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官报新闻发行工作通过哪些环节?由哪些部门负责?

题目

唐代官报新闻发行工作通过哪些环节?由哪些部门负责?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工作由哪些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正确答案: 根据民政部等五部2009年印发的《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规定》,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工作,由部队军务、干部、营房部门和地方政府民政部门优抚安置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第2题:

欲增强我国新闻时效应当抓住哪些环节?


正确答案: 新闻时效要求迅速及时地把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报道出去,最大程度地缩减新闻事实的发生与报道出去这两者之间的时间距离。增强我国新闻时效应当抓住以下七个环节:
(1)新闻从业人员的时间观念要转变、强化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亟需信息,新闻报道的时间性就是富民政策的桥梁,也是新闻从业人员新时期群众观点的具体体现,更是一个国家新闻事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这个观念若不强化,新闻从业人员就可能落伍,对工作就意味着一种渎职。
(2)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作风修养要增强
记者一旦获取某个新闻线索后,就迅速占有理想的交通工具,在赶赴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后,尽快占有通讯工具,一旦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后,立即通报编辑部;编辑要“热件热处理”,不能慢条斯理;新闻单位各方面的管理人员,要采取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将有价值的最新事实传播、发送到受众那里。
(3)采编人员的分工不宜过细
我国新闻单位现有体制对采编人员的分工过于细致,应当迅速改变。原则是应适应新闻工作的规律和根据新闻报道的需要,适当的分工是可以的,也是需要的,但过细、过死,人为的画地为牢、囿于一隅,无疑是一种作茧自缚。
(4)先简后详地搞连续报道
面对一个新闻事实,特别是一个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为了赢得时间,记者可先就新闻的结果发一个简讯,然后再通过深入采访,就新闻事实、事件的背景、起因、发展情况、影响范围及各界的评述等,作深度、连续的报道。
(5)简化审稿制度
新闻的特性要求人们,稿件除了在写作、修改、排版、印刷等必要环节上停留一些时间外,不应当在任何人的桌面上耽搁。新闻稿件无须篇篇送审,可审可不审的就不审。西方通讯社及新闻媒介新闻时效之所以快,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从记者采写稿件到报道出去,中间没有太多的环节,稿件到了编辑手中,只消几分钟时间就可发出,最快的仅一二分钟。
(6)尽可能更新通讯设备和交通工具
发达国家通讯技术自动化程度相当高,新闻从采写到传播,基本自动化。我国的报业采写编排技术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有的地方条件相对比较落后,一下改变我国物质基础薄弱的现状不切实际,但在一定程度上更新通讯设备和配备交通工具,还是可望可即的。
(7)组织强有力的多渠道发行网
影响新闻时效的主要症结是发行问题,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发行制度若能改革,其意义决不仅限于增强新闻时效,实在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建立强有力的发行制度,相信我国的新闻时效会不断地跨上新台阶。

第3题:

粮食经营由哪些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参考答案: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监总局制定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规定,工商行政管理、质量监督、卫生、价格、财政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有关的工作。其中:
(1)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粮食经营者从事粮食收购、储存、运输活动和政策性用粮的购销活动,以及执行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对粮食加工活动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无食品生产许可证进行加工销售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并负责对粮食加工环节中的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3)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粮食经营活动中的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以及粮食销售活动中的囤积居奇、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扰乱市场秩序和违法违规交易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4)卫生部门,负责粮食加工、销售单位的卫生许可及与许可相关的监督检查,对成品粮储存中造成腐败变质、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或添加剂超过允许限量等危害群众健康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5)价格主管部门,对粮食经营者未按照规定告知、公示粮食收购价格,或采取压级压价,哄抬价格、价格欺诈、垄断或者操纵价格,或不按照规定执行最低收购价,不执行价格干预措施和紧急措施等价格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第4题:

明代邸报的传递和发行主要通过哪些环节?


正确答案:(1)通政司:是朝廷政事信息的总汇。
(2)六科:即吏、户、礼、兵、刑、工。由六科派人分发。
(3)提塘:负责消息的传递。

第5题:

唐代官报是怎样产生的?


正确答案: 它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情况如何?
1)唐朝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并有国际交往。百官要了解朝政,对外也需作宣传介绍,这种形势必然促进政治、经济信息的公开传播。
2)传播工具如:笔、墨、帛、纸等都已具备。于是,新兴的传播媒介即最早的手写新闻——封建官报便应运而生了。

第6题:

企业发行上市过程中保荐机构主要负责哪些工作?


