

第4题:

患者女性,32岁,胸闷、头昏症状。心电图如图5-18所示: 应诊断为()

A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

B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C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D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E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D
窦性心动过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解析:心电图显示窦性频率为118次/分,各导联P-P间期基本规则;QRS波群呈室上性,R-R间期规则,频率为38次/分;心房率>心室率,P波与QRS波群无相关性。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所有室上性冲动均不能下传心室,故心室将由交界区或心室异位起搏点所控制。当由交界区起搏点控制心室时,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形态正常,室率缓慢而规则,频率一般在40~60次/分。

第5题:

患者男性,25岁,感冒后3天,因心悸就诊。心电图如图3-14-2所示,诊断为:

A、房性心动过速

B、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

C、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

D、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E、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参考答案:B

第6题:

心电图上表现RR间距规则的是

A、心房颤动

B、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C、心房扑动呈2:1~3:1下传

D、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E、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


参考答案:D

第7题:

患者女,64岁。突然出现心慌,伴短暂晕厥。心电图如图3—9所示,图3—9A为入院时描记的,图3—9B为晕厥时监护导联的心电图。

图3—9A的心电图诊断

A.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B.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C.干扰性房室脱节

D.2:1房室传导阻滞

E.房室结双径路


正确答案:A

第8题:

P-R间期延长>0.21秒见于

A、干扰

B、交界性早搏

C、等频性干扰性房室脱节

D、房室结慢经路向前传导

E、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参考答案:ADE

第9题:

患者女性,32岁,胸闷、头昏症状。心电图如图所示,应诊断为()

A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

B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C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D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E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D
窦性心动过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解析:心电图显示窦性频率为118次/分,各导联P-P间期基本规则;QRS波群呈室上性,R-R间期规则,频率为38次/分;心房率>心室率,P波与QRS波群无相关性。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所有室上性冲动均不能下传心室,故心室将由交界区或心室异位起搏点所控制。当由交界区起搏点控制心室时,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形态正常,室率缓慢而规则,频率一般在40~60次/分。

第10题:

房室传导阻滞诊断要点是Ⅰ°AVB时P-R间期();Ⅱ°Ⅰ型ΑVB时P-R间期(),有();Ⅱ°Ⅱ型AVB时P-R间期(),有QRS脱漏;Ⅲ°AVB时完全性房室脱节,即(),可见()心律(交界性或室性)。


正确答案:>0.20s;逐渐延长;QRS脱漏;等长;P与QRS无关;逸搏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