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烧结致密化过程,分析烧结过程的推动力。

题目

简述烧结致密化过程,分析烧结过程的推动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烧结过程原理。


正确答案:将烧结料铺在烧结机台车上,经点火、抽风、烧结,料层内燃料自上而下燃烧。在短时间内,发生料温变化、水份的蒸发和冷凝、挥发份的挥发、铁氧化物的分解和氧化、固相反应、软化、熔化、液相的生成及冷却、结晶、形成固相等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最终固结成烧结矿。

第2题:

Wc-Co硬质合金为什么能进行液相烧结?简述其烧结过程。


正确答案:如果在烧结温度下,低熔组元熔化或形成低熔共晶产物而产生了液相,那么由液相引起的物质迁移比其固相扩散快,并由此加快了烧结过程,而且最终液相将填满烧结体内的孔隙,因此可获得密度高、性能好的烧结产品。液相烧结可得到多相组织的合金或复合材料,即有在烧结过程中一直保持固相的难熔组分颗粒提供液相的粘结相所构成。液相烧结有三大种类:WC-CO硬质合金是属于固相中有一定溶解度,但烧结过程中仍自始至终与液相存在。
液相烧结的三个基本条件:
1、润湿性,液相读固相的润湿性是液相烧结的必要条件。润湿角的大小就是润湿性的标志。
2、溶解度,固相在液相中有一定的溶解度是液相烧结的又一必要条件。
3、液相数量,液相烧结时,液相数量应以液相填满颗粒的间隙为限度。
WC-CO硬质合金具备上面三个基本的条件,所以其能进行液相烧结。
其烧结过程是:可以分为三个界限并不明显的阶段。在实际中,这三个阶段都是互相重叠的。
1、液相流动和颗粒重排阶段,固相烧结时,不可能发生颗粒的相对移动,但在有液相存在时,颗粒在液相内近似悬浮状态,受液相表面张力的推动发生位移,使颗粒调整位置、重新分布以达到最紧密的排列,在这个阶段,烧结体密度迅速增大。
2、固相溶解和在析出阶段,固相颗粒表面的原子逐渐溶解于液相,其溶解度随温度和颗粒的形状的、、大小而改变。液相相对于小颗粒有较大的溶解度,即小颗粒先溶解,颗粒表面趋向平整光滑。相反,大颗粒的饱和溶解度较低,使液相中一部分过饱和的原子在大颗粒表面沉析出来,使大颗粒趋于长大。这就是固相溶解和再析出,即通过液相的物质迁移过程。与第一阶段相比,致密化速度有所减慢。
3、固相烧结阶段,经过前两个阶段,颗粒之间靠拢,在颗粒接触表面同时产生固相烧结,使颗粒彼此粘合,形成坚固的固相骨架。这时,剩余液相充填于骨架的间隙。这阶段以固相烧结为主,致密化以显著减慢。

第3题:

烧结过程的焦粉偏析布料有利于烧结上、下料层温度的均匀化。


正确答案:正确

第4题:

烧结过程的标志是坯体的强度增加、()、表面积减小,而不是指烧结体发生致密化或者收缩。


正确答案:导电性能提高

第5题:

简述影响烧结过程传热速度的因素。


正确答案: 物料粒度;CO2及H2O含量;空气流速

第6题:

简述液相烧结过程,实现液相烧结要具备哪些条件?


正确答案:液相烧结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界限不十分明显的阶段,而再实际中,这三个阶段往往都是互相重叠的。
1、液相流动与颗粒重排阶段
2、固相溶解和再析出阶段
3、固相烧结阶段
完成液相烧结的条件:液相烧结能否顺利完成,取决于同液相性质有关的三个基本条件,润湿性、溶解度和液相数量。

第7题:

简述烧结矿生产工艺过程?


正确答案: 原料在配料室参加配料,在一次混合机混合、加水湿润,在二次混合机中造球,具有一定粒级的混合料通过布料器布到台车上(有铺底料),布有料的台车通过点火炉下方,通过高温煤气火点燃混合料中的燃料,主排风机通过风箱从台车下部进行抽风烧结,台车从机头运动到机尾,混合料正好完成烧结过程,再通过环冷机(或冷却机)冷却,通过筛分供给高炉。

第8题:

简述自焙电极的烧结过程?


正确答案: ⑴、软化段:温度从室温升到200℃,固态熔化成液态,水分和低熔点成分开始挥发
⑵、挥发段:温度从200℃至600℃,粘结剂开始分解,气化,排出挥发物,塑态渐变为固态
⑶、烧结段:温度从600℃至800℃,少量残余挥发物排出,电极烧结结束

第9题:

超固相液相烧结的烧结致密化机理与传统的稳定液相烧结完全相同。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简述烧结过程易出现的主要问题。


正确答案: 应力集中,裂纹,收缩,塌陷,气孔,结石。