正确答案: (1)协助企业拟定改制重组方案和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2)根据《保荐人尽职调查工作准则》的要求对企业进行尽职调查;
(3)对公司主要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等进行辅导和专业培训,帮助其了解与股票发行上市有关的法律法规,知悉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定义务和责任;
(4)帮助企业完善组织结构和内部管理,规范企业行为,明确业务发展目标和募集资金投向等;
(5)组织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制作发行申请文件,并依法对公开发行申请文件进行全面核查,向中国证监会尽职推荐并出具发行保荐书及发行保荐工作报告等;
(6)组织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对中国证监会的审核反馈意见进行回复或整改;
(7)负责证券发行的主承销工作,组织承销团承销;
(8)与发行人共同组织路演、询价和定价工作;
(9)在发行人证券上市后,持续督导发行人履行规范运作、信守承诺、信息披露等义务。

第7题:

清代官报的发行制度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清朝入关之后,参考明代官报发行体制,集训在全国范围内发行邸报,即经由通政史司,六科,提塘三个环节。
通政史司是收受臣僚章奏的机关。
六科是发抄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的机关。
提塘主要负责管保的抄传发行工作。
清代皇权高度集中,官报的抄传发行工作,包括谕旨和章奏哪些应发,哪些不宜发抄,往往由皇帝作最后决定。
清代的官报发抄活动是逐日进行的,官报的发行活动也是逐日进行的。
清代官报的内容,基本上由宫门抄,上谕、臣僚章奏三部分组成。清代官报的读者主要是各级政府官员。

第8题:

银监会官方网站发布的新闻材料,由新闻宣传部门拟定并须报分管负责人审签,与新闻专职部门商定发布时机等事宜后,由新闻专职部门负责发布。()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9题:

清朝政府在近代出版过哪些公开发行的官报?颁布布过哪些新闻法律?


正确答案: 清朝的前期和中期,只有在政府机构内部传递的抄,没有公开发行的官报。感丰元年(1851年),有人上书建议由中央政府刊官报,受到咸丰皇帝的斥责:“识见错廖,不知政体,可笑之至。”以后遂不慑再议。直到1896年光绪皇帝才批准将强学书局改为官书局,出版《官书局报》和《官书局汇报》。“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又批准将上海《时务报》改为《时务官报》但因政变发生而末能实现。到了1901年,直隶总督袁世凯才率先在天津办了《北洋官报》。接着,张之洞在开昌办了《湖北官报》,江西办了《江西日日官报》,河南办了《豫省中外官报》。1906年,商部办了《商务官报》,学部办了《学务官报》。在此基础上,1907年清政府正式出版了中央官报——《政治官报》(后改名《内阁官报》)清政府创办官报的目的,是为了钳制言论。因为当局对民办报的兴起,《听之不能,阴之不可,惟妙惟肖有由公家自设官报》这一条路可走。
清朝政府钳制言论的另一途径,是颁布布新闻法律。1906年7月,清廷颁布布了《大清印刷物专律》,共6章11款。其中规定:凡印刷出版物必须“明白印刷人姓名及印刷所在”;印刷物中有“令人阅之有怨恨或侮谩,或加暴于皇帝、皇族或政府,或煽动愚民违背典章国制者”,即构成“讪谤”罪,要处以10年以下监禁;还授以地方官吏以逮捕被告和封闭印刷所的权力。同年稍后,清廷又颁布布了《报章应守规则》,作为对前一法律的补充。其中规定,新开报馆必须经警察所批准,严禁报刊登载“诋毁宫廷”、“亡议朝政”、“妨害治安”、“败坏风俗”和涉及“内政外交秘密”、的文字。1908年1月,清廷正式颁布布《大清报律》。
其内容除上述各条外,还规定:报纸创刊前必须向有关机关登记,并交纳保证金;第期报纸出版前必须警察机关审查;所刊内容有违禁者永远禁止发行;禁止刊登末经官报、阁抄发布的谕旨、章奏;在国外出版的报刊有违禁者由海关没收销毁,等等。这些法律的予头主要是对准革命派报,当然也殃及了改良派报刊。据不完全统计,从1898年到1911年,到少有53家报馆被封,27个报人被害。

第10题:

由哪些部门负责军人退役后的医疗保险管理工作?


正确答案: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地区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