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养殖池与养鱼池的区别为()

题目

青虾养殖池与养鱼池的区别为()

  • A、养青虾的面积不宜过大
  • B、养青虾池中须有水草
  • C、水质好,应清除干净敌害
  • D、A+B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静水养鱼池或富营养型水体,氧气的来源以()为主,流水养鱼池氧气的来源则以()为主。


正确答案:光合作用;水源补给

第2题:

为什么要经常巡视养殖池?


正确答案:养殖户应尽可能多到池箱边查看,有条件的可于每天早、中、晚巡池一次,如条件许可,更应经常巡池。一些从事规模养殖黄鳝的,更应抽时间巡视,不要认为交给养殖人员去养就一了百了。养殖业是个要求责任心很强的行业,任何粗心大意都可能使养殖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导致养殖失败。尤其是在下雨天气,我们更应加强巡视。看是否有排水管堵塞现象,看排水沟是否通畅,看是否有黄鳝逃出池外„„通过巡视,我们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想法加以改进,从而避免或减少损失。

第3题:

需要摘洗的动物性水产品种类是( )。

A、章鱼、鲫鱼

B、章鱼、墨鱼

C、青虾、墨鱼

D、青虾、鲫鱼


参考答案:B

第4题:

养鱼池塘的面积越大,水位越深越好()。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养殖池如何防止鼠害?


正确答案:池塘养蟹面积小,河蟹密度高,腥味重,极易引来老鼠,造成鼠害。在生产上,鼠害已成活河蟹成蟹阶段的主要敌害生物。老鼠常在河蟹夜间活动期间出来寻食,对河蟹进行突然袭击,也有在河蟹刚蜕壳或蜕壳后数天内抵抗能力低时被老鼠残食。
此外老鼠也可在穴居的洞中攻击河蟹。防止鼠害的方法有:
(1)养蟹池中央的蟹岛(墩)应浸没水中,养蟹池防逃墙内外四周的杂草必须清除干净,以防止老鼠潜伏和栖居。
(2)夜间在防逃墙外侧投放灭鼠药饵。
(3)在防逃墙外侧安置灭鼠工具捕杀。
(4)在防逃墙外侧基部安装"电猫"(一种高压电装置,必须请电工安置,注意安全)杀灭老鼠。

第6题:

如何设置成蟹养殖池的防逃设施?


正确答案:成蟹养殖池的防逃设施有以下几种:
(1)水泥砖墙池塘四周,离水边1米用砖砌墙。墙基宽25厘米、深12厘米,墙高1米,墙顶做向内的出檐15厘米。墙四角砌成圆弧形,内墙用水泥粉面,外侧用水泥沟缝。此法具坚固耐用、防逃效果好、使用年限长等优点。
(2)玻璃钢、钙塑板围拦在池埂上用高1米的玻璃钢或钙塑板埋入土中20厘米压实,用打了螺眼的钢条或木柱作桩,将板打孔固定在桩上。此法具质轻、运输安装方便、造价低、防逃效果好等优点。一般使用年限为3~4年。
(3)聚乙烯网片围拦用3×3聚乙烯网片,网高1米,埋入土中20厘米,出土部分50厘米,另30厘米形成向内的出檐。用1米长树桩或竹竿固定网片。如不做出檐,可在网片下端缝上宽为50厘米的塑料薄膜(0.1毫米厚)。此法造价低,装置方便,易修补更换。
(4)双层聚乙烯薄膜围拦在蟹池外围挖一沟.将薄膜下端埋入土中,出土部分用竹片固定,上端向内倾斜60°角。此法造价低廉,不抗大风,需及时维修更换。此外,池塘进排水口均应用网片拦好。

第7题:

河蟹怎样与青虾进行混养?


