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题目

简述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 1)元好问诗歌现存1400余首,其中最感人的作品,是他在金亡后写的丧乱诗,真是字字血,声声泪,具有极苍凉而骨力苍劲的独特风格。
2)元好问擅长各种诗体,以七律和七绝成就最突出。作为遗民,他在晚年还写了不少咏物诗、山水诗、题画诗和应酬诗,技巧更成熟,且不失其一贯的豪健之气。

第2题:

简述《尸语故事》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尸语故事》。又名《说不完的故事》,是一部民间故事集,共有故事30多篇。
思想内容:
(1)揭露统治者的凶残、贪婪、愚蠢、卑怯,如《真赛》、《龙女智斗国王》等;
(2)婚姻爱情故事,如《夺心姑娘》等;
(3)赞美友爱互助、诚实善良等品质,如《诚实少年》、《金翅鸟》等;
(4)揭露某些宗教徒骗人面目,如《猪头卦师》;
(5)还有批评嫉妒行为的,总体而言,大部分故事具有积极健康的思想内容,但也有些宣扬宿命论等消极厌世思想。
艺术特点:
(1)故事情节比较曲折,富于变化,描写细腻,想象丰富,并具神话色彩;
(2)语言朴实无华,没有浮词艳语,散文叙说通俗流畅,有些故事中间插入少量谣谚型唱词,更加活泼生动;
(3)用大故事将许多故事串联起来。故事的数量可增可减;也可以自由抽换,极为灵活方便。

第3题:

简述龚自珍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龚自珍又名易简、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龚自珍是中国近代一位开风气的启蒙思想家,在学术上与魏源齐名,人称“聋魏”。他也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首开风气的爱国诗人。著作编为《龚自珍全集》。
龚自珍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有:
其一,揭露现实,抨击“衰世”。他以敏锐的思想、犀利的诗风,揭露当时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指出当时的社会已处于“衰世”之中,并对危机四伏的现实政治予以有力的抨击批判。《行路易》、《杂诗,已卯自春组夏在京师作,得十有四首》之十二(楼阁参差未上灯),《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等都是代表作品。
其二,反对侵略,要求救国。他对国家局势极为关心,对西北边疆、东南沿海的危机更加关注,对掠夺中国财富、残害国人身心健康的鸦片和鸦片贸易极为愤恨,主张以武力对抗外国侵略。《已亥杂诗》之八十五(津梁条约遍南东)、之八十七(故人横海拜将军)可为代表。
其三,反对思想专制,呼唤个性解放。他以非凡的思想勇气,对长期以来的封建专制、尤其是清廷实行的严酷的思想钳制予以批判,主张拯救人才、解放个性。他的这种个性解放思想带有近代民主主义的启蒙品格,影响深远。《能令公少年行》、《已亥杂诗》之一百二十五(九州生气恃风霜)都是代表作品。
龚自珍的诗歌还以突出的艺术成就在近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艺术特点表现在:首先,构思神奇,想象丰富。龚自珍特别推崇庄子、屈原和李白,诗歌也较多地受到他们的启发,不少诗歌写得奇警瑰丽,形象飞动,富于浪漫气息。如《能令公少年行》、《西郊落花歌》。其次,借物寄情,深邃储蓄。他往往借外物的自然特征、兴衰变化,寄寓自己的情思,他笔下的物多有寓意,甚至有个性化的物,赋予物以强烈的主观色彩。比如他诗中一再出现的“风雷”、“落花”、“箫剑”等意象就是突出代表。第三,形式多样,风格多样。他写得较多的是五七言古体诗、七言近体诗,七言绝句为大宗,《已亥杂诗》315首全部为七绝。他还有意识地追求创作风格的多样化,他的古体诗,五言凝炼,七方奔放,近体诗,七律含蓄稳当,绝句通脱自然。他将豪壮之美与柔婉之美结合起来。第四,语言清奇多采,不拘一格。他的诗歌语言,有瑰丽,也有朴实,有古奥,也有平易,有生僻,也有通俗。一般表现为自然清丽,沉着老炼。

第4题:

简述黄遵宪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黄遵宪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是近代杰出的维新派政治家、启蒙思想家、
外交官,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爱国诗人,是“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有诗集《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黄遵宪诗歌的主要内容:其一,表现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再现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歌颂奋起反抗、效死卫国的爱国将士,讽刺批判贪生怕死、苟且偷安的投降派。其二,批判封建制度的某些方面,呼唤开明政治和变革法度,倡言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文化,建立富强开明的近代化国家。其三,描绘海外山川景物,表现异国风土民情,记载近代外国的社会政治状况、科学技术进展,展现新世界的新气象、新风貌。其四,记录与再现家乡客家山川景物、民俗风情,表现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黄遵宪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诸方面:
一、笔法灵活多变,状物写事生动真切,善于刻画鲜明的形象。写景物、写场面、写人物均极出色。
二、风格灵活多变,意境多种多样。早年甜俗浓丽、雄直率真,中年洋溢奔放、豪情勃发,晚年沉郁顿挫、气势磅礴。
三、积极探索、不断努力,大胆创新,以近代新名词、新事物、新知识入诗,创作“新派诗”,为近代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新壁垒,成为“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也为中国古典诗歌开创了新境界。
四、集中多长篇巨制,铺陈尽致,叙事周详,汪洋广博,也经常使用较长的诗句,较钞束缚,气势恢宏。
五、语言浅显,以方言俗谚入诗,直率质朴,明快自然,为近代诗歌的发展作了富有启示意义的探索。

第5题:

简述梅尧臣诗歌艺术特点,其《陶者》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 (1)诗歌艺术特点:梅尧臣作诗追求“苦硬”、“瘦劲”,喜欢平淡的风格,其实是要求平淡其表,深邃其里,内核“深远”,淡而屡深。梅诗的“平淡”具备这样的特点:构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
(2)《陶者》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此诗反映农村贫户的艰难生活,对农民寄寓深切的同情,对官吏的欺诈奴役行径表示极大的愤慨,具有深刻的批判现实意义。诗歌语言朴素平易,在看似平淡无奇的描写中,蕴涵着真实深刻的思想感情。

第6题:

试述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思想内容上,喜园林自然,而不喜官场,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人生态度。在艺术上,他重白描,重情真,反对浮夸雕饰,语言质朴无华,而又精美纯净,创造出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的艺术境界。

第7题:

简述《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通过一个"模范城镇"的19位“首要公民”为了领到一袋金币而丑态百出的故事,无情地撕下资产阶级道德清高的假面目,暴露出他们贪婪和虚伪无耻的嘴脸,同时揭示出资产阶级拜金主义的丑恶本质,无情地嘲笑于资产阶级对金钱的贪婪和寡廉鲜耻。《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在艺术上具有巧妙的构思、精心设置的情节和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等特点。

第8题:

简述柳亚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柳亚子原名慰高,字安如,后改名弃疾,字亚子。江苏吴江人。南社发起人之一。他是一位跨三个时代的诗人,坚持革命,不断前进,是他一生的追求。诗词编为《磨剑室诗词集》,散文编为《磨剑室文录》。
柳亚子一生诗歌创作数量众多,五四运动以前的诗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政治抒情诗。柳亚子是一个以诗歌为武器的人。他的诗,紧密结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激情,批判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揭露人权蹂躏、民气不扬的可悲现实。
二、怀友悼亡诗。在广泛的革命交游中,柳亚子写下了大量的怀人诗和赠友诗,表现了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和对光明未来的期待。另一些诗或痛心于革命派屡次武装起义的失败,或哀悼死难烈士,反映了现实的残酷和诗人对革命同志的深情。
三、反清讨袁诗。柳亚子从年轻时代起就有明确的反清思想,诗歌中往往将咏史和对现实的讽谕结合在一起,通过抒写南宋、明末清初的史事、人物,寄寓诗人对满清统治的批判。辛亥革命后,他的诗转为对这次革命不彻底性的批判。袁世凯演出复辟帝制的丑剧,柳亚子予以痛斥,讨伐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
柳亚子诗歌的艺术特点:
第一,激昂慷慨之气与沉郁苍凉之风相结合,形成一种悲壮美。他的诗受宋代陆游、明代陈子龙、夏完淳影响较大,也颇受龚自珍的启发。
第二,语言、风格多样,富于变化,大多清新典丽,也有时含蓄蕴藉。第三,所作多旧体诗,尤其长于七律和绝句。南社另一位发起者高旭曾有诗赞柳亚子说:“翩翩亚子第一流,七律直与三唐俦”。

第9题:

龚自珍的诗歌有什么最突出的特征、特点?(或龚自珍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龚自珍诗歌最突出的特征、特点有两方面:
(1)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有:
第一,揭露现实,抨击“衰世”。如《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得十有四首》之十二(楼阁参差未上灯)、《泳史》(金粉东南十五州)等。都是代表作品。
第二,反对侵略,要求救国。如《己亥杂诗》之八十五(津梁条约遍南东)、八十七(故人横海拜将军)可为代表。
第三,反对思想专制。如《己亥杂诗》之一百二十五(九州生气恃风雷)都是代表作品。
(2)诗歌突出的艺术成就:
第一,构思神奇,想象丰富。他推崇庄子、屈原和李白,不少诗歌写得奇警瑰丽,形象飞动,富于浪漫气息。如《西效落花歌》。
第二,借物寄情,深邃含蓄。借外物的自然特征、兴衰变化,寓自己的情思。他的诗歌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
第三,形式多样,风格多样。他的七言绝句为大宗,占了诗歌的三分之一。《己亥杂诗》315首全部为七绝。他的诗也有自叹怀才不遇的身世。
第四,语言清奇多采,不拘一格,寓于变化。

第10题:

秋瑾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是什么?


正确答案: 秋瑾字璇卿,号竟雄,别署鉴湖女侠,原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夏门。著作编为《秋瑾集》。秋瑾是近代一位杰出的女革命家,也是一位成就突出的文学家。
秋瑾的诗歌创作可以1904年东渡日本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思想内容上表现出较明显的不同。前期,尤其是1903年入京以前的作品,多写风花雪月,离愁别绪,是她闺秀生活的反映。但是在这些作品里,也可以看到她冲破礼教藩篱的叛逆性格和反抗精神。此期写下的一些咏物诗,大多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可以看到她的人格和品德,苦闷和追求。后期,是她创作的丰收期,出色的才华与革命活动相结合,使她的创作进入了新的阶段。后期作品中洋溢着的是忧国忧时的感慨,振聋发聩的呼喊,推翻清王朝的誓言。鲜明地反映出一个女革命家的英雄形象。
秋瑾的诗歌,在艺术上也取得了较突出的成就:其一,自抒胸臆,感情真挚,毫无雕琢掩饰。读其诗如见其人,洞明其志,鲜明地体现了她思想的变化发展。其二,风格多样,前期多抑郁感伤,婉丽缠绵,柔中显出英气;后期刚健遒劲,慷慨豪放,表现出革命诗人的钢筋铁骨。其三,想象奇丽,富于浪漫色彩。运用想象,使用夸张,有一种极强的形象感,体现了一代爱国者的精神风貌。其四,语言质朴、自然、通俗,适合宣传革命、抒情言志的政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