正确答案:青虾与河蟹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和饲料,在基本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情况下,获得虾、蟹双丰收,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益。
(1)池塘准备
①池塘选择实行虾蟹混养的池塘,面积5亩~10亩,水深1.0m~1.5m,塘埂坡度1:3左右,不渗不漏,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水体溶解氧丰富,无工业或生活污水污染。
②清塘消毒要求养殖池塘清除过多的淤泥,冬季经阳光曝晒,放养前半个月至一个月用生石灰75kg/亩~100kg/亩化浆或漂白粉20ppm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以杀灭野杂鱼,改善池塘底质。
③防逃设施池塘四周做好防逃设施,一般用高0.5m的铝泊、塑料薄膜或塑板圈围,插入土中0.2m。防逃设施内留1.0m以上的坡埂,以方便饲养管理,并有充足的地域供河蟹活动。整个养殖过程,进水口用60目~80目的尼龙绢网袋过滤进水,防止野杂鱼及鱼卵进入池塘中,排水口安装密眼网以防青虾外逃。
④移植水草年初,在离池塘边缘1.0m处的浅水带沿四周种植或移植伊乐藻、水花生、空心菜、水浮莲等水生植物,草带宽1.0m左右,水草面积控制在其生长旺盛时占池塘总面积的25%左右,多余的水草应予人工割除。水草移入池塘前,需用10ppm的漂白粉消毒。
(2)苗种放养
放养一龄扣蟹400只/亩~600只/亩,或当年豆蟹1000只/亩~1200只/亩,放养青虾虾苗4万尾。放养的蟹种、虾苗要求品种纯正,规格整齐,附肢完整,无病害。一龄蟹种放养要避开严冬低温期,放养豆蟹则尽量要早,以提高成蟹的出池规格。
此外,池塘搭配放养一龄花、白鲢60尾/亩。搭配放养滤食性鱼类,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池塘饵料生物,显著改善水质,减少高温季节蓝藻、绿藻的爆发,还可以减少青虾秋苗的数量,控制放养密度,提高上市规格,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3)饲料和投喂
饲养前期以颗粒饲料与动物性饲料如螺、蚌、蚬、小杂鱼等相结合进行投喂为主,辅以少量水草,既满足虾、蟹的营养需求,又可避免或减少互残现象,降低生产成本;中期高温期间,增加植物性饲料的投喂量;后期加大动物性饲料的投喂量,以保证河蟹的生长及育肥。颗粒饲料粒径为1.5mm~2.2mm,粗蛋白含量35%~40%;动物性饲料要轧碎。日投喂2次,其中上午的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1/3,下午的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2/3。颗粒饲料日投喂量控制在虾蟹体重的3%~5%,鲜活饵料投喂量则为虾蟹体重的10%~15%。饲料要均匀地投放至离池塘边1.0m左右的水草带,日投喂量还要根据虾、蟹的存塘量及生长情况、水温、天气等情况灵活掌握,既要避免浪费饲料,败坏水质,又要保证虾、蟹吃食,满足其生长需要,并做到不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为便于检查摄食情况,可在池塘四周设几个饲料台进行观察,一般以1小时~2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度。
(4)水质调控
整个饲养过程,池塘水质始终保持适当的肥度,透明度掌握在0.25m~0.3m。一般放苗初期水位保持在0.6m~0.8m,以利升温;中后期(特别是秋末及冬季)加高水位到1.0m~1.5m,以利于保温越冬。适时做好注、排水工作,并根据季节、气温灵活调节水位,以保持虾、蟹比较适宜的生长水温。平时每隔半个月至一个月加注1次新水,7月~9月高温季节增加到每隔5天~7天换水1次。注入新水前先排出下层老水,每次注水量为0.2m~0.3m。每隔10天~15天全池泼洒生石灰1次,每次5kg/亩~10kg/亩,以增加钙质,改善水质,满足虾、蟹生长需求。
(5)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早晚巡塘,遇闷热天气增加夜间巡塘,仔细观察青虾、河蟹的活动、摄食、蜕壳、疾病及防逃设施等情况。夏秋季雷阵雨天气,青虾及搭配放养的花白鲢容易发生浮头,更应特别重视。
(6)疾病防治
虾、蟹的疾病防治要从苗种质量、水质调控人手,做到"以防为主,防重于治"。池塘保持良好的水质,定期泼洒生石灰,投喂优质、新鲜的饲料,一般可防止病害的发生。
(7)捕捞
河蟹在10月间即可起捕上市,陆续至春节前后,可采用池塘边徒手捕捉和干塘起捕两种方法。青虾则在元旦至春节期间上市,采用抄网抄捕,最后干塘起捕,小规格青虾则可根据市场行情持续养殖至翌年再上市。

第8题:

养殖池内的水温如何管理?


正确答案:为保证水温在黄鳝的适温范围内,我们有必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养殖池,在池中投放温度计,并注意加以观测,尤其是在过热或过冷的时候,更应注意,以免因水温不适而使黄鳝发病甚至死亡。在夏天高温时节,若我们发现水温接近或超过30℃,应立即加注新水,并将池水加深,同时为控制水草丛中的气温及水温,可采取在水草上铺盖遮阳网,一般不必搭架或使用其它遮荫措施。在春末及深秋,水温偏低,不利于大量吃食,可适当减少水草的覆盖面,并将黄鳝的投食时间逐渐提前,以期增大黄鳝的采食量。在冬季低温情况下,可采取在养殖池的水草上部分覆盖塑料膜的方式,一方面防止水草被冻死,同时也利于增加池温。池水应尽可能加深。在冬季不结冰或只结薄冰的地区,冬季可直接在无土越冬。在冬季容易结冰或冰冻历害的地区,应考虑有土越冬或采用室内加温越冬。

第9题:

晴天时,养殖池水白天的硬度比夜晚的硬度低。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晴天时,养殖池水白天的硬度比夜晚的硬度()。


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